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舒淇「毀容式」近照曝光:不紅了,那又怎樣?

2023-03-24     窈窕媽媽

原標題:47歲舒淇「毀容式」近照曝光:不紅了,那又怎樣?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沒想到,女神舒淇,也有被嘲的一天。

前段時間,結婚8年的舒淇在社交平台上發了一張和老公馮德倫的合照。

二人相互依偎,滿臉幸福。

可網友的關注點都集中在舒淇的滿頭白髮上,不少人表示:舒淇變醜了。

面對質疑,舒淇並不在意,硬要「讓你們漸漸的看我老去」。

這不是舒淇第一次因為白髮上熱搜。之前,她就因為大方展示白髮,引發熱議。

真實、坦率、這正是她的獨特魅力所在。

社交平台上,舒淇曬日常照從不精修,白髮、皺紋、褐斑毫不遮掩。

她說「這些東西就是我身體上有的,我無法想像沒有雀斑的舒淇會是什麼樣子」。

因為粉絲把她照片修得白一些,舒淇生氣問「你怎麼不去粉一個白人呢?」

有人說,舒淇身上的鬆弛感,娛樂圈獨一份。

她直白評價「現在看之前我演的電影,不管什麼電影,我都會覺得,那時候的自己怎麼那麼吵、聒噪,怎麼有人這麼演戲?」

吐槽完之後,舒淇還是坦然接受從前的自己「我不會嫌棄自己,沒有以前,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去年六月,上海解封,舒淇復工,接拍廣告:‍

「之前澱粉吃了太多,又不運動,我要把增加的體重快速減掉。可是才運動了一天,我突然想起來,拍廣告只會拍到上半身,不拍下半身,那我不就可以吃東西了嗎?立刻點了份炸雞排。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走過飽受爭議的前半生,如今舒淇在人生後半場隨性而為,也沒有必須要做的「人生清單」。

哪怕青絲生華髮,但我依舊覺得,她是極美的。

美在自由,美在自在。

被問及女明星最怕的「過氣」,她也十分坦然「已經風光了二三十年了,還想怎樣?

大方展示衰老,坦然面對不紅,舒淇的美是無關細節的精緻,而是透進骨子裡的鬆弛自在。

比起舒淇的鬆弛感,身邊更多是被焦慮裹挾的女性。

讀者悠悠在父母的否定中長大,她習慣於迎合討好別人,在別人的評價中肯定自己。

怕自己說的話會冒犯別人;

擔心發的朋友圈不夠精緻;

胖了一兩斤就趕緊減肥。

儘管身高體重足夠標準,但是她還是想更瘦點,體重數字的微妙變化都能影響她的情緒。

別人隨便一句評價,她都會敏感半天,生活總是在細枝末節中糾結內耗。

悠悠也很清楚,她在扮演一個完美的自我。

照片一定要精修過後才願意發,發出去之後覺得不順眼再刪掉。

「明明很努力但一直無法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滿意」。

其實,悠悠也很羨慕那些鬆弛自洽,沒有容貌焦慮、敢於直面原相機的人。

我曾收到一位讀者來信,她從小就被要求遵守規矩、秩序,帶有規訓的成長環境讓她變成一個害怕出錯的完美主義者。

女兒、閨蜜……她力求把每個角色都做到完美;

她習慣一次性給自己制定很多目標,倘若顧此失彼,就會感到焦慮不安。

工作中,她努力讓自己成為無可挑剔的員工。哪怕她完成一個大項目,老闆和同事們都認為她做得很好,她卻因為一些小失誤悶悶不樂。

不能出錯的人生,讓她很累。

她也想放鬆下來,只是不知道怎麼辦。

如何擁有鬆弛感?

