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輝戰機,關鍵時刻掉鏈子,在阿聯面前出醜,丟了中東門票

2023-11-18     兵器觀世界

原標題:印度光輝戰機,關鍵時刻掉鏈子,在阿聯面前出醜,丟了中東門票

在中東炮火連天的時候,杜拜航空展正如火如荼地在阿聯召開,將近95個國家和地區,1400多家企業,出席了此次展會,此外還有180多架世界最先進的商用、私人以及軍用飛機亮相,對於各國來說,這是一個進入中東市場的好機會,然而印度卻在這個重要場合出了糗。

【杜拜航空展正在進行飛行表演】

據印媒報道,被印方寄予厚望的LCA光輝戰鬥機,在會展開始前,因為故障問題,被主辦方踢出了表演名單。這裡提到的LCA戰機,號稱是世界上體積最小、速度最快的超音速戰鬥機,印方稱之為「印度之光」,並經常將其與JF-17戰鬥機相提並論,該戰機由我國和巴基斯坦聯合製造,又被稱為梟龍戰鬥機。在此次會展之前,印媒還大言不慚地表示,印度將在此會場上,將與中方進行一場「引人注目的對峙」。

雖然印方嘴裡,把這款LCA光輝戰機吹得天花亂墜,但要拿它與我國戰機相比,差距實在有點兒大:首先從本土化率方面來看,光輝戰機本土化率只有50%左右,從其組成部分來說,更像是一款東拼西湊出來的的「拼裝版」戰機,其發動機來自於美國,飛彈部分來自俄羅斯和以色列,雷達部分由以色列友情支持,至於遠程精確制飛彈藥則是有阿聯負責研發的,說它是印度國產戰機,顯然有些太過勉強了。

【印度LCA光輝戰機】

而中巴聯合製造的梟龍戰機中,有將近42%左右的飛機零件,來自中國之手,剩餘的58%以及其組裝工作,則是在巴基斯坦完成的,需要提到的是,梟龍戰機上的發動機,是中方從俄羅斯購買的RD-93引擎,在購買該引擎時印度曾極力阻攔,不許中方將該引擎轉送巴基斯坦,但最終俄方還是開了「綠燈」。

其次從研製時間來看,印度於1983年啟動該戰機的研發,並放出大話稱該飛機要100%出自印度之手,還表示要在1996年實現首飛。然而印度自己研發了幾年之後,發現技術確實趕不上,只能灰溜溜地找來法國軍機製造商達索公司幫忙,上世紀50年代風靡國際的「幻影」系列戰機,就出自該公司之手。最終在2001年,LCA光輝戰機實現首飛,不過因為印度內部管理混亂,再加上各種政治因素,直到2016年光輝戰機才開始正式服役。

與印度的「30年磨一劍」不同,中巴戰機的研發速度非常驚人,1999年中方與巴基斯坦簽訂聯合開發協議,在2003年實現首次試飛,並在2007年由中方交付給巴基斯坦;2009年底,在中方的幫助下,巴基斯坦開始自己組裝生產JF-17,這也標誌著巴基斯坦成為了,繼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之後,少數有著完整研發,且能自制第三代戰機能力的國家。

【杜拜航空展上的梟龍戰機】

其三從性能來看,雖然已經服役了將近7年,但光輝戰機依舊無法大規模量產,目前印軍中的LCA光輝戰機,勉強只能拼湊稱一個中隊,而且其性能依舊沒有完善。據印媒報道稱,目前印度已經在計劃做「光輝戰機」第二代了,預期將在5年內做好生產準備。印方希望能在此次升級中,將戰機的本土化生產率提升到75%左右,然而印方的諸多裝備以及升級計劃,目前還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想要實現估計還要等到猴年馬月。

而梟龍戰機目前已經成為了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並且研發出了多個型號,據官方數據看,最新的梟龍3中配備有先進的AESA雷達、紅外搜索、以及IRST跟蹤系統,可以發射「霹靂-10」「霹靂-15」等飛彈,其戰鬥力與國際四代半戰鬥機標準不相上下

其四,從銷售量上看,目前印度的「光輝」戰機,還處在到處兜售的階段,在去年的新加坡航空展上,印度空軍特意用LCA光輝戰機進行表現,想打開東南亞市場,但結果不盡人意,如今印度又瞄準了杜拜航空展,顯然是想打入中東市場。

【印度戰鬥機趕超中國還需努力】

但相比較之下,中巴的梟龍戰機顯然更受歡迎,與其本身的高性能相比,梟龍的採購和維護成本,都是非常低的,其單機價格僅在3000萬美元左右,比同等性能的西方戰鬥機價格顯然要低很多,粗略統計,到2025年,出口到海外的梟龍戰機已經達到了185架。

為了蓋過JF-17的風頭,印度所謂的退役空軍元帥還特地發文抹黑梟龍,聲稱印度的LCA光輝戰機,才是當前國際上的最大黑馬。然而印度的牛還是吹破了,還沒等到航空展開始,印度的所謂「黑馬」就掉了鏈子,這種情況下,印度別說是想超越中國了,就是想敲開中東市場的大門,也夠嗆。希望印度明白,有時間抹黑別人,還不如多下功夫鑽研技術,光靠打嘴炮就想趕上中國,顯然是白日做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075b210c7e908df6881a2589f4218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