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杰倫的存在,華語樂壇發生了什麼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4-10-10     回憶當初

在2000年之前,我們聽到的是張學友、譚詠麟、張國榮這些大咖,當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但是他們也有在創作能力上的不足。這句話也許會讓有些人感到不滿,讓我們在周杰倫之前,華語樂壇的一首歌曲的生產方式包含四個部分:一組詞、二作曲、三配樂、是錄音。

往往這四個方面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一首歌可能先有詞,然後作曲人拿詞譜曲,完了後交給編曲老師製作伴奏,接著開始錄樂器、最後歌手錄唱。大概這樣的一種過程。

因此,那個年代出現了很多隻寫詞、只作曲的大師,分工細化有好處,也有壞處。特別是大牌的詞曲作者,都覺得自己的創作是最優秀的。這就導致了一首好詞,找不到匹配的好曲,為了讓大牌創作人滿意,很多唱片公司就去國外買音樂版權,然後在用中文唱出來,一首華語歌壇的經典歌曲就誕生了。

逐漸華語歌壇的創作性人才變得匱乏,導致了進入上世紀90年代的後期,沒有強有力的新人出現,很多人都說「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而周杰倫的出現,打破了這個怪相。看到早期周杰倫的影像資料,他面對鏡頭的那種羞澀,真是不要不要的。可是一旦讓他開始彈琴、唱歌,他眼中的自信會鎮住全場。

周杰倫善於借用歐美最新的音樂手法,用他不拘一格的創作方式,寫出了不少在當時覺得奇怪的歌曲。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段子,就是周杰倫把《雙節棍》這首歌給張惠妹唱,結果被張惠妹拒絕「這是什麼玩意」。別人不唱他的歌,那就周杰倫就自己唱。

這首歌是無跡可尋的,完全天馬行空的創意。在重金屬搖滾和饒舌之中加入古典鋼琴,在詞曲上高度統一,還有強大的編曲功力和完美的製作水平。對華語樂壇的流行也有很大影響。

21世紀以來,華語樂壇上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出現了周杰倫,而這來源於他無與倫比的創新精神,希望這種精神能夠激勵到更多的音樂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6803fec8bea230fe283c1c9fc2bbc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