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逐漸進入到一個消費疲憊的狀態。
自從上次收拾完衣櫃後,就打算這兩年非必要不添置新的衣服了,準備一邊穿一邊淘汰一些,大模大樣地學斷舍離直接扔掉還是過不了內心這一關,想著穿完,物盡其用後再買新的吧。
不知從何時起,對消費沒什麼興趣了,幾過商場而不入、幾進網頁而不買,能省一點,就少操點心,少些麻煩。
對物質的慾望越來越低,年輕時該吃的都吃、該買的都買,仍然覺得欲求不滿。如今,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周一次的填冰箱,其它什麼都不想買。
而且還不喜歡熱鬧,不願意到人多的地方去,不願意請客,也不願意被請。
只想工作之餘一個人看書喝茶刷手機,或者一家三口安排一點簡單的活動。
不再羨慕別人大富大貴,仿佛認命似的接受了自己的層次和狀態,辛苦賺點小錢,努力維持生活,如此而已。
這個歲數,想買、且買得起的東西,都買過了,買不起的也不用想。
也許是因為對人生、消費、快樂的理解不一樣了,不再需要證明自己過得好不好。
好,或者不好,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人到中年,越來越想簡單生活。內心不掙扎,也不盼望,在自己身上,除了吃,能不花錢就不花,感覺不值得,精力有限啊。
中年人花錢:不花則已,一花驚人。
人這一輩子,金錢最自由的,當然是中年階段。
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有穩定的工作和事業,不管賺多賺少,基本上能算個經濟自由人。
只是,中年人賺的錢,花在自己身上的比例卻很少,尤其是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賺錢養家餬口的中年人,更是捨不得給自己花錢。
那麼,錢花哪兒去了呢?
每一項都很驚人。
後來孩子出生了,花銷漸漸大起來,幸好與愛人工作還算穩定,工資的一半都省出來,買了一輛代步車。
這就是普通人的心裡安慰,不求大富大貴,只求有個容身之所。
明白自己仍是底層,在那些一線城市的人、那些住別墅開豪車的人眼裡,我們仍然是一窮二白,努力求生存的底層人士。
不過沒關係,中年了,接受了也就無所謂,接下來,最要緊的,就是養娃了。
娃的開銷,才是中年人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的身邊,有舉全家三代之力來養娃的:吃最好、穿最好、上最多的培訓班、讀最貴的私立校。
為了方便娃上學,放著豪宅不住,租住在學校旁邊的老破小;各種內卷的培訓班,鋼琴、舞蹈、游泳、書法……
他說自己45歲,真正明白了「一毛不拔」和「花錢如流水」是什麼概念。
而他們的女兒,被認為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被當作重點培養對象,一個月的培訓費就數萬元。
如今的時代,很多父母都逃不過教育內卷的「浩劫」。
中年的我,也是如此,花一百塊錢,其中九十塊是花在了孩子身上,還有十塊才是家裡的日常開銷。
「再窮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身邊的人如是說。
人到中年,花錢的規則就是:不花則已,一花驚人。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