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酒吧街,下一站見」

2023-02-07     燃財經

原標題:「三里屯酒吧街,下一站見」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蘇 琛 曹 楊

編輯 | 曹 楊

「三里屯酒吧街」,一個不只是喝酒的地方,也是北京酒吧文化的縮影。

在百度搜索「三里屯酒吧街」,「旅遊風景名勝·北京」「三里屯酒吧街旅遊攻略指南」等相關結果,緊跟在「三里屯酒吧街最新相關消息」的下面。事實上,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北路東側,工人體育場東,以酒吧眾多和特色而出名的「三里屯酒吧街」,早已成為了北京的「景點」之一,更承載了太多人的青春。

只不過隨著2023年1月30日晚,「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即將關停」的消息在各大媒體頭條刷屏之後,一代人青春記憶也就此畫上了句號。消息顯示,「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各商戶將於1月31日前清空並搬離房屋。」而事實上,早在2022年12月25日,一則限期騰退房屋的告知書就已經送到了酒吧街各個老闆們的手上。

來源/燃次元截圖

儘管1月31日,三里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對此的回應為,「酒吧街即將啟動建築物隱患消除工程,未來將繼續保留酒吧街品牌。」但卻難以消除酒吧經營者們的這份不舍和回憶。

「時間過得很快,從1994年到現在,也想過有一天我會不幹,但從來沒有想過是這個狀態離開三里屯。」作為第一批騰退的「Swing 58」酒吧經營者胡聰倫在接受中新視頻採訪時表示,「有一些無奈,但如果這是順應時代潮流、順應大勢所趨,那我能做的,就是支持。」

而胡聰倫,也只是這條街上,眾多依依不捨的老闆之一。

阿勝在這條酒吧街上開了一家精釀啤酒吧。經歷了3年疫情之後,阿勝算是同一時期做酒吧生意的朋友中,為數不多撐到現在的人之一。

「十幾年前和朋友合開了這家精釀啤酒吧,那時候這條街燈紅酒綠,人來人往,每逢周五必定是滿座狀態。」阿勝告訴燃次元,因為酒吧旁邊就是太古里,所以除去本地的朋友來消費之外,很多來北京的遊客也會絡繹不絕地來酒吧坐坐,「根本不會擔心空場。」

「從酒吧街最鼎盛時期的燈紅酒綠,到慢慢口碑變差,再到因疫情影響歷經『蕭條』,我也算是見證了酒吧街的『興衰』。」談及關停及未來的計劃,阿勝直言,十幾年的「相處」,肯定會有很多不舍,「這裡不僅是我生意開始的地方,更是我青春美好回憶和成長的見證。但既然必須要關,就當給自己放個假,我準備先回歸家庭,也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

而那些和三里屯再見的人,並未真正離開,在下一站,仍將再見。

01

那些來不及說再見的人

燃次元在酒吧街正式關停後的第二天下午,再次來到了這條街。隨著三里屯酒吧街中的酒吧逐步被清退,往日繁華喧囂的景象變得安靜了,取而代之的是搬家公司、拆卸桌椅的聲音。

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拍照留念的遠多於走進酒吧消費的。大概走到酒吧街的一半時,天色已經漸暗,燃次元看到,在僅有的幾家還在營業的酒吧中,也不過坐了3、5位消費者。燃次元與其中一位已經酒過三巡的消費者華子聊了聊。

華子告訴燃次元,第一次「接觸」酒吧街是在2005年。「那時我大學畢業,第一次來北京。本以為憑藉985的文憑找工作並不難,卻沒想到,整整在北京待了3個月,最後為『五斗米折了腰』,便在朋友的陪同下,來到了這裡『接受現實』。」

後來,經歷了社會洗禮的華子,找到了更為適合自己的工作,「可能因為這裡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放鬆,所以後來每每工作比較煩惱,我就會約著和朋友一起來玩。」華子回憶道,彼時酒吧的裝修還是迪斯科燈球和花花綠綠的射燈,「雖然和現在的裝修完全不能比,但在當時已經算是洋氣了。」

