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人口格局巨變:人口大省遇「負增長」難題 合肥成「人口之爭」的最大黑馬

2023-04-06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數讀|人口格局巨變:人口大省遇「負增長」難題 合肥成「人口之爭」的最大黑馬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任嬌 方靜怡

編輯 岳彩周

截至4月5日,已有29省份公布2022年常住人口情況,其中17省份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浙江相比2021年增長37萬人,成為目前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在全國人口減少85萬人的背景下,江西、內蒙古、甘肅、貴州四地人口增量由負轉正。

此外,一些人口大省城市也正在經歷負增長的難題,山東省常住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河南人口自然增長率62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在促生育浪潮和城市人才之爭背景下,哪些城市人口總量上漲?這背後又有怎樣的秘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透過數據帶你了解中國人口格局變動。

01

河南人口62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廣東出生人口超百萬

目前,17個省份人口實現正增長,其中6個省份人口增量10萬人及以上。長期以來長三角地區始終保持較強的人口吸引力,長三角三省人口增量均保持前列,浙江增長37萬人,成為目前人口增量最多的省份,安徽增長14萬人,江蘇增長10萬人。而上海,連續4年低增長之後,2022年人口減少13.1 萬人,成為長三角地區唯一負增長的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往年,2022年長三角人口地區人口增長呈現疲態,2022年三省一市人口總增量為47.89萬人,不足2021年的一半。2022年浙江、江蘇人口增量均下降一半左右,僅安徽相比2021年有所增長。

2021年人口增量全國第一的湖北,2022年也陷入增長困境。2022年湖北人口增長14萬人,人口增量不及浙江,與安徽並列全國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人口增量銳減的背後與生育情況有很大關係,2022年湖北自然增長為-2.01‰,出生人口35.5萬人,而死亡人口達47.2萬人。

不只是湖北,出生率持續下降成為每個省份人口增長的一道「坎」。目前已有28省份公布自然增長率,其中9省份自然增長率為正。在全國人口減少壓力下,兩個人口大省也頂不住了。自1985年以來,山東人口首次減少,相比於2021年減少7.2 萬人,其中自然增長率為-0.93‰。河南人口自然增長率62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從2021年的0.64‰降至為-0.08‰。

人口第一大省廣東出生人口數量超100萬,連續五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2022年廣東出生人口105.2萬人,自然增長42.2萬人,連續三年成為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100萬的省份。

從出生率上看,廣東表現不及貴州,2022年廣東出生率為8.3‰,2022年貴州出生率11.03‰,自然增長率位於28省份首位。留不住人成為貴州人口增長的另一重大山,2022年貴州自然增長14.3萬人,而人口增量最終4萬人。

02

浙江11市人口均實現增長

「搶人大市」杭州再次蟬聯第一

2022年浙江11市人口均實現增長,其中杭州人口增加17.2萬人,占浙江全省增量的46.5%,而這得益於杭州在「人」上下足文章。

近幾年杭州落戶政策經歷幾番調整,限制門檻逐漸降低。2021年杭州落戶門檻抬高至全日制本科以上且需正常繳納社保,而到2022年落戶條件放寬至畢業2年內的本科、碩士可直接申請落戶,無需繳納社保。今年3月,杭州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計劃進一步放開學歷落戶,提出大專學歷畢業生可落戶市區。

更寬鬆的落戶政策,加上租房補貼、就業津貼等一系列穩就業措施,杭州人才流入保持領先。2022年杭州人新認定高層次人才2.5萬人,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36.4萬人。

要實現城市和人才的「雙向奔赴」,就業福利政策只是「配菜」,城市經濟活力是重點。作為較早發展數字經濟的城市之一,杭州產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帶來經濟的增長,還創造大批就業崗位。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2022年杭州流入人才畫像》,IT、網際網路、遊戲行業成為流入杭州的人才選擇熱門行業。

雖然浙江人口增量保持正增長,增速減緩的趨勢較為明顯。相比於2021年,2022年浙江人口增量銳減一半。此外,雖然11個地級市人口均有增長,但各地差距較為明顯,5地人口增量不足1萬人,從生育情況上看,僅有三地自然增長率正增長。

03

江西人口增量扭負轉正

跨省外出務工人員回流

江西是我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地,也是我國人口流出的大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江西人口增量保持在個位數,在出生人口下降和人口流出規模擴大的壓力下,2021年江西出現人口負增長。而到了2022年,江西一年人口增量超過10萬人,其自然增長人口為1.1萬人。

江西省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處處長程敏分析稱,人口總量增加主要是因為人口凈流出規模減少,據測算,2022年全省凈流出約506萬人,比2021年減少約9萬人,其中跨省外出務工人員的回流成為流出規模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西如何扭轉人口外流局面,實現回流?人口的流動與當地經濟有密切關係,江西人口趨勢變化也正是經濟發展下的正向反饋。江西是東部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吸引大批人口來贛就業。從發達地區承接的產業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完善了當地的產業鏈、培育並發展了新動能。十三五時期,江西承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優勢產業,逐漸形成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及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優勢產業集群。

2022年江西GDP以4.7%的增速領跑全國,總量突破3萬億元。其中,工業發展成為經濟增長主力,1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拉動經濟增長2.0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達1.03萬億元,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分別增長16.9%、17.3%。

此外,去年江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台一系列優化服務、降低企業綜合成本的政策措施。2022年2月,江西針對8個領域,提出了228條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年末江西凈增市場主體80.2萬戶,釋放大批就業崗位。

04

衝擊人口千萬人口之城

「最強風投城市」合肥成最大黑馬

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元素,人口對於城市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多個城市提出將常住人口規模提升到1000萬人的目標。2021年共有14座城市常住人口規模在900萬至1000萬之間,其中5座城市公布2022年人口情況,誰最有可能率先到達千萬關口?

在2022年人口之爭中,合肥成為最大的黑馬。

2022年合肥人口增量16.9萬人,常住人口總量超過寧波,直逼溫州。據合肥統計局數據,合肥人口增長以遷移增長為主,2022年遷移增長人口13.5萬人,同比拉動總量增長1.4個百分點。

城市經濟實力和頭部企業影響力,促成了合肥的城市吸引力。

被譽為「最強風投城市」的合肥,不僅坐擁長鑫存儲、晶合等一眾半導體龍頭企業,還有牽手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這些企業不僅留住本地人才,還吸引外地人才的流入。據2023年合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合肥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27個,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新招引大學生首超30萬人。

寧波、南京增長失速,2022年人口增量降至10萬人以下。2021年,寧波、南京人口增量分別為14萬、10.37萬人,2022年兩地分別降至7.4萬人、6.77萬人。其中,寧波自然增長率零增長。

作為最早喊出千萬城市目標的溫州,2022年表現平平。作為浙江第三城,溫州在2022年不僅與杭甬拉開差距,人口增量還被省內小城嘉興超越,全年僅增長3.4萬人。而徐州更是出現人口收縮的現象,比起衝刺,守住900萬關口成為今年的重點。

2022年全國人口減少85萬人,城市的人才之爭逐漸轉變為人口之爭。對於大城市來說,提高城市宜居性是吸引人、留住人的「制勝法寶」,而對於中小城市來說,如何依靠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吸引人口回流,是關鍵,也是未來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