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波羅計劃登月之後再無第二人!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0-05-14     惜文說科技

原標題:為什麼阿波羅計劃登月之後再無第二人!其實原因很簡單!

今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50年前的今天,1969年7月20日,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個外星腳印!1972年12月13日,科學家兼太空人哈里森·施密特執行了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這幅照片是由阿波羅17號太空人尤金·塞爾南拍攝的兩張照片拼接而成。現在回想起來,阿波羅11號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特別,為什麼呢?

1969年7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而就在那次登月的8年前,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宣布了這一大膽的目標。在阿波羅11號之後,又有五次載人任務擱淺,最後一次是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著陸。但是直到現在,似乎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超越阿波羅的創下的紀錄,也沒有哪個人類重返月球,到底是為什麼呢?

雖然自阿波羅計劃以來,美國宇航局已經實施了多個載人月球項目,包括本世紀中葉雄心勃勃的星座計劃,但沒有一個成功。但是更早之前的阿波羅卻成功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登月的真實性,亦或人類的科技在倒退?

其實不然,那麼阿波羅有什麼不同呢?專家解釋,阿波羅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即美國與蘇聯的冷戰:太空競賽。

「它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戰爭,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這種情況,換句話說,孕育阿波羅的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曾在1990年至2002年間擔任美國宇航局的首席歷史學家羅傑·勞努斯說。

其實,我們翻一翻以前的歷史就知道,蘇聯在這場太空戰爭中打響了第一槍。1957年10月,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1, 1961年4月,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這些強大的技術力量不禁令美國官員感到擔憂,因為他們希望能在這場太空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因此他們把目標轉向了月球,他們相信把第一雙靴子放在月球上會成功。

「因此從根本上講,阿波羅時代並不是關於登月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退休教授約翰羅格斯頓說,「其實他們是想要在與蘇聯的零和冷戰競爭中展示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所以美國傾盡全力獲得了完成NASA登月所需的資源。毫無疑問這些資源是巨大的,從1960年到1973年,阿波羅耗費大約有258億美元,或者以今天的美元計算接近2640億美元。在當時,這顯然是一筆天文數字!

但是自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所冒的風險就再也沒有比阿波羅高了,因此後續的月球項目沒有得到如此龐大數額的支持。例如,在喬治·w·布希總統任內形成的星座計劃在2010年被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取消。隨後歐巴馬指示美國宇航局將太空人送往近地小行星。但2017年,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否決了該計劃,讓該機構重返月球軌道。

再後來NASA最初的目標是2028年實現自阿波羅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登月。但就在今年3月,副總統邁克·彭斯指示NASA要在2024年前完成這項任務。

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說,登月加速的時間線實際上可能會讓這次最新的登月計劃更容易實現,他說這是因為註定要失敗的星座計劃和其他項目存在「政治風險」,因為優先事項、預算、政府和國會發生了變化」。

他補充道:「那麼,我們如何儘可能避免政治風險呢?」「是的,只有加快項目的計劃。基本上,項目越短,所需時間越短,我們承受的政治風險就越小。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完成最終狀態,我們就也不會受更多因素制約。」

2024年的登陸是阿爾特彌斯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建立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人類在月球及其周圍的存在。主要目標是為載人航天最終目的地火星的載人飛行打下基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目標是在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向火星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uPrD3IBnkjnB-0zwA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