「和現在整齊的酒吧街不同,那會兒酒吧街周邊的環境真的是『髒亂差』。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路邊各種『小髒攤』,烤冷麵、炸串、臭豆腐,但也煙火氣十足。

和上述幾位消費者一樣,當天來到三里屯酒吧街的大部分消費者,或許都是來和它告別的。

在即將走到這條街的盡頭時,燃次元碰到了一位衣著年輕、正在給酒吧拍照的女士。據女士回憶,酒吧街最早的雛形其實是由各行各業組成的,「比如酒吧街、服裝街、汽配街,但慢慢地,服裝街和汽配街先後沒了,酒吧街也就越來越具有代表性。」

該女士表示,這條街承載了太多人的青春記憶,「我是北京土著,毫不誇張地說,在剛剛工作的前3-5年,這條街就是我和朋友們每周五的必來之地。」

來源/燃次元拍攝

談到即將關停的酒吧街,從事酒吧行業15餘年的Jason略顯平靜地表示,其實這三年干酒吧的人,都沒怎麼賺到錢,基本都在吃老本。在接到此次關停的通知之前,身邊很多店鋪都已經紛紛關店。

「每天睜眼都是房租、人員成本,我也想過要不直接說『再見』算了。但想想十幾年的熱愛,我便在最困難的時候,開了後備箱集市,街邊調酒。能賺多少是多少。」

來源/Jason供圖

「只是沒想到,終於熬過來疫情,卻沒熬過關掉這家店。」Jason表示,從北京市五道口到工體再到酒吧街,酒吧文化似乎早已烙印在自己的身上。

02

從愛好到事業

Jason2007年從台灣來到內地。「當時包括北京在內,其實酒吧、夜店等娛樂方式,不管是從出品、舞美還是音樂,都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Jason表示,自己當時想要干酒吧這行,純屬是出於社交屬性,「那個時間段,對酒吧文化的認識還停留在玩樂心態,每天出入各種酒吧。」

但後來,從一名小小的調酒師做到負責整個店面的運營後,酒吧Jason來說,早已不是放鬆娛樂的場所,而是一種熱愛。「當它變成工作後,我發現自己身上多了份責任感、團隊感。在有了自己的門店後,大到店面裝修,小到一個小小的物料,到想要親自上陣。」

和Jason一樣,被酒吧文化深深吸引,並把其從愛好變成事業的還有老六。

「我自己愛喝酒,也總會去酒吧,久而久之,身邊就有了很多做酒吧生意的朋友。」老六告訴燃次元,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提到,「要不要一起開個酒吧」時,自己毫不猶豫地就同意了。

2018年4月1日,老六的酒吧在「三里屯酒吧街」沿線開張了。

老六告訴燃次元,酒吧在運營的第一年業績還是不錯的。「雖然不是在最核心的地段,但我們酒吧的裝修和產品,都還不錯。100多平米的店面,每逢周末基本都是座無虛席。」

但老六也直言,與酒吧給人輕鬆的氛圍相比,經營一家酒吧並非易事。

首先是產品,也就是酒。一般酒吧的酒單上分為經典、特調、本店特調三個分類,粗來算下來僅雞尾酒就需要有40-60款。

「但要想持續吸引消費者,酒單更新是必須的。我們店當時是每個季度更新一次酒單,每一次更新,酒單里會留下2-3款經典的酒。」老六談到,酒,作為酒吧的產品,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所以一家酒吧必須在酒單上的創新,包括口味創新、裝飾創新、器皿創新等。

老六補充道,產品之外,氛圍也是吸引消費者因素之一。「氛圍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酒吧本身的環境氛圍,另一種則是每逢節假日酒吧通過活動營造出的那種節日氛圍。」

老六表示,酒吧本身的環境,是裝修的時候就定好的,也就是基調。這一方面和酒吧老闆的個人喜好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開酒吧之前,做好前期調研。

