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2024年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年會暨第七屆全國智能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平原校區隆重舉行。
此次活動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護理分會、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委員會、高等學校智能醫學教產學研聯盟、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承辦。
開幕式由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黨委書記李庚主持。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終身榮譽會長、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黃正明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婁岩,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曹克舜廳長,新鄉醫學院副校長林俊堂教授(副主任委員),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院長李瓊教授(副主任委員),以及全國各地智能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一同見證了大會的盛大開幕。
本次大會的東道主、三全學院院長李瓊在致辭中向各位專家、領導、嘉賓的遠道而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學會舉辦方、會員單位和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並為大家介紹了三全學院的成長及發展。學校為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是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單位。近年來,學校社會聲譽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先後獲得全國素質教育示範院校、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武書連2024中國民辦大學獨立學院排名,學校位居全國145所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第六名,全國醫學類獨立學院第一名,就業質量,新生質量,升學率評價等級均為A等A級。此次年會的召開,旨在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衷心希望本次年會能夠成為一次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盛會,為推動智能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鄉醫學院副校長林俊堂教授(副主任委員)致辭。他感謝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的信任,給予三全學院機會承辦此盛會。他指出,智能醫學作為醫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體,是當前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對於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學科技進步、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智能醫學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還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作為大會的承辦方,三全學院將以本次大會承辦為契機,繼續深化新醫科建設,積極推進基於智能醫學的多學科交叉融合,全力以赴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醫工融合人才,服務區域健康事業發展。期待與各位同仁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智能醫學事業蓬勃發展。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終身榮譽會長、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黃正明教授致辭。他代表主辦方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對此次論壇和年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專家學者和業界同仁們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醫藥行業的格局,本次論壇以智能技術應用為主題,聚焦智能醫學專委會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正當其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在推動醫藥教育改革、促進醫藥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醫學專委會更是憑藉其專業的團隊和前沿的研究,為智能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做出了卓越貢獻。此次學術年會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討智能技術在醫藥領域的發展趨勢,共同為推動我國醫藥事業的智能化發展出謀劃策。
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曹克舜廳長致辭。他表示,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當前科技創新的最前沿領域,更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藍海。智能醫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又學科,正逐步成為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人工智慧技術在醫學教育領域的場景應用,將智能醫學賦能高等教育,通過引入先進技術手段,提升醫學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培養適應未來醫學事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這不僅是推動醫學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和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近年來,省教育廳推動實施學校學科學院「三個調整優化」,不加快醫學類院校的獨立設置和醫學類學科專業的優化重組,積極構建完善的智能醫學教育體系,為河南人民大健康和智能醫療提供強力人才支撐。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婁岩代表智能醫學專委會向各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他表示,本次年會的召開,旨在進一步推動智能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智能醫學專委會在過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成功舉辦了多項高水平學術活動,有力推動了智能醫學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我們亦共同見證了智能技術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彰顯了智能醫學的時代價值。展望未來,智能醫學專委會將繼續齊心協力,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創新的思維,共同推動智能醫學領域的蓬勃發展。讓我們以此次年會為新起點,深化交流、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為實現智能醫學的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奮鬥。
開幕式結束後開展了學會工作會議。智能眼科分會代表畢燕龍、眼科影像與智能醫療分會代表邵毅、智能護理分會代表李瑞玲、智能臨床分會代表張美榮、智能醫共體分會代表朱賢宏分別上台作年度工作彙報。回顧過去,各分會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等優勢,在各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果。新的一年,新的起點,各分會將在新一年取得更多新成績。
會議對本年度在專委會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智能眼科分會、眼科影像與智能醫療分會、智能護理分會榮獲2024年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先進集體獎;袁進、邵毅、魏兵、羅亞梅、李瓊、黃德勝、苑猛、靳瑞霞、李然、雷國華、袁同山、李瑞玲、趙俊強等榮獲2024年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先進個人獎。此次表彰是對他們努力和成績的高度認可,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在未來的工作中積極進取,為推動專委會的各項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全國大學生智能技術應用大賽(含省級賽)的經驗交流環節,全國大學生智能技術應用大賽組委會秘書長李然進行了熱情洋溢的分享,為今後此類大賽的舉辦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鑑。
圍繞申報條件、選題建議、申報資料以及申報方式等方面,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雷國華,對2025年度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課題的徵集及推薦申報工作進行了詳細闡述。
選舉增選委員環節,雷國華公布了增選委員名單: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新疆醫科大學何鵬義為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常世傑、西南醫科大學黃志偉、新疆醫科大學高靜等15人為常務委員;白天夢、陳宇、劉婷等26人為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婁岩作了題為《國內外AI大模型工具應用研究》的報告,主要內容圍繞探索AI技術在文案創作、醫學論文撰寫與參考文獻獲取中應用等進行,他的精彩分享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台下掌聲雷鳴。
下午的高峰論壇,群星璀璨,甚是精彩。專家們探討前沿技術、分享創新成果、發表獨到見解,共同促進智能醫學事業創新發展。
在創新論壇主會場,中國醫科大學孔娟分享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機制及病歷分享》;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李瓊分享了《看不到邊界的未來 數智賦能醫學教育的思考》;西南醫科大學羅亞梅分享了《AI賦能新形態課程改革《醫學圖像處理》實踐》;河南大學趙慧傑分享了《智能技術賦能教學創新》;濱州醫學院邢惠麗分享了《基於進程演算的並發動態認知研究》;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談建分享了《創新區塊鏈技術與可信數據——在智能醫療和數字經濟的應用》;上海界世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趙健康分享了《元宇宙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探索》。
在創新論壇分會場,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韓慧分享了《數字技能賦能 助力護理管理》;上海市同濟醫院畢燕龍分享了《數智生態賦能中德同濟眼科人才本研一體化培養的路徑探究》;深圳市眼科醫院楊衛華分享了《中國智能眼科發展和研究思路》;遼寧省金秋醫院卜麗分享了《智能技術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新鄉醫學院趙俊強分享了《醫科虛擬仿真資源構建與共享探索實踐》;新鄉醫學院劉雪立分享了《期刊「帽子」與投稿注意事項》;天之草生物醫藥(湖南)有限公司李娟分享了《開啟護理用品 透明成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