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評丨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何強調向「綠」而行?

2024-08-14     羊城派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從去年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今年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國生態日的主題始終聚焦綠色發展,且更為突出「全面」兩個字,為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底色。

無獨有偶,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從中央層面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了系統性部署。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到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也進入攻堅期。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就是要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

廣東在這方面有何優勢?近年來,廣東把「綠美」繡入發展藍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以保護中華白海豚為例,我國先後設立了7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其中6個在廣東;超過200頭的種群只有2個,都在廣東。在繁忙的珠江口,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超級工程曾多次調整建造方案,只為減少對海洋環境和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的影響。可以說,中華白海豚活潑靈動的身影背後,正是持續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鮮明態度,也是廣東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充足底氣。

生態優勢也是發展優勢。2022年,在粵港澳三地首次聯手召開的全球招商大會上,廣東把生態環境當作招商「賣點」,向全球客商隆重推介,這在全國招商熱潮中並不多見。近年來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布局發展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等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發力,意在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意見》特彆強調,「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首次提出「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粵港澳大灣區本身創新資源多、產業基礎好,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綠色低碳產業相對集聚。接下來,要通過強化支撐綠色轉型的科技創新、政策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繼續把積累的優勢做大做強,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對於廣東來說,這是工作部署,更是使命擔當。眼下,在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機遇浪潮中,廣東向「綠」而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文丨李妹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21e8cd1371a6967a27e93af342620d3.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