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養生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從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到四五十歲的老年人,基本上人人都知道要養生,許多人都手捧一杯枸杞茶。
但是,養生的興起又帶來了一個個新的誤區和騙局。林海峰也是一位養生大師,除此之外,他還擁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林海峰的代表性養生觀點是斷食排毒法,但他的生命終止在2019年的雙十一。
林海峰的事情給大眾敲醒了一個警鐘,養生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一、五花八門的養生法,以下幾種你中招了嗎?
1、斷食排毒法很有效?
人們常說的斷食排毒法是指一段時間內食用食物,讓身體各器官得到消息,體內多餘的脂肪會轉化為熱量,供給心臟脾肺等器官使用。而身體的有害物質或者廢棄物會被血液,淋巴液吸收,再通過腎臟和皮膚排泄出去。
現在的很多斷食排毒法並不是完全不吃食物,只是不吃任何固體食物,他們往往服用果蔬汁,一天喝8杯的量。林海峰曾說過一個理論,果蔬汁連喝5——7天,一些慢性病都可以治好,連喝10天,連癌症都可以治,這輩子就不容易再生病。
這種理論說法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人體處理體內的廢棄物和有害物質的器官是肝臟和腎臟,只要這幾個器官功能正常,就可以正常排毒。如果肝臟和腎臟功能出現異常或者服用了有毒物質,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系統治療,斷食排毒是無法發揮任何作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耽誤病情。
有些人突然碰到血脂升高血糖增長等異常現象,是由身體新陳代謝能力下降造成的,這種情況使用斷食排毒法也無法解決。所以,斷食排毒法並不會發揮什麼大的效果,遇到身體不適還是需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2、長期吃素對身體好?
許多人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吃素對身體好,長期吃素對皮膚好,不吃葷食最好。因此有人長期吃素,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些問題,許多營養物質是從素食中無法獲取的。長期只吃素會造成動物蛋白質攝入不足,有些人會通過補充豆類食物補充植物蛋白質,但是兩者的吸收和利用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人體內蛋白質缺乏時,會連帶體內其他營養元素失衡,引起人體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貧血等問題。所以,飲食上面還是需要葷素搭配,保持人體的營養均衡,減少生病的可能性。
3、不吃米飯可以養生?
有人傳出這樣的說法,吃米飯白面是患上疾病的關鍵。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會為了減肥而少吃飯,但是不吃飯的人十分少見。有句俗語說過,人是鐵飯是鋼。五穀雜糧是人體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不吃米飯麵食不僅無法達到養生的目的,還會引起一系列問題例如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低血糖、掉頭髮等情況。即使是在減肥或者控制體重期間,每天也應該吃150克米飯,維持身體的狀況。
4、飯後立馬吃水果,促消化?
有些養生理論裡面常說,飯後吃水果特別好,有利於消化。這一點總體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一般人存在一個極大的誤區,吃水果的最佳時候應該是在飯前一小時,飯後一到三小時是最合適的。
也就是說,飯後立馬吃水果是錯誤的,如果在吃完飯之後,立馬吃水果,水果中的有機酸會和食物中的其他礦物質結合,反而會影響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水果含有果膠,會產生吸收水分,增加胃腸內食物濕潤程度的作用,反而會加重胃的負擔。
有許多專家強調,飯前一小時吃水果是效果最好的時候。因為水果屬於生吃食品,吃完生食再吃熟食,人體內不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能力,飯後吃水果則無此種保護作用。
此外,飯前吃水果可以防止吃飯時超量導致肥胖,組織脂肪在體內囤積。但是需要注意,許多水果不適合空腹吃例如香蕉等。如果是在飯後立馬吃水果,水果中的果糖可能無法及時進入腸道,在胃中產生有機酸,導致腹瀉。因此,飯後應該過一小時之後才能吃水果。
5、排便清毒,對身體好?
一般情況下,人體排毒的方式有三種:大便、小便、出汗。正常人排便的頻率在一天一到兩次或者兩天排便一次,如果每天排便的次數超過三次及以上。那麼需要引起注意了,人體的腸道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髒,不需要通過過度排便來清毒,如果腸道太乾淨,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危害例如脾胃虛寒等。
人體內的細菌有好有壞,腸道中好的細菌能夠保護腸道。經常清理腸道,會破壞腸道菌群,給了有害細菌進入腸道的機會,破壞腸道本身的健康,甚至會出現連帶反應,破壞其他地方的器官組織,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有些人因為時常出現便秘,會使用各種方法清腸,減少便秘的發生。但是,過度清腸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便秘發生的更頻繁。
二、這麼多「偽養生」知識,你看過幾個?
