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許久的諜戰片《刀尖》,就這樣「啞火」了。
雪藏5年才得以上映,但最後成片卻讓人深感失望。
就像網友說的,本來想看的是諜戰無間道,沒想到只是個間諜過家家。
相比之下,諜戰電視劇則是經久不衰,每年都有不少作品上映。
尤其今年,更是扎堆上映,但大多陷入口碑低迷,《無間》《薄冰》《梅花紅桃》《蜂巢》等皆不合格。
看著如今諜戰劇萎靡不振的姿態,也讓人更加懷念之前追過的那些高分諜戰劇。
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評分最高的10部諜戰劇,評分(以豆瓣評分為準)從高到低,先從第10部說起——
NO.10《懸崖》 評分8.5
主演:張嘉益/宋佳/詠梅/程煜/李洪濤
2012年,《懸崖》作為開年大戲在多家衛視播出,贏得了口碑和收視的「雙線飄紅」。
特別是結局張嘉益飾演的周乙犧牲,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雖然很多人被結局打動,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周乙的死不合情理,完全沒有必要。
連原著作者全勇先也怒懟該劇,直言這個結局違背了自己的創作初衷。
儘管遭受不少爭議,但《懸崖》仍然得到很多觀眾認可,評分也一路上升到現在的8.5。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懸崖》拍出了諜戰劇少有的真實。
它吸引觀眾的不只是潛伏者的危險遭遇,更是對潛伏者「人性化」的真實呈現。
比如顧秋妍和周乙,這對假夫妻因為彼此的家庭嫌惡對方。
比如周乙的妻子孫悅劍,會因為擔心丈夫有沒有出軌,對顧秋妍進行試探。
從這些點滴刻畫里能看到,這些潛伏者同樣有七情六慾,同樣是活生生的人。
雖然《懸崖》已經完結多年,但十多年仍然多次重播,每次播出仍然能吸引不少觀眾駐足。
2021年,張藝謀還導演了《懸崖》的前傳《懸崖之上》,以近12億票房創造了諜戰片的紀錄。
據說,《懸崖之上》的第二部也在籌備,讓人十分期待。
NO.9《誓言無聲》 評分8.6
主演:高明/趙崢/王海燕/寇振海
2002年《誓言無聲》播出後,橫掃金鷹獎、飛天獎等多個電視劇大獎,自此開啟了諜戰劇的拍攝熱。
和很多諜戰劇不同,這部劇把背景設置在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代。
愛國華裔專家回國參與科學研究,在途經香港時卻遭遇暗殺。
反間諜局經過調查後判斷,特務就隱藏在我方內部,而且不止一位······
按理說,這樣一個充滿懸疑色彩的故事理應拍得驚心動魄。
但這部劇卻一反常態,拍得更像是一部《父母愛情》式的年代劇。
把懸念埋在日常的瑣碎中,在這種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發現真相,是這部劇真實感非常強的原因。
但《誓言無聲》最打動觀眾的,是深入到「反特人員」這一特殊職業的內心世界。
比如高明飾演的老公安許子風,因為工作與妻子離婚,與女兒疏遠,年紀衰老卻陷入孤獨。
藍美琴與駱戰這對愛人,也因為工作調動無疾而終讓人惋惜。
這種在情感上的用筆細膩,在當下的諜戰劇中早已難以尋覓。
NO.8《偽裝者》 評分8.6
主演:胡歌/王凱/靳東/劉敏濤/王鷗
《偽裝者》問世時,諜戰劇正陷入瓶頸期。
但《偽裝者》開播當天就拿下收視第一,宣告諜戰劇的起死回生。
它的制勝法寶,就是將偶像劇元素融入諜戰劇。
最典型的就是胡歌+王凱+靳東的演員陣容,顏值超高的三兄弟一亮相,就是收視率的保證。
還有劇中的動作戲,無論是肉搏還是槍戰都拍得眼花繚亂,觀眾看得那叫一個爽。
劇情上,除了諜戰的懸念之外,也著重展現了明家四姐弟的親情。
身為親人的他們既有相濡以沫的家庭生活,也要面臨不同立場的身份抉擇,兩種矛盾的情感在這部劇中得到了很充分的挖掘。
也是從《偽裝者》之後,不少諜戰劇紛紛走上「諜戰+偶像」的路線,開啟了諜戰劇的新時代。
NO.7《風箏》 評分8.8
主演: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齊歡/孫斌
在所有諜戰劇里,《風箏》大概是最「難產」的一部。
早在2013年,本劇就已經殺青,但直到2017年才得以播出。
播出後的版本不僅面貌大變,集數也從開始的51集刪減到46集。
雖然經歷諸多磨難,但《風箏》還是一部頗具深度的好劇。
故事的前半段,圍繞潛伏在軍統內部的「風箏」鄭耀先面臨的種種險境展開。
這種無間道的潛伏情節,在諜戰劇中並不新鮮。
但故事的後半段,卻轉向一個諜戰劇很少觸及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後,無法被證實真實身份的鄭耀先如何生活?
