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旅行新玩法

2024-09-29     中國經濟網

「夜裡看海,每朵浪花都生動。」旅途中,大學老師張躍在她的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平時工作壓力大,張躍選擇和家人到秦皇島海邊休假放鬆。

「旅行是從忙碌工作學習到休閒狀態的切換。」張躍說,「鬆弛感」「chill」是今年她在分享旅行時的高頻詞,但她絕不會為了追求發「精裝朋友圈」而犧牲舒適感。

如今,年輕人旅行的特點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可以「特種兵」式「五天游五嶽」,也可以在同一個城市找家民宿住上一周;既不排斥去網紅地打卡,也熱衷於發掘人少景美的小眾秘境……

馬蜂窩平台發起「對網紅目的地的態度」調查,僅有5.7%的受訪者表示「想要馬上去一探究竟」,拒絕盲目跟風的旅行者超過81%。數據還顯示,48%的受訪者認為「攻略」是長途旅行的剛需。

網際網路公司職員「95後」方舟說,拒絕標籤化,不盲目,不跟風,旅行的盡頭是精神需求。「我們選擇旅行目的地都還挺理性的,不僅要符合自己的興趣,還要綜合考慮交通、飲食、時間等。」方舟說,身邊的年輕人不僅不願意去所謂的網紅地打卡,反而會追求個性化的小眾目的地。

提前排隊入園,錯峰觀看演出,規劃遊玩路線……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為了能高效體驗遊玩項目,遊客賈傲做足了攻略。「我比較喜歡有明確計劃的旅行。迪士尼樂園項目多,如果不仔細計劃,可能一天也體驗不了幾個項目。」賈傲說,相關人格測試顯示自己是一名典型J人,J是「Judging(判斷)」的縮寫,這些人總是預先「判斷」怎麼做,喜歡提前做好規劃,注重細節和秩序。

到義烏去趕一場別開生面的「進貨式」旅遊,在浙江安吉邊品咖啡邊欣賞「小冰島」的湖光山色……年輕旅行者們在選擇或預訂旅行產品時不會一味盲從,而會貨比三家,選出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不過,在別的方面精打細算的年輕人,在「吃」這件事上一點兒也不含糊,很多人願意為美食留出更多預算。去淄博來頓淄博燒烤,到天水嘗嘗天水麻辣燙,特色美食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美食帶火一座城」成為近兩年很多城市出圈的訣竅。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曾博偉說,傳統旅遊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以旅遊景點為主要載體的「游」是核心吸引要素。「如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六個要素相對獨立發展的趨勢不斷強化。其中『吃』正在成為旅遊目的地的重要吸引要素,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經成為第一吸引要素。」曾博偉說,美食是體現差異化的重要載體,受特殊食材與烹飪方式限制,不少美食只能去當地體驗,這就使「吃」成為影響年輕「吃貨」出行決策的關鍵因素。

不拘一格,拒絕被定義,年輕人旅行的新變化正深刻影響著旅遊業發展。期待出現更多文旅新業態,滿足年輕消費者新需求,吸引更多年輕人解鎖更多旅行新玩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姚亞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fbf21b70beb16170e1f6deaf61985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