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街上背Gucci的人越來越少了?

2023-11-19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為什麼大街上背Gucci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大街上背Gucci的人越來越少了?

Gucci正在經歷艱難時刻。

根據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財報,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Gucci收入大跌7%,按即時匯率計算大跌14%。按地區分,中國所在的亞太其他地區直營零售業務下跌3%,歐洲和北美市場分別下跌5%和22%。

Gucci熱度下降,在消費端也有所體現。在社交網絡上,有網友感嘆,「大街上背Gucci的人越來越少了」。更有網友調侃,「Gucci都快被踢出頂奢圈子了。」

這樣的調侃並非空穴來風,作為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之一,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一直被拿來跟愛馬仕集團和LVMH集團進行比較。

就今年三季度業績來看,奢侈品市場整體低迷。愛馬仕集團收入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5.6%,相較於第二季度27.5%和去年同期32.5%的增速,呈現出明顯放緩跡象;LVMH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除去匯率變動影響的有機收入增幅為9%,但也不及第二季度的17%。

但怎麼說,這兩大奢侈品集團營收還是增長,而開雲集團則是頹勢明顯,三季度銷售額按固定匯率計算下跌9%,按即時匯率計算大跌13%。

作為開雲集團的搖錢樹,Gucci收入占集團的半壁江山。所以,Gucci差哪了?

Gucci變了,

但一點也不Gucci?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Gucci一共辦了四場大秀,但在社交網絡並沒有像MiuMiu那樣具有話題度。

因為很難評。

以距離最近的Gucci 2024春夏系列時裝秀為例,在顏色上,Gucci一改前幾年花孔雀般的奢華風,改用老錢風灰白駝海軍藍等低飽和度配色。

設計上,蝴蝶結、團花、木耳邊等浪漫元素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寬大極簡的廓形。

從單品來看,筆挺的西裝外套、V領針織衫、開叉西裝裙……有網友表示,「像CELINE、BV、MiuMiu,就是不像Gucci。就像從一個浪漫藝術的大小姐變成了無趣的企業高管,微商女強人。」

圖源來源:微博@GUCCI

今年更早的Gucci 2023 秋冬男裝/女裝秀和2024早春系列,風格則更讓人一言難盡,在社交網絡上被評為「一場雜亂無章的『鐵鍋燉』」。

圖源:Gucci 2024早春系列時裝秀截圖

或許導致Gucci風格大變的最直接原因是高管換人。

2022年底,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離職,八個月後,跟Alessandro Michele並肩作戰的Gucci執行長Marco Bizzarri離職。

這兩個人從2015年開始攜手合作,帶領Gucci開啟極繁主義時代。二人的離職,似乎也宣布了Gucci極繁主義時代的落幕。

成也年輕,敗也年輕?

Gucci改變風格之所以「不受待見」,是因為前幾年的風格過於鮮明。

無論是酒神包,還是蝴蝶結連衣裙,或是珍珠樂福鞋,甚至是虎年用真老虎拍攝廣告,Gucci總能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焦點,華麗怪誕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社交網絡上的95、00後年輕一代可能很少有人知道,Gucci在2015年以前是另一番景象。

時間倒回至十年前,2014年,Gucci長這樣。彼時,老家做生意掙了錢的表姐、嬸子們人手一隻老花紅綠條紋波士頓,「老氣」 「暴發戶氣質」是它的標籤。

圖源:紅布林商品截圖

因為品牌形象老化、設計風格過於保守,2012-2014年Gucci業績持續低迷。於是在2014年,Gucci一下子換掉了 CEO 和創意總監。

2015年,Gucci首席配飾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臨危受命擔任Gucci創意總監,當時Michele已經在Gucci乾了13年。當時距離Gucci 2015秋冬男裝秀只有十天時間,這對於已經42歲的Michele來說「不成功便成仁」。

當時「性冷淡風」已經流行了三年,人們開始厭倦小白鞋、白襯衫的極簡。於是,Michele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前任上司的設計,從維多利亞時期、歌德時期、中世紀時期,以及伊莉莎白時期提取元素,做出36套不同以往的新造型。

Gucci 2015秋冬系列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當一個個高大帥氣的男模或胸前扎著蝴蝶結,或穿著紅色蕾絲上衣,或穿著木耳邊薄紗襯衫,在T台上魚貫而出時,所有人都被驚呆了。Michele也憑藉極繁主義設計站穩了創意總監的位置。

此後,Gucci在「極繁」 「怪誕」的路子上越玩越野。蛇、老虎、飛鳥、花園,蝴蝶結、蕾絲、透視薄紗,亮紅色、亮藍色、亮黃色……只有你想不到,沒有Gucci不敢堆在一起的元素。

Gucci 2015秋冬系列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這樣的風格也在社交網絡上引發關注。在很多人看來,Michele的設計風格過於「抓馬」(戲劇性),但這樣的「無厘頭」正對了千禧一代的味兒。怪誕的風格具有強烈的態度,活潑的元素激發對生活的熱愛,給人內心充實和安全感。