或許我們能在詠梅身上找到答案。

詠梅在浮躁的娛樂圈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溫柔、恬靜、淡然,讓人越看越舒心。

2019年,49歲的詠梅憑藉電影《地久天長》 摘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雙桂冠。

參演《地久天長》是詠梅第一次飾演女主,在此之前,她沉寂許多年。

她挑選劇本只看重角色本身的內涵,如果沒有好的角色,她寧可三四年不接戲。

那幾年,命運不怎麼照顧她,沒有合適的劇本,她就靜靜等著。

後來《中國式離婚》找到她,想讓她演女主小楓,詠梅拒絕了。她選擇了端莊百媚、優雅知性的單身母親,肖莉。

溫柔風情的肖莉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連帶著詠梅一起火了。

走紅後,她關掉手機,拒絕了很多劇本,繼續從前的自由生活。

後來獲得影后,詠梅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節奏,瑜伽、喝茶、看書,不蹭熱搜、不參加綜藝......

女星最害怕衰老,詠梅卻卻坦然接受。

「能不能別把我的皺紋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

她認為自然衰老帶來的故事感是歲月的恩賜,真實感是對時間的致敬。

有人問她想不想回到十八歲,她說:我不回,我覺得現在是最好。

詠梅也曾焦慮過:下頜線是不是不夠完美?臉是不是不夠瘦。

偶爾,她也會想,腮幫子磨一下是不是會更好看。

她想起爸爸告訴過她:你不要什麼事都往上沖,你要觀察。

她決定再認真考慮一下。

後來,她發現磨臉這事不靠譜,到最後很可能表情僵硬演不了戲。

原來,真實的自己才最有表現力。

她開始素顏出鏡,大方展示臉部皺紋。

她不買名牌包,不買超過一千塊錢的衣服,省下來的錢用來做慈善。

詠梅有一種自得其樂的沉靜,一種內斂的、成熟的、自信的氣質。她告訴我們,真正的鬆弛感是認可自己、與自我達成和解。

鬆弛感從來都是屬於少數人的「自由」,詠梅和舒淇自信融洽的狀態我們同樣可以擁有。

最近和一個媽媽聊天,她告訴我,當媽後每天慌慌忙忙的忙碌著,就算空出時間帶孩子出門玩,也像趕路一樣步履匆匆。

她可以像拉滿的弓隨時待命,但唯獨學不會成為鬆弛的人。

上周她帶女兒出門,小姑娘第一次坐地鐵,看見什麼都很興奮。

受女兒的影響,那一天她也過得新奇而有趣。

走錯了路,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生氣,而是和孩子一起感受新的風景;乘錯了公交車,索性將錯就錯,新的目的地也有驚喜。

生活里有太多的事兒,我們都覺得理所當然。緊繃的生活狀態,讓我們失去了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

劇作家希爾弗斯坦有一副非常著名的漫畫作品《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一個有缺角的圓緩慢向前滾動,第一次錯失了找到合適的一角的機會,第二次力過猛摧毀了另外一角,最後終於得以完整,卻發現太過完美的圓因滾得太快而失去了沿途風景」。

曾經,我也為了當個完美媽媽,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盡善盡美,爭分奪秒學習如何帶娃,專業的育兒軟體和書籍填滿了我的生活。

然而,壓力越大,我越焦慮。

是不是好媽媽,別人說了不算。

意識到這一點,我允許自己倦怠,不強迫自己一定要一周讀幾本書,累了就休息。

我特意留出時間做喜歡的事情,逛街、護膚、追劇……

我開始關注內心真實想法,不懼外界的評判而真實地表達自己。

那之後,我感到幸福多了。

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把控好自己的生活節奏,允許自己出現倦怠,我驚喜發現這樣看書的興趣反而高了不少。

所謂「鬆弛感」就是「允許事情發生」,坦然接受事情總會有不完美和失控的時候。給自己鬆綁,允許自己調整。

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因為沒有擁有「鬆弛感」而陷入內耗。我們不是聖人,也可以崩潰,這沒什麼。坦然接受慵懶的狀態,正視偶爾低落的情緒,何嘗不是一種鬆弛。

點亮在看,最後提醒自己——

生活再忙,也要放寬心態,好好擁抱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83167736c3e2738cd8b4b1e21856b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