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業掀起「離職潮」,並非因為薪資問題,真實原因引人深思

2022-05-20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教師行業掀起「離職潮」,並非因為薪資問題,真實原因引人深思

教師作為鐵飯碗工作,這幾年格外的受歡迎,報考教師資格證和教師編的人數也字在不斷增加。

在父母眼中,教師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工作,工作性質穩定,薪資待遇也還不錯,最重要的是每年都有兩個多月的帶薪寒暑假。

家長都希望學生以後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女生家長,不過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教師也不例外。

外行人都只看見了教師表面的光鮮亮麗,背後的心酸苦楚只有內行人才有所體會,甚至這幾年教師行業掀起了「離職潮」,特別是年輕老師。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老師離職,並非因為薪資問題

小劉是一名211大學的師範畢業生,一直以來成為老師都是小劉的夢想,上了大學就一直為成為老師不斷的努力著,大四的時候成功的考下了教師資格證。

大學畢業後也很順利進入一家小學當老師,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工作期間小劉也非常的認真負責。

不過好景不長,小劉只工作了一年的時間,就決定轉行了,而且也發現當時自己一樣致力於成為老師的朋友,有不少也都轉行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年輕教師紛紛離職呢?

過來人說出真相,其實這些年輕老師離職的最大原因並非是薪資問題,不可否認,教師的工資確實不高。

中小學教師一個月也只能有3000左右,就算是有各種補貼,也達不到4000塊,但畢竟教師的工作穩定,只是薪資低也不是那麼難以讓人接受,最重要的還是以下3個原因。

年輕老師紛紛離職,真實原因引人深思

尊師重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自古代以來,大家提起教師都是非常的尊敬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師在家長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

作業布置的多了家長說違反了素質教育,布置的少就說老師不負責,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家長滿意。

而且對於學生犯錯了,老師批評兩句,話稍微說的重一點,家長就覺得是針對學生,或者是侮辱學生了,甚至還會舉報老師。

不少年輕老師受不了這份「氣」,紛紛選擇離職,同時老師的工作壓力也是比較大的,不僅要做好本質的教學任務,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檢查。

可付出和回報卻不成正比,難免會感到身心俱疲,另外雙減政策之後,實施了課後延時服務,延長了老師的工作時間。

很多老師在校時間高達12個小時,而且下班回到家之後還要備課,批改作業,隱形的加班時間很多,諸多原因結合在一起,年輕老師只能選擇離職。

無論什麼工作都是各自的辛苦,大學生不要衝動做決定

教師這個職業絕對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輕鬆,大學生在報考之前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其中不好的一面自己是否能接受,接受不了就另謀出路,以免浪費時間。

但是既然大學生已經站在了講台上,就不要輕易的做離職的決定,沒有哪份工作是輕輕鬆鬆的,背後都有著個各自的艱辛。

相比較於其他職業,教師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特殊事件的影響下,教師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既然大學生們無法做到愛一行干一行,那就希望大學生們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這不僅是對學生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那大學生要想成為教師,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如今國家對於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因此對於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學歷方面,大多數都要求是985、211名校的畢業生,甚至像初高中老師還要求是研究生學歷。

有當老師想法的大學生要提高自己的學歷,不然的話很難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其次大學生還要提升自己的授課水平。

不僅能讓學生聽得懂,還要讓學生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尤其是中小學生老師,學生的專注力時間只有十幾分鐘,如果老師的講課方式無法吸引學生,是很難把學生教好的。

最後大學生們在成為老師之前,要拿到教師資格證,不能說有教師資格證就是一定能成為老師,但是沒有這個證,是一定不會成為老師的。

總之大學生們要想成為老師,還是需要不斷的努力,如今教師崗位競爭激烈,稍有不慎就難以上岸,大學生不能掉以輕心。

話題討論

你覺得年輕老師離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