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利潤到底有多大?

2023-02-13     戲說金融

原標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利潤到底有多大?

1989年,24歲的J.K.羅琳開始動筆構思《哈利·波特》這一魔幻文學作品的時候,她純粹是出於個人寫作愛好。當1997年6月,她正式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時候,從沒想過它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書籍(至今為止依然是),更沒想到這一系列小說給她帶來了世界級的影響力和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

這非常直白地印證了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書中自有黃金屋。

截至2013年5月,「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已經被翻譯成73種語言,共賣出了超過5億本。根據彭博數據的統計,這5億本的銷售金額大約為80億美元。按照歐美國家行規,羅琳可以從每本書籍中獲得售價15%的版權費。也就是說,僅僅買書的版權收入,在2013年的時候,羅琳就拿了12億美元。

不過,在這塊巨型蛋糕上,獲利最多的並非原創作者羅琳,而是財大氣粗且具有強烈市場敏感性的全球電影和電視娛樂製作公司巨頭華納兄弟。

美國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把這7集小說改拍成8部電影,前6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上下兩部。不出所料也不負眾望,哈利·波特電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沒有之一,78億美元的總票房讓其他電影望塵莫及,無法超越。

而根據華納兄弟公布的財報顯示,這一系列8部電影的總製作成本只有11.7億美元(其中特效和演員薪酬占了80%)。也就是說,票房減去製作成本,還有66.3億美元的利潤空間,利潤率高達567%。

當然,華納兄弟不可能可以賺這麼多,因為電影票房的大頭不是發行方拿,而是電影院。一般來說,電影院至少拿了一半。那麼,流入華納兄弟口袋的則不到39億美元,再扣除稅費和製作費用和宣發費用等等,剩下的估計也就賺個20億美元出頭。不過,即使這樣,華納兄弟的這筆投資,利潤率還是會高達200%左右,屬於極度成功的買賣。

那麼,在這一項目中,《哈利·波特》系列的哪一部最賺錢呢?靠著獲得《哈利·波特》英國發行權而一夜成名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公司給出了一下數據統計圖:

該圖表中黃色部分為電影發行方的製作預算,暗紅色部分為電影票房。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製作預算為1.5億美元,票房為10.1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673%。

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的製作預算為1.4億美元,票房為9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642%。

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製作預算為1.5億美元,票房為7.8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520%。

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製作預算為1.6億美元,票房為8.8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550%。

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製作預算為1.6億美元,票房為9.1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569%。

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製作預算為2.3億美元,票房為9.1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396%。

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的製作預算為1.9億美元,票房為9.8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467%。

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製作預算為1.5億美元,票房為13.5億美元,票房與製作成本比例為900%。

很明顯,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由於有「收官之作」的噱頭加持,在著作成本較低的情況下,獲得了最高的票房,因此該部給華納兄弟帶來的利潤率最大。而利潤率最小的則是大結局之前的兩部,製作成本較高,但票房並沒有帶來相應的上漲,這或許和大眾的審美疲勞有一定關係。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帶給華納兄弟的純利潤大約有20億美元左右,那麼作為作者的羅琳能從中獲得多少版權費呢?布魯姆斯伯里出版公司給出的預估值是6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書籍出版和電影版權總共給羅琳帶來的收入約18億美元。

從這點來看,收益不如華納兄弟,不過近幾年這一情況發生了改變,因為羅琳又有額外的版權收入渠道了。「哈利·波特」的手游系列的問世和有聲作品版權出售,讓羅琳的收入在《哈利·波特》這一系列文化產品上出現了超越華納兄弟的可能。

從動筆構思到終結篇完成,羅琳用了將近18年的時間,看起來這是一個極度漫長而辛苦的過程。但如果轉化成收入,羅琳在這18年中,平均每年有超過1億美元的財富入帳,這樣的辛苦估計99%的人都願意付出。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c7be3e75a39724ad962d0fd7eb0b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