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5日刊總第3366期
在春節檔的一眾電影中,《無名》是最有爭議的一部。
早在預售階段,《無名》就打出了 「超級商業片」的宣傳語。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本大可不必大張旗鼓地聲稱自己是商業片的,但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是 程耳,這麼宣傳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程耳的作品數量不多,卻無一例外地打上了風格鮮明的 作者烙印,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從《邊境風雲》到《羅曼蒂克消亡史》,再到《無名》,很多觀眾都是衝著導演程耳來到電影院的。而《無名》但這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一看,我們一窺究竟。
晦澀難懂的非線性敘事,
時刻考驗著觀眾耐心
擁有藝術創造力、堅持自身美學品位的導演,從來都不是一部商業電影的減分項。當作者印記和商業類型能夠在電影里兼顧、融合時,作者性能夠讓電影更高級、更有厚度、更不落俗。
關於電影的本質,電影人默認法國電影理論宗師安德烈.巴贊的說法:「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電影是一種敘事藝術。厲害的導演,擅長把時空打碎,進行重塑,讓電影更加藝術化,當觀眾能從中找到線索將故事還原,豁然開朗,甚至有很大的成就感。
程耳就是國內少數具備這種能力的導演。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無名》將以懸念為核心的娛樂效果,所有破解謎題的細節以及信息都藏在鏡頭之中。例如在影片的開頭,周迅飾演的陳小姐在香港,有人請她喝了一杯咖啡,但她沒並有看清楚這個人究竟是誰,作為觀眾的我們即便看到了,也不清楚二人有什麼樣的交集和故事, 懸念的種子因此種下。
緊接著故事切換到梁朝偉飾演的何先生去接黃磊飾演的張先生,何主任輕鬆愜意,而張先生形色匆忙。在幾句話的攀談之後,觀眾大概知曉,張先生就是變節的地下黨,然而隨著張先生慢慢在交代自己的身份,忽而提到陳小姐和她的槍時,這個時候,觀眾還要猜測,誰是陳小姐?觀眾依舊不會知道,當初請陳小姐喝咖啡的那個人,正決定著她的生死。
若再仔細觀影,不難發現,程耳的敘事是以 記憶為邏輯,而非真實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這也讓觀眾置身於歷史的迷霧之中。客觀來講, 非線性敘事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優點是,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類似於拼圖或者走迷宮一般的的樂趣,可以激發觀眾保持投入和思考,一同捲入這段波詭雲譎的歷史,並在最終謎題揭曉時獲得的意外之喜。缺點是,對於純粹想放鬆的觀眾來說,影片它過於 晦澀難懂,稍微一走神就很難接上劇情,極大考驗耐心,放在闔家歡樂的春節檔,顯得不合時宜。
因此,在筆者看來,《無名》是一部帶著程耳印記電影質感的電影,在觀影之初就需要觀眾保持投入和思考。
不僅僅是一部諜戰片,
更是一部歷史片
《無名》聚焦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舊上海,在風雲變幻的動盪年代被各種勢力所裹挾,身處其中的地下特工,每天像走鋼絲一般秘密執行著各自的任務,這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不能為人所知,他們無名地為革命事業付出。正如宣傳海報所描述的「隧道盡頭終有光」,無名英雄在黑暗的隧道前行,歷經艱險後才看到勝利的曙光。
《無名》的爭議在於「難懂」,但其實這部影片是值得觀眾反覆回味的,看懂《無名》的觀眾會發現它不只是一部諜戰片,還是一部 歷史片。在電影中有三個核心人物:葉先生、何先生、唐部長。這三位重要角色都是有著歷史原型。
王一博飾演的 葉先生的原型名為汪錦元。他是中日混血,從小在日本長大,於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初,他奉命打入偽上海市政府秘書處,並很快做了汪精衛的隨從秘書兼日語翻譯,獲得了很多汪偽政權的情報,直送延安,獲得了周恩來的大加讚賞。影片中,葉先生也操著一口流利的日語,對待上級交代的任務極度負責,除了除掉梁朝偉立功之外,這些隱性因素也是他獲得日本人信任和器重的原因。
何先生是一個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憑藉和表弟唐部長的關係,順利打入汪偽政府內部。他經常主審要犯,出入日方代表的內部飯局,得到不少機密情報,如德國將進攻蘇聯、日本貴族的兒子駐紮在上海奉賢等等,因此屢建奇功。
電影中,何先生可以說是成功的,他幫助葉先生獲取了重要的情報,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他的臥底工作一開始就是失敗的,因為給他安排職位的唐部長,在最初就知道他是一個地下黨, 唐部長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希望何先生日後成為他的 後路之一。
大鵬飾演的唐部長,看似不起眼,此人原是中共早期創始人,後來看勢頭不妙叛逃到國民黨當了高官,抗戰開始後又從了汪偽政府。《無名》中,唐部長在日軍得勢時當了漢奸,日軍不行了他又立即投靠國民黨老家,甚至明知表哥何先生是共產黨還放走了他,只因為他仍想給自己再留一條後路。在波雲詭譎的年代裡,唐部長所飾演的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片中,唐部長知道何主任身份,也知道江疏影飾演的江小姐在他身邊等待暗殺的時機。
這段歷史是諜戰片最偏愛的一段歷史,也是每個中國人所熟悉的民族記憶,《無名》用極富商業性的內容,讓觀眾去感受其散發的魅力。
《無名》最大的爭議在於,觀眾沒有在首次觀影時看懂這部電影。而事實上,電影並沒有一個鏡頭是無意義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幀畫面,都有著巨大的信息量,也呈現出歷史的複雜性。例如固定鏡頭拍攝一些吃飯的場景,讓觀眾產生一種「凝視」般的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此外,除了程耳一貫喜愛的大俯拍鏡頭,呈現著時代景觀與人物命運,頻繁出現的動物也已有所指。在1938年,日軍轟炸廣州,防空洞裡都是躲避的難民,一條瘸了腿的狗逃了進來,卻被國軍士兵驅趕,用半塊餅引到了防空洞之外。後來,這隻狗倒在了轟炸里。在1945年,等到汪精衛倒台之後,那些曾經在牢房裡兇惡囂張的狗,只能夾著尾巴離開。
《無名》每一個鏡頭,每個串聯的細節,都在踐行「尊重觀眾」,對於觀眾來說,我們也需要對電影多一些的耐心,觀眾不該被低估的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