《錦衣之下》里的今夏,是一個初看簡單,再看不簡單,最後發現是情商非常高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她能讓自己的生活不失控,就算遇到困境也能讓自己按自己心意去生活。
今夏在這一點上,和《錦心似玉》里的十一娘很像,她們都屬於在逆境中成長的女性。
易卜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生活也像一葉扁舟置於命運之海中,擁有了掌舵力才能讓自己的船抵達自己想去的幸福彼岸。這次就聊聊今夏的人生掌舵力吧。
說到人生掌舵力,其實就是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選擇,讓自己可以保持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這種主動選擇的能力恰恰是一個人從內心強大到智慧才華的綜合表現。
今夏在劇中的三次選擇完成了她個人的成長,讓自己更接近幸福,也會一直幸福下去。
第一次的選擇是對生死的選擇。一個人從生到死,生是無法選擇,死也是註定要出現的,但是如何走到死這個過程是自己可以選擇的。有些人覺得隨遇而安也很好,其實隨遇而安也是一種自己的選擇,還能選擇隨遇而安也算是幸福之人了。
劇中最大的亮點是,沒有給今夏女主光環,也沒有這位女子就為了愛可以義無反顧,而是細膩地展示出今夏的心理活動,這才是符合人性的。
這裡想說,如果今夏沒有這些小心思直接捨身為愛,那才不正常,很多事情都證明盲目加衝動的戀愛腦,得到幸福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但是,這個過程中今夏一直在做選擇。一開始是想盡辦法獲得林菱的好感,讓林菱答應給陸繹看病。後來,當林菱告訴她,需要一命換一命的時候,今夏開始猶豫,也習慣性地做了分析判斷。
今夏的權衡是什麼呢?是計算如果她做,她和陸大人就有一半生還可能,如果不做,陸大人生還幾率就是零。一個是百分之五十,一個是零,今夏選擇了百分之五十。她算了陸大人的卻沒算自己的,如果不做她是百分百活,如果做,那就是百分五十。
其實,陸大人和今夏都在把自己的命分一半給對方,不為什麼就為愛,這是愛的本能。
本來林菱有把握醫治好兩個人,只是今夏的體質與常人不同,導致了結果的偏差,這裡今夏再次做選擇,停下來她就沒事了,但是陸大人依然無法生還,如果不停下來,她是註定救不活了,但是陸大人一定能活。
今夏選擇了把生命給陸繹,她不想得到任何陸繹的感謝,甚至不要記住她,因為這樣記住一個人,可能會讓生活背負太多太沉重。她是一個可以接受和承擔後果的女子,選擇了一個人安靜地離開,一個人承受自己的痛苦。
最後,今夏渡過這場危機只能說除了劇情的光環,說到人性那就是愛的力量吧,是陸繹和今夏的共同意志力讓今夏活了下來。
今夏的第二次選擇是對愛恨的選擇。隨著今夏的身世之謎被打開,陸繹才發現命運給自己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或許是陸繹愛得太深,所以不允許他對今夏有半點不好,哪怕是自己父親做的事情。
並且在外人看來包括陸繹,都一直認為陸廷在夏家這件事情上,是勾結嚴家一起做的局。所以,陸繹和今夏還有眾人都認為陸夏兩家是世仇了。當林菱要報仇的時候,今夏卻求她放過陸繹。
雖然陸繹在當時表現出來的表面樣子是拋棄了今夏,但是今夏知道自己愛的人還是陸繹,可以接受分手,可以接受是仇人,可以接受今後兩不相欠讓生命成為再無交集的平行線,但是她清楚地知道,她不想讓陸繹為自己的父親做的事情買單。
今夏知道,如果一直這樣恨下去,她就無法走出來,和小姨林菱無法開始自己的生活。
主動選擇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並且做了就不會再回頭,而是一直走下去,相信幸福就在自己想要抵達的彼岸。
最後一次的選擇是今夏對過往和未來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其父必有其子,陸繹的性格里就有不願意解釋的傲嬌,他父親陸廷更是如此。但是,陸廷看到陸繹每天深夜都徘徊在今夏門前,就知道這個女人對於兒子的重要。
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如果陸繹和自己心儀的女子成婚,也算兒子有了歸宿,他也能放心去見陸繹的娘了。陸廷擅長權衡術,他在這件事情上比陸繹看得更通透,也可能陸繹是當事者迷吧,總之陸廷找到的解決辦法可以說是十分周全了。
他知道解鈴還須繫鈴人,所以找來今夏。他告訴今夏他和夏然之間的事情,可以說是為了兒子拼了。在他要強的一生中,低聲下氣求夏然這件事情是最大的恥辱,但是他還是告訴了今夏,儘量詳細地解釋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也給了今夏昭雪書。
當陸廷把報仇的選擇權交給今夏的時候,今夏已經做出了選擇,她選擇了不報仇。並不是她能原諒陸廷,而是陸廷是陸繹的父親,陸繹是她所愛之人,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一切都要向前看,報仇是對過去的糾結,也是不放過自己的痛苦。
今夏對陸廷說,她不會用私刑,她想要的不是報仇而是為夏家平冤,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爺爺沒有做錯什麼,夏家上下上百口人也沒有做錯什麼,要給他們一個說法。
陸廷提醒今夏,要等機會,等到新皇登基就有機會了,這一點今夏從心裡是感激陸廷的。她從走出陸府的時候,就知道她是要放下的,只是需要時間。今夏選擇了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這一點看今夏講給陸繹的話就知道了。
今夏說:「在你父親給我昭雪書的時候,已經是給我交代了,我之所以迴避你,是因為我自己還過不去那道坎兒,但是我從來都沒恨過你。」
主動選擇是不會沉溺於過往而永遠是著眼於未來,不揪住過去的痛過去傷,不為過往頻頻回頭,才能讓自己更有精力和時間去看向更遠的未來,給自己一個廣闊的天地。
曾經有朋友說:「我這麼努力生活,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光環。」
經歷過逆境或者正在經歷逆境的你,不需要感謝命運給了讓你成長的機會,畢竟那是苦是痛是傷,但一定要感謝自己,感謝自己讓自己更優秀更強大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