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內怒言引爭議 教師壓力需關注

2024-10-16     錢江晚報

10月14日,多張群聊截圖顯示,一個有88名群成員的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初中班級群里,「班主任徐某某老師」情緒崩潰大發脾氣,發布了多條情緒化言論,讓所有人「滾遠點」。

從這位老師的履歷看,她畢業於國內知名師範高校,曾獲得「優秀個人」稱號、國家級獎學金以及多個大賽的一等獎等獎項,從事工作多年,是位非常優秀的老師。是什麼讓這樣一位老師情緒失控?

眼下除了幫助她冷靜下來,同時應儘快查明事發原因。我們可以從事情的來龍去脈中,看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以檢視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現在網上各種聲音都有,有指責老師的,認為她不管什麼原因都不應該在班級群里罵人。也有同情老師的,認為老師工作壓力大,教學任務重,而且初中孩子的自理和自律能力還比較差,老師要承擔的責任更重一些。

老師是個對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心智還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不具備耐心和愛心的人應該遠離這個職業,把它當成一份簡單生計的人也不適合。既然當了老師,就要有這樣的認知和覺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尊重學生尊重家長,愛護學生愛護班集體,就這一點來說,當事老師顯然是做錯了。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問題的另一面,老師不好當,班主任更不好當,升學的壓力、考核的壓力以及各種事務性工作都落在班主任身上,超負荷運轉已是班主任的常態,同時還面臨來自家庭、社會的各種各樣問題。老師是人不是神,當她一個人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難題,感覺孤立無助時,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老師當然需要加強自身修養,但我們在討論職業道德時,不能對老師的工作生活境況視若無睹。事實上,社會上確實存在一種偏見,認為孩子沒學好就該問老師的不是,將自己對教育孩子的焦慮向老師身上傳導。有些家長把正常的懲戒教育當成老師故意為難孩子;有些家長放大了學校的責任,孩子有點磕磕碰碰,就怪罪於學校和老師,弄得教育活動束手束腳,這些其實都不利於健康教育環境的營造。

需要給老師減減負,為教育創造一種寬鬆的氛圍。在辦學過程中,尤其需要關注老師的身心健康,多給他們作情緒疏導,減輕他們的壓力,從而讓「園丁」快樂地投入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d982d632ec866139ef2c70d1d4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