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Gorov輕機槍,一個彈匣就啞火3次,還是大盤雞好用

2022-08-09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二戰蘇聯Gorov輕機槍,一個彈匣就啞火3次,還是大盤雞好用

當二戰爆發之時,蘇聯雖然積極備戰,但是蘇軍的輕武器整體水平確實與德軍相比有所差距,在輕機槍方面蘇軍仍然以1926年定型的DP-28大盤機(遊戲玩家給的綽號)為主,該槍雖說也堪使用,但是性能方面與德軍主力輕機槍還是稍顯不足,因此蘇聯展開的輕武器研製計劃就包括了輕機槍,Gorov輕機槍就是其中一款。

Gorov實驗輕機槍

這款實驗性質的輕機槍由F.E. 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一位名叫E. Gorov的少校設計,他於1942年初步完成設計,並且在大戰緊張之時交與有關部門進行測試工作。

該槍雖然是新設計的,不過借鑑了芬蘭拉蒂M26輕機槍,以及蘇軍自身SVT-40步槍的一些技術。槍枝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射手可調節前方的螺絲結構改變導氣量,從而調節射速,最大射速在800~850發每分鐘左右。

Gorov實驗輕機槍

槍枝使用的子彈為現成的7.62×54毫米底緣彈,槍管長度505毫米,槍口處有帶泄氣孔的喇叭狀消焰器,有效射程和DP-28差不多,不過機槍的供彈具並非彈盤,而是採用頂部彈匣,遺憾的是當時蘇聯還沒有設計大容量機槍彈匣的經驗(只有10發步槍彈匣的設計經驗),因此Gorov少校用拉蒂M26輕機槍彈匣修改而來。

槍枝的導氣往複式等結構則是借鑑了SVT-40步槍,這為槍枝的持續自動射擊埋下了隱患,好處是採用半自動射擊模式時可靠性高。

Gorov實驗輕機槍

為了適應不同的射擊需求,槍枝有兩種腳架安置方式,一種在靠近槍口處,另一種在靠近彈匣插口槍段位置,這種設計允許士兵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如車載、野戰、工事布防等實際情況調整射擊姿態。

槍托也有兩種可選,一種是木質不可摺疊式,主要供應給地面常規部隊使用,另一種金屬可摺疊式則供應給空降部隊。

Gorov實驗輕機槍

在製造工藝方面,該槍大量採用衝壓工藝,以便於戰時大量生產,這一點倒是很符合當時蘇聯的實際需求。可以說該槍儘量使用現成的工藝和技術進行打造,既方便生產也利於士兵快速上手,想法很好但是實際效果卻並不好。

在測試中,該槍各項性能均很優秀,射擊精度也足夠高,唯獨連發射擊是個大問題,在測試中打完一個25發的彈匣居然啞火3次,究其原因主要是彈藥入膛後因為摩擦力等原因,撞針沒有足夠的力量撞擊底火,又因為底緣彈的特性,如果要修改那就是大改,無異於重新設計槍枝。

Gorov實驗輕機槍

Gorov輕機槍只經過短暫的測試就沒有下文了,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大戰中的蘇聯迫切需要合格的武器,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緩慢的研製、完善Gorov機槍,尤其是局勢緊張的1942年;另一方面Gorov輕機槍就算解決連續射擊可靠性的問題,充其量也不過是和zb26這樣的輕機槍水平相似,對於蘇軍輕武器的更新換代意義不大,倒不如讓DP-28「大盤雞」將就著用。

Gorov實驗輕機槍

在二戰中,各國都看到了德式通用機槍的好處,在二戰後期幾乎都放棄了二戰前形成的輕重機槍範疇,開始向通用機槍概念靠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eebc4316f62ea1a777c880954c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