儘管遭受各種質疑,被處處抹黑,但他仍然堅定著自己的信仰。
最後鄭耀先在病床上的敬禮,深刻詮釋著信仰的力量,讓無數觀眾淚目。
不僅是我方的信仰,《風箏》更是用一種客觀的角度展現著果黨一些人的信仰。
比如跟隨鄭耀先的宮庶、宋孝安等軍統人員,還有隱藏幾十年的「影子」韓冰。
這些反派人物的信仰,亦有讓人動容和思考的一面。
希望未來可以看到《風箏》的完整版,彌補如今觀眾的遺憾。
NO.6《暗算》 評分9.0
主演:柳雲龍、高明、王寶強、宋春麗、祝希娟
柳雲龍+麥家,放在諜戰劇里算得上是一套王炸。
2006年的《暗算》正是改編自麥家的小說,初次踏足諜戰劇的柳雲龍買下版權,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這部劇的拍攝。
《暗算》的拍攝也是一波三折,甚至一度被雪藏,經歷了許多波折才播出。
和很多諜戰劇不同,《暗算》分成了《聽風》《看風》《捕風》三個章節,每個章節又是不同主角的故事。
比如《聽風》的主角是王寶強飾演的瞎子阿炳,由於非凡的聽覺被地下黨選中,尋找那些潛藏的果黨電台。
但就在大功告成之後,成為英雄的阿炳卻因為私人原因選擇自殺。
此外,陳數飾演的天才數學家黃依依,柳雲龍飾演的潛伏者錢之江,都因為各自的命運際遇成為觀眾心中的意難平。
這三位演員賦予角色的魅力,成就了這部劇的經典。
也是從《暗算》開始,柳雲龍也在諜戰劇打響名聲,成為這一題材的領軍人物。
NO.5《北平無戰事》 評分9.0
主演:陳寶國、焦晃、倪大紅、劉燁、王慶祥、董勇
嚴格來講,《北平無戰事》不算是典型的諜戰劇,諜戰元素並不突出。
我方一派,有祖峰飾演的地下黨崔中石,負責策反果黨軍官方孟敖。
果黨一派,廖凡飾演的梁經綸,是我黨內部隱藏最深的雙面間諜。
但劇中對於兩方潛伏者的著墨並不多,而是把重頭戲放在亂世眾生相的呈現上。
從兩黨的激烈交鋒,到果黨內部的明爭暗鬥。
很少看到解放戰爭末期的時代面貌,能被展現的如此生動鮮活。
能夠把龐大繁雜的歷史戲講的這麼精彩,很大程度是編劇劉和平的功勞。
創作這部劇時,劉和平把家裡貼滿了「大事記」。
從我黨和果黨成立後,每一天、每個月發生的事件及影響,都被劉和平寫下來捋一遍。
最終劉和平歷時七年完成劇本,《北平無戰事》也被譽為他繼《大明王朝1566》之後最後的作品。
除此之外,本劇的看點也來自全員演技派的強大陣容。
只是看演員表,你就能想像到多位影帝視帝飆戲的場面有多麼精彩。
這部劇不僅在內地獲得一致好評,在台灣地區也引發了果黨官員的熱議。
很多人看完後都在感嘆,終於明白果黨輸給我黨,為什麼是歷史的必然。
NO.4《紅色》 評分9.1
主演:張魯一、陶虹、周一圍、李天柱、謝園
從片名來看,《紅色》給人一種平平無奇的感覺。
但隨著播出後口碑一路逆襲,很多觀眾把這部劇列入神劇的行列。
故事的主人公,是具有極高特工天分、卻與世無爭的會計師徐天。
這樣一個佛系的男主角,在諜戰劇中確實新鮮。
不僅是人設新穎,《紅色》的每個情節設計都能拿捏到觀眾的爽點。
整部劇堪稱全員「智商在線」,日軍設計縝密的殺招,正方則是一一拆解,兩方的智力較量讓人看得十分過癮。
