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吐不快的直新聞
今天的香港一日要講的事情,主要集中在香港理工大學。
這所位於九龍紅磡的大學,在過去兩周成為暴力與混亂的中心,警方包圍了它13天之後,今天中午正式解封。而直新聞的前方記者秦玥也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她的第一感覺非常直接:臭。
今天的香港理工大學是什麼樣子的呢?與其說這個地方是個「校園」,不如說是個垃圾的堆填區。地上隨處可見過期的食物、被破壞的儀器、被撬起來的磚頭,空中飛著蒼蠅,空氣里充滿腐爛的惡臭。
暴徒在文宣中不乏各種又「感人」又「溫情」的字句,時而清新,時而悲壯,你要只看他們的海報、只聽他們的宣傳,或許真的就被他們騙了——在香港,在整個西方世界,被騙的人可不在少數。
而實際上,即便沒有被暴徒欺騙的人,或許也不太容易想像,他們能夠把一所大學作賤成什麼樣子。中國有句老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話一度被人認為說得太絕對了,但直新聞在評估今天香港理工大學的時候,著實感覺到,古人的智慧,真不可小覷。
或許從上面的這張圖中,還未必能夠感受到香港理工大學在過去不到兩周時間內遭遇了怎樣的劫難,甚至也不排除也許有人會給那些暴徒找理由——「不就是幾個碗沒洗嗎」。但,這還真不是洗不洗碗的問題。
唯一擺放相對整齊的,是桌面上的蘋果。其他物品雜亂無章,包括桌椅也看得出來,根本沒有人想要打理出一個「秩序」來。從天花板上吊著的這些指示牌上推斷,過去兩周,暴徒將這些地方作為「資源發放」的基地,而實際上,他們也僅僅想要保證桌面上的東西能夠分門別類,讓其他人能夠獲取物資即可,其他的一切規則和秩序,類似於整個場館的清潔程度、垃圾和容器的歸類等等,他們並不關心。
在這個廣場上,堆積的這些紙箱,或許是準備用來縱火的燃料,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暴徒們丟棄的垃圾。
而這張圖裡,「垃圾堆」的既視感就更為強烈了,幾乎可以確定,暴徒根本就懶得維護這個「據點」的環境,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遲早有一天會拋棄這個地方。
——這像不像他們在過去的五個多月對香港做的一切?只不斷要求他人滿足自己的所謂「訴求」,把能夠掠奪的都一次過掠奪利用殆盡,而至於破壞了什麼,如何修復和重建,他們根本不在意,也從來沒有思考過。
從來只考慮自己要從這個世界上獲得什麼,自己要怎麼利用一切外部條件,但對於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惡劣後果一概不管。這說得輕一點是自私,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壞!
糟糕的是,那些看來溫情脈脈,悲壯無比的文宣,恐怕不但欺騙了一些香港人、一些西方人,更主要的是還欺騙了暴徒自己,他們也都認為,自己破壞、污染、扔下一個又一個爛攤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一片狼藉的背後,是藏污納垢。
直新聞在理工大學裡看到了多張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標語。字寫得丑可以放過了,畢竟這八個字里,沒有錯別字已經令人「欣慰」。但這不得不讓人感慨:這些暴徒,不僅自私,而且幼稚。
可以想像,在校園中的這些標語,可能是進入理大的一些暴徒「文宣組」製作的。要知道,過去兩周,在理大內部除了暴徒,還有大量的媒體,其中不乏西方媒體的記者。不得不說,在五個多月的修例風波中,暴徒的文宣組也漸漸知道了如何在外界,尤其是西方媒體面前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這就是他們為何貼「保持清潔」的標語;規定在食堂的種種「規矩」,類似不能浪費等等;甚至還有人專門在學校里掃地——這很可能也是在鏡頭前的表演。
但實際上,在手持磚頭,吃飽了泡麵,喝足了檸檬茶的「手足」面前,規則是什麼?好吃嗎?
文宣組怕是忘記了,自己和「手足」們都是暴徒啊,乾得就是破壞秩序的事。
而直新聞之所以說暴徒們「幼稚」,並非指他們幼稚地以為自己可以制定並遵守規則——實際上,直新聞相信,在這一點上,暴徒們是有自知之明的,這些所謂的「規章制度」、「標語口號」從來不是為了約束暴徒自身的行為用的,他們沒有那麼「單純」,覺得真的可以在大學裡面建立一個「烏托邦」,事實上,正如直新聞上面所說,他們根本就是想著在榨乾這裡的所有資源之後,拋棄這個據點,什麼規則,什麼紀律,不存在的。
但他們的幼稚之處在於,認為文宣萬能,貼幾張標語,擺拍幾次掃地,就會讓外界真的相信他們「秉性純良」。
這些宣傳效果,根本不是這些暴徒文宣組能夠做到的——但在香港和西方世界確實很多人都這樣以為了,為什麼?
有大台!
修例風波以來,暴徒方面屢次否認存在「大台」,也就是幕後黑手,但實際上,從此次警方包圍理大的狀況就能看出,大台絕對存在。
看看當前校園中的慘狀就會發現,理大內部的暴徒雖然製作了大量的燃燒彈、堆砌了大量的垃圾,也搞了很多破壞,但是這裡面很多事情,未必是「有必要」的。
李嘉誠教學樓外的整副玻璃被砸碎,滿地的玻璃碎片,難以前行。圖書館內雖然有紙張寫著「不准將書搬走」、但因為漏水,很多書已經泡在水中,閉路電視、電腦、電梯等全被破壞。而創新科技大樓情況也不樂觀,校方評估需將用圍板圍住重修,短時間內將不能使用。
在理大發生的這些事情大部分只不過是情緒宣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暴徒和警方對峙沒有什麼「幫助」。但反觀在理大外部,不少暴徒分批分撥,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對包圍理大的警隊進行襲擾,原因何在?
因為大台對包圍圈之外的「指揮」更為自如!從外圍,指令很簡單,多少人,幾點從哪裡騷擾警方,這是此前已經重複過多次的套路,易於傳達,也易於執行。
但理大內部,環境複雜,並且人數有限,如果要與專業度高的警方對抗,需要更有紀律的人員構成,但實際上,此次對於理大的包圍,是警方突然變更策略後做出的部署,打了暴徒和其後的大台一個措手不及,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來個五星上將,要他對著一群只會砸玻璃的廢柴進行「戰術指導」,也只能徒呼奈何。
有沒有大台,一眼可辨。
大台究竟是想「解救」暴徒,還是僅僅利用暴徒作為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炮灰」,也一眼可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i0pwm4BMH2_cNUg0n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