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家長們交的是「智商稅」,還不如說是「焦慮稅」。
|作者:阿曄
最近,環環被一群小學生的翻書「神技」給深深震驚了。
只見他們面無表情,唰唰唰地快速翻書。乍一看,環環還以為是屋裡太熱,孩子們這樣翻書能涼快一點;又或者孩子們是在為未來進入銀行金融系統做準備,先練練數錢,畢竟現在的小孩兒要贏在起跑線上。
但都不是,他們竟然是在讀書!而且號稱「1-5分鐘內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還能完整地把內容複述出來!
如果他們倒著翻,那麼恭喜,這本書已經可以「倒背如流」了
更神奇的是,他們就算蒙著眼睛也能把書看完
而這群小朋友們之所以如此「優秀」,都是因為一種深不可測且帶著玄學氣息的高級技法——量子波動速讀。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今年8月,某教育機構主辦了一場量子波動速讀比賽。
比賽現場的視頻被傳到網上,過於魔幻的操作瞬間遭到網友群嘲
面對質疑,教育機構的老師們根本不慌,表示「不能你沒見過,就說不存在,對吧?」
總之,別問,問就是你們「斷章取義」,問就是你們認知程度不夠。
帶著好奇,環環仔細地研究了量子波動速讀的「科學原理」——
運用 HSP 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腦呈現動態的影像,1-5 分鐘看完一本 10 萬字左右的書籍,並且可以把內容完整複述出來,全面提升閱讀興趣和閱讀數量,可以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按最低速度「5分鐘讀10萬字」算,環環要是掌握這個「神技能」,豈不是可以不到一分鐘讀完《論語》,十幾分鐘背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半個多小時搞定《紅樓夢》?
橫看豎看,這就是在收「智商稅」啊!
而量子波動速讀的提出者是一個叫飛古由美子的日本人。按照她的說法,量子波動速讀就更神了,不僅能自動記憶,還能自動翻譯——如果你看的書是用英語、法語、德語等你一點都不懂的語言寫的,莫慌,使勁翻書,它會自動翻譯成你的母語噠!
至於原理嘛,飛古由美子女士也給出了很「科學」的解釋:當你翻書的時候,你右腦中的高效能運算系統迅速激活,隨之激活大腦中的翻譯功能……
即便這「科學原理」聽起來就不靠譜,但魔幻的量子波動速讀課程被傳到中國後,還是迅速遍地開花。
而那些所謂「腦力開發機構」的創造力,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除了量子波動速讀,他們還開發出一系列課程——
「蒙眼識字」:就是把眼睛蒙住,照樣可以識別出眼前的字;
「超感心像力」:通過訓練,激發出大腦內潛藏的學習能力和高等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大腦機器」的運轉速度,讓左右腦均衡發展,實現「平衡用腦,高效學習」;
「照相記憶」:利用右腦的圖像處理能力,把大段的文字轉化為圖像攝入腦海,可以一下子記住一頁紙上全部的文字,需要用的時候,可以如實重現;
「無字天書」:讓孩子聽一段沒有歌詞的音樂,據稱是一種「特殊的波段」,就能影響腦電波,讓孩子吸收能量……
聽這些名字,環環深感自己「見識淺薄」。
這些培訓機構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課有多可笑嗎?答案顯而易見。
一位培訓老師面對記者的採訪,在回答「蒙眼識字」究竟是什麼原理的時候,磕磕絆絆地解釋「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
而這些聽起來玄學至極的「腦力開發」課程,學費動不動就得好幾萬塊人民幣,家長們還趨之若鶩。
有網友因此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疑問:「為什麼蠢到上當的人都這麼富有,而機智的我卻如此貧窮?」
那些年,
中國父母交過的智商稅
要盤點中國父母交過的「智商稅」,那結果絕對是「男默女淚」。
首先,從最容易入坑的「學習神器」說起。
1994年,電視廣告里出現了一種學習神器,叫做康德牌清腦助學器。
廣告中說,只需短期佩戴它,再輔以神秘的藥水,就能讓孩子的學習記憶力提高至80%以上。當時要價100多元,不是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庭,根本用不起!
