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式的嘉航環保污水處理廠。
作為川東北第一座配套產業園區的地埋式、園林式污水處理設施,南充嘉航環保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突出地埋式、園林式兩大特色,聚焦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功能,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確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成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同時,高坪區積極主動對接,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嘉航環保將成為全省中小學生環保教育基地和全省環保科普教育基地。
突出地埋式園林式特點 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3月11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位於高坪區東順路的嘉航環保污水處理廠,花園式景觀讓人眼前一亮,地埋式建設污水處理廠,實現地下凈化、地上綠化、環境美化,讓綠色成為南充發展的底色和本色。
剛剛走進大門,記者就被眼前景觀所震撼,在嘉航環保園區內,記者看到碧綠的草坪、整齊的樹木、完備的休閒設施,仿佛置身於公園中。這些園林式綠化景觀設計,將自然園林景觀與原本單調的廠區融為一體,相當於披上一件「綠色外衣」,形成廠在林中、林在城中、廠城林相互融合的園林景觀,讓污水處理廠坐落在青山綠水間,充分彰顯現代城市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科學發展理念。
隨後,記者來到樓頂花園看到,樓頂花園採用綠色環保、廠區與自然相結合的設計理念,站在樓頂花園能深切感受到大自然氣息,完全感受不到臭味、噪聲等污染。獨立高壓配電房坐落於此,廠區所有供電均從高壓配電房送出。
「在我們兩側可以看到周邊護坡的零星綠化植物,主要有三角梅、迎春花、爬山虎等。」嘉航環保污水處理廠廠長吳海清說,在2年內,護坡將披上一層「綠色外衣」,到時與樓頂花園將更加相得益彰。
吳海清告訴記者,南充嘉航環保南充航空港污水處理廠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理環境優越,占地約40畝,概算總投資2.42億元,於2019年底完成建設並正式投入運行。
據吳海清介紹,廠區為地埋式設計,分為地下三層,總面積為2.7萬平方米。其中,負一層占地約1.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等;負二層占地約1.2萬平方米,污水凈化過程就主要在此;負三層占地約5000平方米,是事故調節池和沉澱池。
「地埋式設計改變了我們傳統印象中污水處理廠的樣子,採取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改善周邊環境,讓外界完全覺得這就是一座公園。」吳海清說。
據了解,2017年以來,高坪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中省市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決策部署,著力補齊生態環保短板,以提升園區定位、改善投資環境、助力產業發展為目的,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綜合治理工作。
「南充嘉航環保就是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範。」吳海清說,嘉航環保將成為全省中小學生環保教育基地和全省環保科普教育基地。
污水處理能力強 服務人口將超15萬人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嘉航環保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對園區污水100%收集、100%處理、100%達標。全面運行後,日處理污水將達2萬噸/天,服務人口超15萬人。
廠房大廳展示了污水處理前後的樣品,記者發現,處理後的水樣本遠遠比處理前的水清晰得多。
記者來到中央控制室看到,牆面有一面大螢幕,通過螢幕監控畫面可以看到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態,包括進水格柵、事故池提升泵、生化系統、平流沉澱池、轉盤濾池、出水口等畫面。工人們只需通過簡單操作,就能完全對各個環節進行精準控制。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其中一個畫面中的環節出現異常,中央控制室就會報警,隨後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相關處理,該系統科學可靠,報警處理也非常及時。
據吳海清介紹,目前一期廠房完全投入使用,二期廠房正在進行設備機器安裝。
「目前,服務人口5萬多人,服務企業超500家,服務面積9.9平方公里,可100%滿足航空港工業園生產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吳海清表示,設備全面運行後,服務人口將達15萬多人,服務企業超800家,服務面積達20平方公里,並還可以進一步滿足南充現代物流園企業生產生活污水處理需求。
據吳海清介紹,南充嘉航環保與一般的污水處理廠相比,在占地面積、服務效率、景觀改善等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南充嘉航環保節約土地達2/3,雖然占地面積「縮減」,但污水凈化能力沒有「打折扣」。
吳海清說,經過過濾、反應、沉澱、消毒等多道工藝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出水「跨越」航空港工業園、安漢新區、下中壩片區,經東湖最終流入嘉陵江,有助於改善嘉陵江水質。
「南充嘉航環保投產和運營後,實現了對園區污水的100%收集、100%處理、100%達標,改善了高坪區生態環境。」吳海清說。
據了解,南充嘉航環保將進一步提升航空港工業集中區投資環境、完善園區功能配套、促進園區提檔升級,使航空港工業園產業鏈條更加完善、上下關聯更加緊密、生態效益更加明顯。(記者 徐嗣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zR483ABnkjnB-0zTn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