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探長(共1590字,閱讀約4分鐘)
引言:
「雙減」落地2年,這一政策的實施,主要目的是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不要盲目的機械式刷題,而是提倡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
「佛系」家長們看到孩子們每天面對那麼多的作業時,也特別的心疼,於是配合雙減,讓孩子們放學之間跑跑玩玩,認為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更重要。
然而,當期中成績下來之後,很多家長卻傻眼了。
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績和別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時,
有的家長表示:
「每天都讓他玩2個小時,這次考試居然沒上80分,這是為什麼!」
「不是雙減了嗎?為什麼別的孩子成績依然那麼好,我家孩子成績一落千丈?」
於是,家長們紛紛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雙減」難道在拉大孩子們之間的差距?而佛系爸媽輸得一塌糊塗。
然而,孩子們成績地下降,真的是因為「雙減」嗎?
一個新政策的出台,往往會出現正反兩個聲音,有支持的也有提出質疑的。
但是,大部分家長對此還是表示出了支持和讚賞。
因為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餘時間和空間去發展其他的技能和興趣愛好,全面進步。
然而一些家庭中,這些問題也浮現了出來。
課餘時間利用率
有的學生在課餘時間僅僅是瞎跑著玩兒、玩手機玩遊戲、找藉口逃避學習;
而有的學生在課餘時間真正的去發展新的愛好,比如樂器、各種球類、戲曲等等。
當一個孩子掌握了一項技能時,不僅僅是提高了自身的水平,更是增加了他們的自信、氣質、提高了注意力以及認知。
這些能力看似對學習成績沒什麼用處,但其實,這些技能所帶給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它能夠提高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以及思維能力,相應地自然會提高成績和學習效率。
所以,課餘時間是考驗家長是否能夠充分利用起來,使孩子的內在不斷地提升。
家長的規劃
不要指望孩子能自律的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
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嘛,周圍的誘惑很多,而且偷懶的心連大人都有更何況每天都要學學學的孩子呢?
所以,家長還是不能過於佛系,要給孩子安排必要的學習計劃。
雖然「雙減」政策明顯減輕了學生的學業壓力,取消了一些繁重的刷題作業和考試,讓學生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自主學習和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但是,這也在考驗著孩子是否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課堂聽課的時候總是走神、寫作業的時候沒有很高的效率以及正確率和及時改錯的習慣,那麼,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是無法提高成績,玩兒的時間又增加了,成績自然越來越低。
家長要做的就是,教給孩子制定規劃,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讓他學會控制作題的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課和寫作業。
這些寫作業的習慣,無疑對學生的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才是孩子茁壯成長重要的養料。
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孩子成績沒考好,此時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打罵更不是強迫孩子刷題,而是應該看看問題出在了哪裡。
是每天學習時間不夠?還是知識點沒弄明白?上課沒有認真聽課?對學習的態度有問題?
家長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出原因,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向上、不斷進步的氛圍。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天賦和興趣以及性格都是不同的。
他們在學習和發展方面也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
這就需要家長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孩子能夠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自己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的事情,然後做精做細。這也是孩子未來生活的另一種選擇和方式。
學校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注重每個學生的特長和興趣發展,不以成績定好壞。
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個性和特長,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機會。
辣媽語錄:
「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並不意味著家長就要奉行「快樂教育」和「佛系教育」。童年快樂了,那麼成年之後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
希望家長能夠加強家校合作、注重孩子的個性化教育,為每個孩子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確保他們能夠在「雙減」政策下實現全面的發展,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家長們,你是如何看待「雙減」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