「難點在於活動氛圍,也就是活動策劃。這個又氛圍日常活動策劃,如常規的『女士之夜』,以及特殊日期的活動策劃,比如七夕、萬聖節、聖誕節等。一般一個節假日的活動策劃,需要提前2周去準備,包括服務人員的服飾、酒吧裝飾、跟酒的配飾以及活動獎品等。」

圖/老六酒吧聖誕節及日常文化衫 來源/老六供圖

從事酒吧品牌9年的石頭對老六口中的「策劃難」深有同感。

「其實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酒吧蹦蹦跳跳時,看到燈紅酒綠的場所和氛圍,便想要去從事與其相關的工作。」石頭回憶,但當它真的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時,似乎完全不一樣了。

一場派對,從敲定嘉賓到設計海報文案,再到宣發、舞台、門票售價,最後是特調、卡座抵消等,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各個部門一起配合,「每天要干很多事情,甚至曾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過。」

儘管很累,但石頭也坦言,與大多人眼中酒吧只是放鬆的場合不同,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很大。「首先是性格上,不再像之前那麼浮躁,相反,會檢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也是基於這樣的工作態度,我在活動策划上面的專業度,有了顯著提升。」

「記得辦得最好的一次活動,當天營業額流水高達60萬,當然這都是辛苦換來的。」回憶起和酒吧的點點滴滴,石頭感慨頗多,「所以,即使疫情期間很難,但我也還是在堅持。」

03

不說再見

酒吧也給老六帶來了很多,而最直觀的就是收入,「一天將一個月的房租賺出來也時有發生。」談到彼時經營最好的時候,老六淡淡地笑了笑。

「只是好景不長,一年後,因為房租到期,房東不續租等原因,我們的酒吧不得不換了位置。」老六告訴燃次元,新店的位置雖然不如之前,但面積卻大了很多,房租也因此增高了,但客流量卻越來越少。

2019年8月,酒吧「搬家」4個月後,老六就不得不因為房租、人力成本等經濟壓力,關閉了酒吧。「其實除了位置,新店裝修缺乏個性也是導致人流量較少的原因。」談起酒吧生意走向衰落的原因,老六總結道,第一家店的時候,更強調情懷,到了第二家店,就更像一門生意。

但因為對酒吧行業的熱愛,即使關閉了酒吧,老六也並沒有真正離開,而是成為了一名調酒師。再後來,2021年,受疫情影響,老六再次從酒吧離開。但聽到三里屯酒吧街即將關閉的消息時,身為曾經的「酒吧人」,老六還是有些許的唏噓,「瞬間覺得時間仿佛都靜止了,就好比最後一片和北漂青春的記憶還是被連根拔起了。」

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暫時離開酒吧行業,還有做了十幾年DJ的阿智。

阿智表示,之所以選擇在酒吧做DJ,初心一定是對音樂的喜歡,「如果說酒吧是一種氛圍,那麼音樂絕對是整個酒吧的靈魂支撐。」

之後,隨著酒吧行業的內卷,以及自己對音樂的較真兒,讓阿智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反反覆復打磨就是為了帶來最好的演出,看到舞池裡擠滿人,那說明我的努力沒白費。」

後來,因為疫情的原因,阿智身邊很多同事都失業了,自己也不得不暫停了「打碟」,「很幸運,我之前除了『打碟』,還有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會教教學生。後來不做DJ的那兩年,我在家會偶爾開開直播,算個保底。」

來源/阿智供圖

「現在好了,終於等來春天了,所有我也在慢慢回歸DJ生活。」阿智調侃道,離開是不可能離開了,骨子裡都是音樂和DJ。

「不離開」,似乎是酒吧行業無需多言的秘密。

Jason笑著告訴燃次元,「2月中旬吧,就要飛三亞了,對,新店馬上又要開業了。」

胡聰倫也在接受中新視頻採訪時提到,「三里屯的這段記憶就先停在這裡,接下來會選一個新的地方,繼續把酒吧做下去。」

*題圖來源於燃次元拍攝。

*文中阿勝、石頭、老六、Jason、阿智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708499e42f6ba677a7f6158e351c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