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孩子去商店,到商店呢還讓他去看玩具,因為孩子嘛,他這個時候他主要關心的就是玩具,他的成長和他的玩具也是相關的,但是我告訴大家,我們在性格培養當中呢可以智慧的來做一些事情,你帶他看玩具實際上是有目的的,比如這個玩具呢,並不是說多,那什麼複雜,也不是很貴,你讓他看看,哪怕50塊錢,100塊錢,你看問問營業員怎麼個用法,然後給孩子演示一下,孩子其實早就想得到了,他心想不要掩飾了,快給我了。
但是呢,你卻最後決定的時候問那售貨員說多少錢,其實你早就看到錢了,但你一定要問為什麼讓他們說出這個錢,他們會告訴你說50塊錢,120塊錢,然後你念給他,你說120塊錢,那孩子瞪大眼睛看著你,心想你不是給我買嗎?你還跟我說這幹嘛。他肯定是心裡這個話了,然後你告訴他,你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嗎?
他開始,然後他肯定不懂了,然後你告訴他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每天去上班,就是去掙錢,我們上30天班兒才開一次工資,拿多少多少錢,這個錢回來,我告訴你,咱們家要吃飯,要點燈,要燒火,要交你的託兒費。
爸爸,我媽媽還要幹什麼?然後還買衣服,對吧?所以我們這些錢呢可不是說能買玩具馬上就買玩具的,要買玩具的話呢就相當於咱們一個星期的菜錢,也就是說120塊錢,我我每天的這個菜和肉就沒了。問題是這一星期得吃飯吧。不能現在把錢都花掉吧,現在不能買,要買的話呢就得這樣,我們上班兒我再多加點兒班兒,我晚回來一會兒我加加班兒,然後呢一天能加20塊錢的話,我五天100塊錢咱們再省點兒什麼什麼錢,下星期可以買這個,但現在不能,什麼意思呢?你在這個過程當中,第一讓孩子知道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白來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是爸媽先要付出辛苦才能得到錢的,錢才能換來這個東西。
第二一個東西確實很好,但是呢馬上得到不行,因為它沒在我的計劃,所以我們要等一等。那麼這等一等呢,給他留一個星期,實際上告訴孩子這東西很好,我也很喜歡,我也想給你買,但是我現在沒錢,我得攢錢,攢完了以後下周來買。
延遲滿足,延遲滿足還有個什麼效果呢?讓孩子心裡惦記著期待著這個惦記和期待就給了你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那就給了你一個除情感之外的控制他的理由,這就是教育的智慧。怎麼來控制呢?回家以後你就說了,我要去上班掙錢,我很辛苦誒,你得在家裡幫我做點事兒,你幫我把鞋拿過來,來來來,幫我把那個地拿笤帚給掃掃乾淨,然後我這做飯呢你幫我遞個什麼勺之類的,要如果你要是讓我省心呢,你就在那兒坐一會兒,別鬧我然後我把這事兒趕快乾完,你呢干點兒什麼呢?
你給我畫一幅畫吧,每天上午要畫一幅,一會兒下午呢要寫幾個字兒,你開始布置任務了,對吧?然後任務不布置完以後沒給你完成,你回來告訴他,你看我要是上班不完成任務,老闆是不給我錢的,你現在沒完成任務,那你的這計劃也不能實現。所以我們延遲滿足是幹嘛呢?實際上還讓他等待的過程當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這我們又建立了另外一種行為方式,對吧?這也是一種性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