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大學生的考研熱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已經逼近了300萬,而成功考上的人數也只有區區60萬左右,報錄的比例達到4:1的新高度,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並且有許多在19年沒能成功的學生還想著在20年繼續備戰,甚至有些人現在已經重新開始了緊張的學業複習。但是與之對比非常明顯的是博士生考試,作為比研究生含金量更高的學位來說,每年的報考人數居然只有5萬人左右。相比研究生,博待遇更好,這一點,從華為這幾日給出的博士生薪資就能明顯看出,考研競爭很大,但選擇繼續讀博深造的研究生卻並不多,原因何在?
考研報考人數很多,但選擇繼續讀博的研究生卻並不多,原因何在?
1找到更好的出路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那麼辛苦努力的考大學、考研讀博無非就是為了給自己搏得一個更好的前途,讓自己能夠有一個體面優異的工作。按照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情況和每年的大學生畢業情況來看,碩士研究生畢業已經足夠能找到一份比較體面、待遇較好的工作了。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既然已經擁有了能夠讓自己得到一份好工作的學位文憑,就沒有必要再費更大的力氣去考博了。
2考試難度大
其實相對於碩士研究生考試來說,博士考試的難度也並不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碩士研究生和考博的錄取比例差不了多少,這也是因為大家畏懼其考試難度放棄考博的人太多而造成的。在每年畢業的60萬研究生裡面,僅僅有十分之一的人選擇繼續深造讀博。可以說考試難度是限制研究生考博的一個重要因素。
3年齡限制、生活壓力大
在這裡小編來給大家算一下,一個博士畢業生要在學習上投入多少的時間。假如按照現在的學制來說,小學+初中9年+高中3年+大學4年+研究生2或3年+博士生2~4年=20~23年,假如是6歲讀小學,那麼在不包括復讀休學的正常情況下,在博士畢業以後一般就要28歲左右了。然而這個年齡段的人所要面臨的就不僅僅是學習學業,他們應該更多要考慮的是婚姻和家庭問題,在加上年齡的增大導致學習興趣和能力下降,並且在這個年齡段的人所面臨的資金問題和生活壓力也是不小的,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便導致了大家考博興趣的下降。
4畢業審核更加嚴格、畢業難度加大
大家都知道,自從前段時間我國某博士被爆學術造價的事件之後。我國各個級別領域的畢業審核都增加了更多、更嚴的規定,想要畢業變得比以前要更難了。這也勢必會導致那些猶豫是否要考博的人變得更加搖擺不定,進一步影響讀博積極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考研競爭很大,但選擇繼續讀博深造的研究生卻並不多的原因,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