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保健報訊:他不是名人,卻讓所有的患兒家長牢記了他的另一個名字鄧大夫。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兒科醫生,卻始終堅守著「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宗旨。一張總是洋溢著熱情的親切笑臉,一個總是嚴謹、乾淨利落的忙碌身影——這就是大家眼中的師從「兒科聖手」午雪嶠教授的鄧海林醫生。患兒家屬說,「找鄧大夫看病,像吃了定心丸。」
鄧海林、中醫主治醫師、西安市雁塔區鄧海林診所負責人。診所地處西安市雁塔區春臨三路中海凱旋門商業街口。從醫2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對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之重症肺炎、哮喘、慢性咳嗽以及兒童消化系統疾病之消化不良、厭食症、慢性腹痛、急慢性腹瀉等經驗獨到。每天都有家長抱著孩子老找他看病,每年開出的處方單累積起來可裝滿幾麻袋。他是「媽媽圈」中口口相傳的「兒科聖手」。
「我們是從翠華路過來的,孩子體質不好,經常咳嗽吃了好久的藥,一直不好,朋友介紹說鄧大夫看得特別好,就趕緊帶孩子來看看。」患兒琪琪的爸爸說:「聽別人說鄧大夫水平高,而且每次開藥也不貴,還特別有效,別人二三百多塊錢看的病他不到一百塊塊錢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特意來找她看。」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因此慕名來找鄧大夫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四歲的軒軒家住曲江大華小區,一到春秋季節就經常咳嗽,並且持續時間很長,反反覆復,家長很是頭疼,曾經在大醫院連續治療兩個多月,效果不佳,有時還容易氣喘,家裡各種噴劑隨時準備。後經人介紹找到鄧大夫,兩個療程中藥調理,徹底不咳嗽了。
「脾胃是為人體輸送營養和水液的『加工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加工廠』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不能正常運作,導致生濕生痰儲藏在肺,引發咳喘。對於容易感冒、反覆咳嗽的患兒,鄧海林建議,應在未發病之前進行適當的調理,通過補益脾氣,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肺氣的功能,防止疾病的發生,「中藥、膏方、貼敷、艾灸等都是臨床效果顯著的中醫藥特色療法。
讓孩子遠離抗生素,健康快樂成長,這是他的堅守信條。一個「純中醫」,鄧海林遵從「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之準則,以「花最少的錢得到最有效的醫治」為畢生追求,從不給病人開大檢查,絕不開大處方。充分利用中醫藥的「簡、便、廉」來方便患者,減輕患者的負擔。
兒科也是俗稱的啞科,很多孩子們看到白大褂就害怕,孩子們的反抗和哭鬧,不但加劇了家長們的焦慮,也使得診斷過程更加複雜和耗時。對待哭鬧的孩子,這時,鄧大夫常常採用自己的絕招,他會從桌子旁邊的小盒子裡面拿出美味的小零食來逗他們,也會做一些小動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面對只會哇哇哭叫的小患者,醫生除了認真向家長詢問病情、幫患兒做基礎檢查外,更需要比常人多一份耐心和細心。文\圖:劉輝 王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