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混凝土牆柱的垂直度、平整度這麼控制,監理怎麼測都不會訓你

2019-10-29     碩碩通

一、混凝土牆、柱模板支撐體系的做法和要求

混凝土牆模板應進行尺寸混凝土牆柱的垂直度、平整度排版,儘量不出現小模板;

牆板支模時在牆板鋼筋下腳水平鋼筋和縱向鋼筋處焊接模板控制定位筋。

在立外牆模板時,其模板必須下掛200mm(保證新老混凝土接頭處平整度)。

螺杆洞設置為板底以上第一道至板底≦250mm,頂板以下第一道至頂板≦250mm,其餘均勻分布,橫向螺杆控制在≦500mm。

牆模板單面完成後,在鋼筋牆板上設置模板限位條,按450mm梅花形放置,注意在模板拼縫處兩邊加密三道,頂板處一道,中間設二道

在梁與牆之間的牆板用鋼管將梁與牆整體夾在一起,防止牆與梁錯位。

牆模板的方木長度應從底部到頂部通長;

牆模板的方木按250mm一道均勻分布,兩邊方木到端部;

牆板柱底部必須要有板條進行加固和止漿措施;

二、混凝土牆柱的垂直度、平整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測量方法及允許偏差

測量工具:雷射水平儀 、拉尺、靠尺、塞尺。

測量方法:牆柱模板的垂直度用雷射水平儀、拉尺進行測量。然後記錄頂部、中部及底部位置雷射水平儀在拉尺上的數字,作為一組數據。柱子需每個面測一組數據,剪力牆兩面需各測三組數據。拆模後,混凝土的垂直度可用靠尺進行測量;混凝土的平整度可用靠尺和塞尺進行測量。

允許偏差:垂直度、平整度≦8mm,如該構件出現偏差≧10mm,則該構件的各組數據均視為不合格。

三、混凝土牆柱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流程

平整度的控制項目實測實量、分戶驗收制度嚴格執行,具體的措施貫徹到整個施工過程當中:

(1)模板安裝後,施工單位進行自檢,模板平整度控制在8mm之內;

(2)自檢並整改合格後,

(3)板拆底模後自檢,並把自檢數據報送監理;

(4)把模板的測量數據與混凝土的測量數據進行對比、總結;

四、混凝土牆柱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牆柱垂直度的控制:模板垂直度的允許偏差為8mm且堅持下小上大的原則;剪力牆兩面均需各安裝兩道斜撐,如剪力牆長度大於3m,則需安裝3道斜撐;統一木方尺寸;增加牆柱的鋼筋內撐;




(2)混凝土牆柱平整度的控制:平整度超出允許偏差一般出現在牆與梁交接的地方;在支模板時該部位上部用木方連接牆和梁,中部用木板連接,下部用木方緊壓拼縫。



五、圖片展示說明



混凝土牆端部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截面尺寸

做法描述:兩邊牆模延長一個方木長,端模板用對拉螺杆固定,此固定方式能有效控制截面尺寸及稜角完整性。



外側模梁板固定體系

作用:防滲漏

做法描述:外側模梁板嚴禁用鐵絲拉



混凝土牆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牆垂直度、水平度

做法描述:第一道至板底≦250mm;中間螺杆控制在≦600mm。



模板支撐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頂板水平度

做法描述:較大板跨中間方木應加密。



混凝土牆端部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截面尺寸

做法描述:牆模板第一根方木在模板端部,以控制陰、陽角。



混凝土牆模板支撐固定體系

作用:增加模板支撐的整體性

做法描述:在較大板跨中,採用剪刀撐,以增加模板支撐的整體性。



混凝土牆端部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截面尺寸

做法描述:兩邊牆模延長一個方木長,端模板用對拉螺杆固定,此固定方式能有效控制截面尺寸及稜角完整性。



模板支撐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頂板水平度

做法描述:在跨度較大板,所有立杆採用雙扣件,以防模板扣件下滑。



混凝土牆板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牆垂直度

做法描述:兩皮牆同一端面採用鋼管固定,防止混凝土澆築時,因泵管振動、混凝土振動棒偏位,以保證牆體垂直度



混凝土牆板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牆垂直度

做法描述:兩皮牆之間採用鋼管對撐,防止混凝土澆築時,因泵管振動、混凝土振動棒偏位,以保證牆體垂直度。



混凝土牆留洞模板固定體系

作用:控制洞口尺寸

做法描述: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預留。



剪力牆端頭

六、混凝土工程控制流程




1、做好對班組技術交底工作,樓號長全過程旁站各工序;

2、對照「支撐體系的禁止做法和支撐體系基本要求」逐個自檢整改;

3、模板自檢驗收後,項目部實行全部位實測自檢,根據數據再進行整改;

4、重視監理檢查驗收,把監理提出整改問題落到實處。以彌補項目部自檢中的不足之處。

5、加強混凝土澆築中的旁站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xa-FW4BMH2_cNUgnD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