2015年正值千禧一代開始掌握經濟大權,抓住了年輕人的Gucci業績開始「坐上火箭」。2015年第四季度,Gucci營收在經歷兩年低落之後,恢復4.8%的增長。

Michele不負眾望,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爆款頻出。

從 2015秋冬秀場上的Dionysus酒神包,到2016春夏系列的Sylvie,再到2016年秋冬女裝秀場上的GG Marmont,Gucci每出一款包就成為超級爆款。

Gucci 2015秋冬系列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Gucci 2016春夏系列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Gucci 2016秋冬廣告大片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不止包,Gucci 蜜蜂刺繡小白鞋、毛毛穆勒鞋、珍珠樂福鞋,還有各種繁複花紋顏色誇張的服飾,讓無數年輕人為Gucci瘋狂,Gucci也徹底成為年輕人的Gucci。

Gucci 2016秋冬系列 圖源:GUCCI微信公眾號

據公開數據,在整個2016年財年,千禧一代差不多買了Gucci一半的產品。反映在業績上,2016年Gucci開始邁入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奢侈品市場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業復甦,Gucci的年銷售額更是增長45%,首次進入60億歐元俱樂部,並首次超越了愛馬仕。

2016年至2018年三年時間,Gucci保持強勁增長,但並非沒有隱憂。

從營收增速來看,自2017年Gucci營收增速達到45%以後,接下來的每一年都在放緩。2018年為37%,2019年劇烈下滑至13%,2020年因為疫情更是大跌23%。

Gucci時任執行長Marco Bizzarri曾表示,品牌在收入爆炸性增長後的放緩是正常現象,品牌不可能每個月營業額都保持50%至60%的增長。

有觀點認為,Gucci業績下滑源於品牌在高速發展期只想著怎麼出爆款,沒有「提純」 「沉澱」,因此Gucci跟愛馬仕、香奈兒等品牌相比,缺乏品牌辨識度。

Gucci當年的爆款,如酒神包、珍珠樂福鞋、毛毛鞋、老爹鞋等也淪為時代眼淚,在二手市場被揮淚甩賣。

對此,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表示,Gucci從來不缺品牌辨識度,logo化的產品創新是Gucci大火的原因,而Gucci不火了是因為創新無法持續。

在周婷看來,爆款成為經典一般具備幾個條件,別人無法複製或短期無法複製的差異化產品,持續走高的品牌形象,基於不可替代客戶價值的忠誠客戶群體。

Gucci的很多產品都被其他品牌快速抄襲和複製,導致其無法維持差異化特色,與低線品牌聯名和打折則導致品牌形象受損。

支撐其爆火的年輕客群缺乏忠誠度,他們因為個性化多元化需求選擇逃離,都是Gucci隕落或無法成就經典的原因。

保持「新鮮」就能救Gucci?

事實上,業績放緩這幾年,開雲集團也在為Gucci尋找新的增長點。

如2019年5月,Gucci推出跟全球知名香水和美妝公司Coty合作生產的口紅,時髦的陶土色系和奢華復古的外殼一度在小紅書上成為流行,但不巧的是2019年底趕上疫情,消費者的口紅需求下降。

同時,2019年大logo盛行,Gucci更換了logo圖案,兩個G從正面相對變成同向重疊,這也使Gucci皮帶成為熱銷款。

2020年,Gucci又與The North Face推出戶外風的聯名系列。

Gucci依然在努力給消費者製造新鮮感,但疫情過後,這一招似乎失靈了。

2021年,隨著市場回暖,Gucci收入大漲30.8%至97.3億歐元。但2022年Gucci銷售額增速又掉到1%,並在今年三季度再次出現下滑。

對此,周婷表示,Gucci想要重回巔峰很難。潮流是變化的,消費者看累了一種風格,自然選擇另一種風格。

比如前幾年大家都在展示年輕時尚,自然「土裡土氣」的老錢風就變得「有特色」和「卓爾不群」。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家真的喜歡這種風格,很多時候消費者只是選擇「不一樣的」而已。

如今,Gucci面臨的難題或許比2015年更加複雜。

2015年,奢侈品市場還處在增長軌道上,消費環境積極,消費者對奢侈品處於渴望階段。但經歷過疫情之後,全球經濟放緩,消費回歸理性。即便是高端消費者,也沒時間消費,忙是高凈值人群2023年的主要節奏。

從今年三季度頭部奢侈品的表現可以看出,LVMH集團銷售額僅增長1%,遠不及分析師預期;愛馬仕雖然延續雙位數的增長態勢,但增速同比明顯放緩。

或許當下,Gucci重回老錢風是對的,畢竟,「穿奢侈品的有錢人也要天天去上班了」。

作者:賈詩卉

編輯:田納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7db7d93a724367a7600ec4b105237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