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發現8億公里外的新彗星,新疆天文台發現重達千萬噸的小行星

2023-08-11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台發現8億公里外的新彗星,新疆天文台發現重達千萬噸的小行星

大名鼎鼎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在今年1月份發現了一顆新彗星,目前正在朝著近日點運行,光度越來越亮,預估明年9月份將成為肉眼可見的彗星。

這顆彗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月9日首次發現,後由南非ATLAS計劃辨析發現存在彗星特徵,之後美國帕洛瑪ZTF望遠鏡根據觀測資料確認為一顆彗星。於是國際小行星中心於今年3月份將這顆彗星命名為「紫金山-阿特拉斯(C/2023 A3,Tsuchinshan-ATLAS)「彗星」。

這顆彗星的軌道傾角約139度,是一顆逆行軌道彗星,軌道周期長達61751年。紫金山天文台發現它的時候,其遠在9億公里外,也說明這顆彗星的體積和彗尾相當大,根據軌道及其速度推算,這個彗星將於2024年8月穿過地球軌道。到2024年9月底到達水星軌道附近,屆時這顆彗星的亮度將增加到人眼可直接觀測的程度。

觀察到新的星體對紫金山天文台來說也是司空見慣了,我國最早發現的兩顆彗星「紫金山1號」(62P/Tsuchinshan 1)和「紫金山2號」(60P/Tsuchinshan 2)就是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兩顆彗星都發現於1965年1月份,距今已近60年。

去年的時候紫金山天文台還發現了兩顆近地小行星,分別是2022 OS1和2022 ON1。

今年2月底,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也有關於小行星的新發現,其南山站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NOWT)首次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通告授予臨時編號2023 DB2予以確認。

近地小行星是軌道距離地球軌道較近的一類小行星,其與太陽最近距離不超過2億千米,運行過程中很可能從地球附近掠過,因此被視為對地球生態環境具有極大安全威脅的小天體,所以也是天文學家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新疆天文台觀測到的2023 DB2小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06年,絕對星等為21.76等,直徑大約200米。

一個直徑大約200米的岩質圓球的質量是相當大的,若以地球的密度來算其質量,其重量將高達2000多萬噸,即使密度只有地球的一半,也在一千萬噸以上,如果撞擊到地球上的話,破壞力要遠遠超過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該事件的衝擊波曾摧毀上千平方公里的樹林,而造成這一事件的小行星的直徑大約為65米。可見新疆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的大小要在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小行星的10倍以上。

每年沉降52毫米!全球地面沉降最大城市是天津市,何以下沉這麼快

平原地震烈度公布:最高烈度7級,屬陵冠斷裂活動,震中在北侯莊

天文學家哥白尼一生未能看到水星,您比他幸運的機會來了

比印度晚發射27天的俄探測器將更早登月,不但是火箭強探測器也強

平原地震是陵冠小斷裂上整出的大動靜,會激發周邊大斷裂帶地震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11a50d99b39a015c8846e29179a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