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2年台灣老人帶骨灰回大陸,葬入八寶山,墓碑三個字令人動容

2023-08-13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時隔32年台灣老人帶骨灰回大陸,葬入八寶山,墓碑三個字令人動容

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除了諸多將領們帶領萬千雄獅前方揮斥方遒外,還有眾多地下行動的紅色情報員。這些人大多年輕健壯,在最美好的年紀里永遠離開這個世界,令人感嘆不已。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角色,就是曾在台灣擔任重要地下工作的黨員——蕭明華。和其他人有些不同,蕭明華的屍骨在台灣放置長達32年之久,到1982年才正式回歸大陸!

1982年,一位台灣老人帶著骨灰盒回到中國大陸,中央特地派遣專人前去接見,最終將骨灰安葬於八寶山。人們對於這號人物的信息了解並不多,甚至說是十分隱秘,而且中央還在她的墓碑刻上三個字,讓人看了不禁淚眼蹣跚。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女英雄的故事之中,她的骨灰為何經歷如此之久才回到陸地的呢?

蕭明華加入共產黨

蕭明華是地地道道的浙江人,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一直以來都被父母寵愛保護,所以小時候生活環境比較安穩。只可惜戰爭局勢紛擾多變,蕭明華一家還是遭受一定影響。這樣的環境下,她前去專門的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後來慢慢接觸到了中國共產黨核心思想。

而真正的轉折點是北平師範,在這裡蕭明華遇到朱芳春教授,明面上是個教授實際是中共黨員。所以蕭明華同他學習的那段時間裡,沒少受到共產主義思想薰陶。

蕭明華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紀,她的心裡逐漸萌生出為國效力的想法。一直到1946年12月24日,最是平平無奇的一天,卻發生了震驚眾人的新聞。當地一位女大學生被兩位美國士兵凌辱,後半生將要沉浸在陰霾之中!蕭明華聽聞此事後十分震怒,尤其在看到國民黨的態度,他們企圖將罪責安置於共產黨身上的時候,她立刻心下決定,即加入共產黨!

蕭明華通過老師聯繫到了組織,並且得到了組織的認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她決定加入秘密情報組織,情報工作所面臨的危險和壓力極大,必須做好充足準備。朱芳春教授對此十分欣慰,但蕭明華畢竟是個新手,他還是很擔心她的生命安全。

而不久之後,蕭明華就接到了一個來自台灣的任務,這個任務恰到好處,可以完好地掩飾她共產黨員的身份。朱芳春也沒想到,這次任務也讓他在後期的工作中得到了身份保障。

蕭明華的老師臺靜農先生邀請她來到台灣任教,這個工作崗位非常重要,希望蕭明華可以著重思考。經過一番考量後,她毅然決然加入赴台之路,但所有人都沒想到,這竟然是她在大陸的最後一段時光。

臨走之前,蕭明華還回到家中探望父母,父母已經年邁,也沒有享受清福,等到自己成功回歸必然會孝順二老。一番寒噓問暖後,蕭明華立刻坐上了去往台灣的飛機。

蕭明華來到台灣

剛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蕭明華還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防自己的真實身份被發現。平常在學校的任教工作壓力不大,私下時間裡,她還找到了報社編輯記者的工作。

兩個工作來回交替,蕭明華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她依舊擔心身份暴露。好在不多久後朱芳春教授也來到了台灣,原來他在學校組織學生活動被舉報,現在國民黨正在大規模搜捕他,沒辦法這才來到台灣。

為了更好

的促進情報工作順利進行,朱芳春和蕭明華組成了「夫妻檔」,對外以夫妻身份示人。眼看著進程越來越緊湊,蕭明華身心壓力大了起來,平常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人也肉眼可見

的瘦弱了。

不過結果還是非常讓人滿意的,他們搜尋到了很多重要內容,6次將秘密信息傳了出去。正是因為這些內容,海南島一帶的接訪工作才能順利進行,蕭明華功不可沒!

蕭明華被特務盯上

可也正是因為行動幅度太大,蕭明華被特務給盯上了。1952年2月6日,一群特務正式包圍了她的住所,蕭明華一臉淡定,稱要收兩件衣服再走。特務並沒有阻攔,他們不知這個行動也是蕭明華傳遞信息的方式,衣服收回代表著:危險勿入!正是因為這個舉措,其他黨員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朱芳春也僥倖逃脫。

其實蕭明華早就已經意識到危險的氣息了,特務幾天前來過家中,找了個簡單的理由要檢查房間。當時朱芳春並不在家中,一些隱秘的消息也成功傳出,他們見沒有想要的東西便悻悻離開了。

如果那個時候蕭明華離開,就不會存在被抓捕的情況,但她還是決定留在這裡,想要觀察情況,保證地下黨組織不被暴露出來。

就這樣,蕭明華成為了階下囚,她一個弱女子身體卻承受著非人待遇。各種各樣的殘酷刑罰都在她身上施了

便,臉上也滿是血漬,但蕭明華骨子裡的倔強和輕蔑的笑,讓人滿是震驚。敵人還是沒有在她口中套出想要得到的消息,一怒之下將她處死了。

結語

至此為止,蕭明華永遠定格在了28歲的美好年紀,因為當時時局比較嚴峻,她的屍骨沒能回歸大陸。一直到32年後,哥哥蕭明柱抱著她的骨灰盒,乘飛機來到大陸。中央派專人前來接待,還將蕭

明華骨灰安葬於八寶山,足以看出國家的重視程度。而她墓碑上刻著的三個字:歸來兮!簡單又不失偉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