比如利用化學藥品在醫院引發爆炸的那場戲,驚心動魄但又合乎邏輯,充分尊重了觀眾的智商。
「抗戰版福爾摩斯」的稱號,著實是名不虛傳。
NO.3《黎明之前》 評分9.2
主演:吳秀波、林永健、陸劍民、田小潔、海清
《黎明之前》可以說是諜戰故事最標準的一個範本。
故事一開始,吳秀波飾演的地下黨劉新傑就被懷疑是臥底。
主角一出場就被置於如此危險的境地,在諜戰劇中確實不多見,這也給了觀眾充分的追劇動力。
此後的劇情基本上每集一個高潮,每集在最緊張的地方戛然而止,劇情之曲折和《紅色》不分上下。
甚至有觀眾看完這部劇後發話:相比之下,《潛伏》幾乎不值一提。
《黎明之前》的經典,也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彩表演。
特別是吳秀波,人物表面的玩世不恭和內心的堅強隱忍,都被他抓住了精髓。
吳秀波在這部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演技魅力,也從這部劇開始在演藝圈飛升。
讓人惋惜的是,2019年吳秀波因醜聞被封殺,就這樣白白葬送了出色的演技。
NO.2《潛伏》 評分9.4
主演:孫紅雷、姚晨、馮恩鶴、沈傲君、祖峰、吳剛
相信很多人都把這部劇看作諜戰劇的「入坑之作」。
如果說《偽裝者》《叛逆者》等算是諜戰劇的爆款,那麼《潛伏》絕對是爆款的鼻祖。
《潛伏》播出時不僅創下當年的收視紀錄,後來更是連拿飛天、金鷹、白玉蘭三大獎,影響力至今居高不下。
時至今日,很多網友還在細扒劇中的「辦公室政治」,比如吳站長很多金句還在網際網路流傳。
對於孫紅雷和姚晨來說,出演《潛伏》無疑是極大的人設顛覆。
在這部劇之前,孫紅雷是人人畏懼的「黑社會大哥」,姚晨則是古靈精怪的郭芙蓉。
但這部劇里,余則成的八面玲瓏,翠平從粗野村婦到女戰士的蛻變,讓人看到這兩位演員更多的潛力。
可以說,這部劇開啟了諜戰劇的黃金時期,也讓孫紅雷和姚晨實現了轉型。
NO.1《無悔追蹤》 評分9.4
主演:王志文、劉佩琦、岳秀清、孔琳、何冰
有網友對這部劇的評價特別精準:外殼是諜戰劇,內里卻是貨真價實的年代劇。
《無悔追蹤》的故事主線,是反特公安肖大力對特務馮靜波長達四十年的追蹤。
從開國大典講起,一直到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兩人的追蹤逃亡,也是新中國40年的變遷史。
40年後,當馮靜波放下心防,選擇自首的那一刻,觀眾似乎也卸下重擔,跟隨主人公結束這段漫長而又酸楚的行程。
雖然在播出時,《無悔追蹤》由於涉及一些敏感問題遭到冷處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少反響。
但如今9.4的評分、諜戰劇排名第一的地位,證明了這部劇在觀眾心中的價值。
以上10部諜戰劇,可以說最能代表觀眾對諜戰劇的喜愛。
希望接下來要播出的《孤舟》《哈爾濱1944》《暗夜與黎明》等諜戰劇,能夠打破近期的低迷,重振諜戰劇的風采。(撰文:皮皮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