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一家!南陵這次動靜有點大

2019-07-23   南陵縣廣播電視台

南陵縣建成蕪湖首家家風家訓館

「這個館裡面陳列了很多古今名人的家訓,對我教育孩子有借鑑意義,我會帶我家孩子過來看看。」7月22日,南陵縣籍山鎮三連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館,村民馬彩芳參觀後連連稱讚。

據了解,這是蕪湖市建成的首家家風家訓館,該館將優秀的家風家訓匯聚一堂,以引導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傳承好家訓、弘揚好家風。蕪湖市委副秘書長、市文明辦主任竇德長,市文明辦副主任陳麗,南陵縣委副書記呂明躍,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汪紹華等參加開館儀式。竇德長、呂明躍共同為家風家訓館揭牌。

當日,籍山鎮各社區、村幹部及三連村村民朋友們共百餘人前來參觀家風家訓館。「我在這裡看到很多好人故事都是我身邊的人,深受感動,我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鄰里友愛的好人。」村民汪有成在參觀家風家訓館時說。

走進三連家風家訓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家和萬事興」的浮雕牆,整個家風家訓展示館建設以習近平家風家訓論述為指導,以古代鄉賢為引領,以近代鄉賢為典範,劃分為「習近平談家風家訓」、「鄉賢人物館」、家規家訓、「好婆婆好媳婦、十星級文明戶」、「好人就在身邊、南陵縣第一屆文明家庭(籍山鎮)」5個展廳。全館通過文字、圖片、電子多媒體等方式,多樣化展示古今優秀的家庭家風,為廣大群眾傳承好家訓、弘揚好家風提供學習借鑑。

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修身、齊家有著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在這裡開辦家風家訓館,旨在對家鄉的古今先賢進行廣泛宣揚,對先賢的家訓和本土的家規進行學習和繼承,讓大家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為實現鄉村振興、建設美好家園貢獻力量。」籍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曉紅介紹說。

在建設家風家訓館的基礎上,籍山鎮三連村還因地制宜新建總面積600平方米的喜慶堂,由村紅白理事會負責日常管理。喜慶堂主要承辦本村和周邊鄉鄰紅白喜事、開展文體活動、文藝演出等,原則上單場宴席人數控制在10桌以內,宴席標準最高600元每桌,人情往來最高100元。村民有婚喪嫁娶等宴席需求,只需提前預約即可,剩下的事可全部交給喜慶堂統一打理。

喜慶堂的建立,讓村民省錢省力又省心,有效杜絕了攀比浪費,破除了陳規陋習,弘揚了文明鄉風。

近年來,南陵縣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接下來,將充分發揮家風家訓館等文化陣地作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群眾的學習熱情,以更好的狀態推進南陵精神文明建設。

文/圖:阮擁新 李子豪 魏瀟雨

制 作:程程(見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