1、早上空腹喝鹽水
早上空腹喝鹽水對排毒殺菌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對人體來說,也是一種冒險。早上是人體血壓升高的一個高峰,空腹喝鹽水會讓人體血壓升高,尤其對於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不宜早上空腹喝鹽水。此外,糖尿病患者和胃病患者也不宜喝鹽水。
早上空腹喝鹽水的習慣弊端十分多,淡鹽水容易導致人體出現脫水情況,空腹喝鹽水增加了體內的鹽分,加重高滲性脫水,讓人口乾。如果在飯後喝一點淡鹽水是可以促進身體代謝的,相對於空腹,更為保險。
2、銀杏葉泡茶降壓
銀杏葉作為一種傳統藥材,在中醫學裡,常常用來和其他藥材一起配藥,用來治療心悸和冠心病等疾病,還具有活血化瘀、平喘、斂肺、降壓降脂等功效。但是銀杏葉也含有白果酸等有毒成分。
直接用銀杏葉泡茶喝,可能會產生噁心、食欲不振、頭暈等中毒現象。銀杏葉泡茶要避免長期喝,否則,不僅無法發揮其降壓效果,還可能會增加腦出血發生的幾率。
3、骨頭湯大補鈣
民間俗話常說,吃哪補哪,吃骨頭補骨頭。但是人們忽略了一點,骨頭湯的補鈣效果並不好,其中的含鈣量並不高,將一斤骨頭煮成湯,其中的含鈣量僅有182毫克,一個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800毫克鈣,僅靠骨頭湯遠遠達不到人體的需求量。
許多骨頭裡是紅骨髓、黃骨髓,大部分骨髓里都是脂肪,骨頭湯會把其中的脂肪全熬出來。想要通過骨頭湯補充鈣,治療骨質疏鬆,其作用微乎其微,不如多喝一點牛奶和豆漿等食物的效果更好。
三、養生的歧途這麼多,養生之道應該如何進行?
1、清晨起來後,一定要進行三件事。
睡醒後,不要著急起床,先靜臥幾分鐘,先左側臥,再右側臥,最後仰臥,其間共伸3次懶腰,使關節充分舒展。起床之後,進行10次深呼吸,進行放鬆。然後走出家門,繼續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起床之後,人們的眼睛往往處於迷糊狀態,這個時候適合眺望遠方,運動迷糊中的雙眼,保證眼睛的清爽。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將前一天體內的毒素排出,並養成這個習慣,保持一天的通暢。
2、堅持6個日常生活習慣
飲食方面要堅持少鹽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藥多食,行為上面要保證少睡多行、少憂多眠。高鹽高油食物往往不利於人體健康,夜晚的睡眠也是尤其重要,晚上缺乏睡眠,白天無論怎麼休息都是無法補充回來的。
日常要保證多動,一天多次梳頭髮活絡經脈,就算不能到戶外鍛鍊,也要時常活動筋骨,伸展四肢。
3、注重小細節
近幾年,世界上各種病症已經逐漸年輕化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這些問題都與鍛鍊有關,現在只有小部分年輕人一直堅持鍛鍊。所以,青年人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按時鍛鍊,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生活中要保持經常飲水的習慣,一個人如果是覺得口渴,那麼他體內已經嚴重缺水了,這個時候再補充水分其實已經有點晚了。另外,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各種疾病的風險相對於沒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更低,所以,按時飲水非常重要。
許多人除非是單位或者國家安排體檢,否則少有人經常體檢。許多人都因為沒有按時體檢的習慣,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在每年的健康查體中,醫院經常發現許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如果僅僅依靠病人的自我感知,是無法判斷是否身患疾病,因此要堅持體檢,保證自己的健康安全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是沒有時間吃飯,但是更多的是不餓不吃飯。沒有按時吃飯很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也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所以,養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按時吃飯。
總結
養生這一詞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里,就有系統的養生之道。而在西學裡,對於養生也是十分關注。儘管中醫學和西醫學大有不同,可是兩者都總結了一點,必須充分結合理論與現實依據。
世界上沒有天上免費掉餡餅的事情,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養生方面,養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沒有任何捷徑。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理論,基本上都是偽養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5d4c00360f1f04d285dc960e2f8fd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