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洋(左一)和戰友們的合照。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時間:2020年3月24日
地點: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
記錄者:重慶市赴孝感支援醫療隊隊員、沙坪壩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子洋
時光如水,匆匆流逝,轉眼間來到湖北已經滿月。而我的抗疫時間也剛好60天。來時空寂的孝感,逐漸的恢復了生機,我倍感欣慰,也有些不舍。
這60天是「二多」的60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很多成雙成對的故事發生在這60天裡。
兩月抗疫共60天,兩次上央視,兩封請戰書,兩省市(重慶、湖北)抗疫,兩次臨危受命,兩父子(和父親)都曾為國請命,兩師徒(和導師)均奔赴湖北抗疫,全國第二重鎮孝感支援抗疫,第二故鄉孝感是抗疫主戰場,2020年到的第二個省,2020年第2月到湖北,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兩個院區抗疫,兩個院區第一批進紅區的人,所在醫院兩地抗疫第一批人員,每日兩包中藥預防方,兩季抗疫始於冬季閉於春季……孝感,有生以來住的第二長時間的城市……
這些「二」的後面是勇氣、是汗水、是淚水、亦或是家國情懷。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里,為了人民的平安健康,作為一名熱血男兒,我承擔了自己應盡的責任。
工作中的黃子洋。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孝感當地媒體曾經問到如下幾個問題:
最累的事:在重慶抗擊新冠肺炎,第一次坐發熱門診夜班,凌晨0點到9點,全副武裝的情況下,連續9個小時不能上廁所,不能進食,不能躺,不能動,不能大口呼吸。連續一個月的經歷讓這一切成了習慣。
印象最深的事:3月9日為了優化治療,整合抗疫,我們隊從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老院區轉戰到新院區,那天是我們隊來新院區之後第一次進紅區,我和我們副隊長曾鴻飛是一組,對於這塊新紅區是陌生的,但對於應該做的事情並不陌生。
我一如既往的拿著查房錶帶著核酸採集單,按著行進路線,走向病區的每個患者。前面查了好6個後,我來到了211房門前,跟往常一樣,輕敲房門三聲。
「請進」,裡面傳來的聲音略顯疲憊。我推開門進去後看到穿著羽絨服的中年男人,他彎著腰坐在床頭,一隻手托著低垂的頭。我剛要開口,他就說了一句「醫生,我這個病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好,再不好我就不想活了」。
黃子洋為患者採集核酸。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我停頓了幾秒後說,「方老師(化名),您好,您的病情從CT和血象還有症狀來說都比之前好多了,只是核酸有些反覆.......您要有信心!我來自重慶,千里之外的醫生,來就是專門給您治療的,我會一直陪著您,您的病情不好轉,我就不離開孝感」,聽到這裡,他眼含淚水向我訴說了他的苦衷。
原來方老師真的是一名老師,家中有個兒子念初中,老婆現在也病了在住院,由身體不好的丈母娘照顧著,年邁的父母在鄉下,因為疫情又不能來陪伴。他擔心兒子學習沒人輔導,擔心老婆病情加重,擔心身體不好的丈母娘累倒,擔心年邁的父母在鄉下出什麼事。
這一切像大山一樣無形的壓在了他的心裡,後來我和他交流起來,當然大多數時間我都在聽他訴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方老師由最開始的沮喪,逐漸變得有了期待和希望,心情好了不少,當我要離開的時候,他不停表示感謝。我也為他感到高興。
最想說的:2020年我為祖國拼過命,2020年我在重慶和孝感兩地抗疫,2020年終將是記入史冊的一年!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周盈/整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