這個神器類似於孫悟空戴的金箍,上面有五個鐵塊,佩戴時,有兩個鐵塊正好對著太陽穴。而用完瞬間讓人感覺頭腦清醒,四肢百骸精神抖擻的神藥,其實是清涼油……
就是這麼一款產品,當年卻在全中國掀起搶購熱潮。
孩子們的記憶力好沒好不知道,但沒過多久家長們開始操心另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孩子近視了。
怎麼預防近視?家長們得出了很簡單的結論:只要能挺直腰杆看書做作業就行了。
怎麼讓孩子挺直腰杆?家長們又得出了很簡單的結論:綁著就行。
於是,背背佳誕生了。
用過的孩子長大了才知道,想要不駝背,給自己「上刑」是沒有用的。背背佳在廣告中宣傳的「預防近視、矯正駝背」,也被專家質疑都是虛假宣傳。
除了「學習神器」,還有各種「學習神班」。
為了讓孩子能在人生的賽場上「兩條腿跑步前進」,情商和智商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於是,「情商班」和「天賦基因」檢測開始火爆家長圈。
孩子性格太內向,上情商培訓班;淘氣不聽話,上情商培訓班;專注力不集中,上情商培訓班……「情商班」仿佛可以一鍵解決孩子成長的所有難題,讓那些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焦頭爛額的家長們看到一線希望。
而「天賦基因」檢測就更神了,據說像是「育兒說明書」一樣,可以直接告訴家長自家娃有哪些天賦,往哪個方向培養能成功,讓爸媽們事半功倍就能培養出一個小神童。
不過,最可怕的還是「學習神藥」。
「學習神器」和「學習神班」沒用就一笑了之,無非是花了些冤枉錢,對孩子的身體不會造成什麼危害,而一些所謂的「學習神藥」卻可能會害了孩子終生。
上世紀90年代,「小聰聰母液」號稱能改善孩子「成績不佳、記憶力差、大腦疲勞」的問題,廣告再三強調「喝了聰聰就聰明」,還不忘在最後說出父母們的心聲:望子成龍。
如果現在有這種藥,相信不少爸媽也會買買買!但後來這款「神藥」被曝是從漁民們拋棄的堆積如山又腥又臭熏人的「海剩」提煉出來的。還有網友表示,小時候吃過小聰聰母液導致早熟、發胖、體毛增加。
但以上所有和神秘的「聰明藥」比都太弱了。今年年初一篇《我吸毒了,媽媽喂的》看得人毛骨悚然,講的就是吃「聰明藥」的真人真事。
家長為孩子的成績操碎了心,尋醫問藥終於找到真正的「聰明藥」,吃完之後,孩子注意力提升了,疲勞感下降了。
這種「聰明藥」學名利他林,作用機制與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類似,藥性稍弱,但有成癮性,被衛生行政部門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名單,是嚴格控制的紅色處方藥。孩子會因為長期服用此藥而變成癮君子……
父母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當
說實話,看到這些「智商稅」案例,環環的第一反應其實是輕蔑: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看出荒謬之處,什麼樣的家長才會被這些侮辱智商的玩意兒騙啊?
但實際上,踏入圈套的人里不乏高學歷、高收入的家長。
一方面,騙子們越來越高明,把產品偽裝得足夠花里胡哨、像模像樣。
比如那些培訓機構,先是哐哐哐砸幾個「科學術語」,趁家長還沒回過神來,趕緊讓「神童」來個現場表演,最後再祭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牛津劍橋博士、國內某某專家傾情推薦,瞬間讓家長不明覺厲。
暈乎乎地付完錢,家長提出想親自感受一把如此神奇的技能,那是不可能被允許的,原因是「超能力只存在於孩子身上,等過了18歲就沒用了」……
想想有點疑惑,但是孩子說管用,行吧,那就是真有用,這錢花得值~
另一方面,與其說家長們交的是「智商稅」,還不如說是「焦慮稅」。
基礎教育階段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看著別人家各種各樣的牛娃,家長們倍感壓力。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態下,他們就失去了基本的常識與理性。
即使有人明明白白告訴家長這東西沒有用,他們可能也會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懷著寧濫勿缺的心態去購買、去報名。
他們未必不知道不靠譜,只是心裡盤算著——就算沒效果,也不過是損失一些錢而已,咱虧得起,再說萬一成功了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
家長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孩子花了家長的錢,不敢說什麼作用都沒有,為了實現各種神技,他們還得配合「演出」。
比如,在一段小朋友「用耳朵聽字」的視頻中,老師拿出一張寫有漢字的紙條,讓小朋友貼在耳朵上「聽」。
但仔細看全程,就會發現他「聽」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其實是找機會斜眼偷看。
偷看答對之後,家長滿意,老師高興,孩子還會受到培訓老師對作弊視而不見的獎勵。
這背後可怕的邏輯是:老師教孩子騙人——孩子騙家長——孩子收穫掌聲。騙錢事小,孩子們的是非觀很可能在這樣的騙局中被扭曲才事大。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中國父母為了孩子成龍成鳳大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掏空了一代又一代家長的錢包。
而正是這種望子成龍成鳳的心態,導致這些騙局就算被揭露100次,仍舊會第101次換上新的名頭捲土重來,吸引無數父母再一次垂直入坑。
所以,在面對那些「神技能」的誘惑時,環環希望家長們能多多三思,免得交了「智商稅」還坑娃,最終悔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