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古鎮,大概是南通最質樸溫柔的一座千年古鎮

2019-09-07     古鎮民宿

噹噹噹噹~~~又到周末了!

夏末初秋的季節,天氣涼爽宜人

最適合呼朋喚友組隊旅遊

這一次,小編推薦的是——余西古鎮



余西,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始於唐末,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又因城廓設置形似龍,故得別名龍城(地)。這雖是一座偏安一隅的小鎮,但文化歷史很是深厚,古鎮是古通州東南沿海第一個鹽埠,也是我國藍印花布的發祥地。


余西古鎮位於長江口北岸的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上,多條公路穿境而過,交通非常便利。在古時候,這裡是黃海之濱,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與大陸相接,那時,所有的人間煙火、璀璨文化都被漫漫黃水所塵封。




儘管如今的余西古鎮像極了一個遲暮的老人,但誰也不能否認它曾經在南通歷史上的輝煌。舊時,余西為地方經濟中心,鹽業發展迅猛。明朝中葉,是余西鹽業的鼎盛時期,清康熙年間,余西進一步發展,政、商、文及宗教建築齊備,自成體系,成為通州全境五鹽場的核心。


那時車馬擁擠,人潮鼎沸,三江兩岸的人從這裡經過,留下一地喧囂。


在南通的近代工業史上,余西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民國時期,設立在此的余西繅絲廠,為張謇的大生企業供應原材料,還有杜誼茂布莊、黃家染坊、曹家醬園、季家酒坊等作坊、商鋪,遍布大街小巷。繁華過後的余西,因多種因素而逐漸式微,到如今成為了一個退居幕後的千年古鎮。



當古鎮成為了新潮的文旅風向,余西也重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這是一座真正的古鎮,沒有匆忙的腳步和嘈雜的店家招呼聲,歷經了百年的遺蹟文物、老屋舊院,還原了歲月靜好最本真的模樣。




余西古鎮至今依然保存著明清格局的街巷形態,歷史建築和文化設施均保存較好,鎮內城河相擁,街巷縱橫,粉牆黛瓦,一腳踏入,便覺穿越了百年。



走在古鎮的老街上,心中寧靜地叫人忘記了一切俗事。長而窄的街巷,沒有高樓林立,只有上了年紀的老房子開著門鋪傳出叮叮噹噹的響聲。老屋大多是木質的,午後有庭院廂房。




余西龍街上還住著很多居民,屋子的木門上貼著大紅對聯,屋檐下掛著大紅燈籠,喜慶極了,也為余西古鎮添了一絲熱鬧暖意。




站在這些老屋面前,就好像看見了青山儒雅的文人款款走來,帶著歲月的風塵,和歷經世事的通達。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對余西的印象

大概只有這一句吧

「溫柔又安靜、古樸且詩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pIPFW0BJleJMoPM42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