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謀科技「奪權」之爭落幕 網友:「為何連中方股東都要強硬換掉吳雄昂」

2022-05-18     燃財經

原標題:安謀科技「奪權」之爭落幕 網友:「為何連中方股東都要強硬換掉吳雄昂」

極派Daily 原創

作者 | 欒鶴

2022年5月6日,在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謀科技」)新任聯席CEO劉仁辰和陳恂宣布全面接手公司運營的「一紙公告」下,一場以「換帥」為主線且歷時兩年之久的企業內部「宮斗」大戲迎來了「終章」。原CEO吳雄昂不再繼續擔任安謀科技任何職務。

兩年「換帥」風波迎來故事結局 但其中因果不得其解。

眾所周知,對於企業而言,常規的「換帥」是順理成章的,然而有爭議的「換帥」所面臨的風險卻是巨大的,而且往往會引起各種揣測。

截止目前,無數網友捋順了「故事線」,見證了「故事結局」,但仍未離開坐席,等待著「電影」片尾曲之後的「彩蛋」,因為他們心中都有著疑問:「在安謀科技發展向好的階段為何董事會要強硬換帥」;「為何中國資本方之一的『厚朴基金』會『倒戈』支持罷免吳雄昂」,「吳雄昂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01

吳雄昂行為被指與公司利益衝突

作為中國最大的晶片設計IP開發和服務供應商,安謀科技為中國資本持股51%(其中厚朴基金持股36%,安創投資持股 15% ,雙方為一致行動人)、Arm持股49%的合資公司,擁有Arm公司IP(智慧財產權)在中國大陸的獨家授權。

2020年6月10日上午,Arm公司發布聲明稱,已於6月4日召開安謀董事會,以7:1投票贊成罷免吳雄昂,因為他的行為與安謀科技有利益衝突,同時任命了兩位臨時聯席CEO。

追溯兩年前事件的開端,需要注意的便有兩點,其一,罷免吳雄昂的原因是因為其行為與安謀科技有利益衝突;其二,7票中的1票包含「厚朴基金」,那麼說明吳的某些行為造成的不是中外雙方的利益衝突,更多是吳個人與眾多股東之間的衝突,這也許就是事件的關鍵所在。

然而,兩年前的這次「罷免」被吳雄昂以董事會存在程序瑕疵為由認定為無效,雙方你來我往該爭端一直持續近兩年,在此期間吳雄昂依舊是安謀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就在大眾以為這部「戲」就要「爛尾」之際,2022年4月29日上午,軟銀、Arm宣布,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吳雄昂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CEO和法人代表,任命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仁辰和軟銀願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擔任新任聯席 CEO。

至此,這件事再次從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對「換帥」背後的疑點也愈發渴望得到破解——吳雄昂到底做了什麼,讓董事會態度如此強硬?

對此,近期吳雄昂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些都是『潑髒水』、『無稽之談』,兩年以來,這些造謠他『損害利益』的人,什麼證據都沒拿出來,從當時到現在,沒有任何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任何所謂員工舉報的證據,也沒有任何調查報告。」

02

打造私人投資帝國

截止目前,從各方公開聲明中不難看出,「奪權」風波背後,是Arm及厚朴基金等相關股東對吳雄昂為個人利益做出種種行為的抵抗。

2020年的首次罷免風波中,Arm和厚朴曾對外披露,吳雄昂2019年以個人身份成立投資基金 Alphatecture,旨在投資使用Arm技術的公司,該基金利用 Arm的行業地位募資,並投資了一些下遊客戶項目。事實上,對晶片公司而言,利用投資部門為那些無力支付價格昂貴的組件的創業公司提供財務幫助很常見,也是合法的。但問題有兩個,其一,安謀董事會並不知情;其二,Arm和厚朴基金已擁有了這樣一隻基金,吳雄昂建立投資公司是在與他的僱主直接競爭。

無論是否謀私、謀利,建立了一家與安謀科技自有業務相互競爭的投資公司,想必不是任何僱主可以接受的,由此開啟了2020 年罷免吳雄昂這一事件的開端。

令人驚訝的是,罷免風波之後依舊在位的吳雄昂還繼續投資了多家公司,其中是否利用了 Arm IP在某些晶片領域的不可或缺性不得而知。

據工商信息顯示,吳雄昂從 2019年7月開始陸續在香港註冊了大量公司,其中很多公司與吳雄昂控制的「安創投資」、「蔻森信息」有著複雜的股權交叉或投資關係,吳雄昂及其投資團隊擔任 GP (普通合伙人)或 LP (有限合伙人),直接主導或間接參與投資了很多公司。

此外,工商信息還顯示,吳雄昂直接控制了多家境外公司,其中部分企業直接持有安謀科技股份,部分企業直接參與了一些可能與安謀科技構成利益衝突的投資。除了直接控制的公司以外,吳雄昂還通過Acorn Bloom Limited和蔻森信息兩個平台間接投資、管理或控制了大量企業……

《財經天下》周刊報道,在吳雄昂投資版圖中,許多投資都與安謀科技構成了直接的利益衝突關係。其中不乏有不少公司正處於即將IPO的階段;有的已經進行了正式 IPO、例如正式IPO的上海恆玄科技(目前市值137.50億元);有的在IPO後已經逐步退出。還包括未上市但企業估值較高的企業比亞迪半導體(估值超過100億元)等等。

可以看出,吳雄昂的「卸任」也非退休,因為仍有這麼多公司等著他在打理。昔日與安謀科技的利益衝突沒準就變成了直接的競對關係了。

03

被指薅東家羊毛疑雲未解

如果說吳雄昂所打造的投資帝國彰顯了其投資才華,那麼其投資行為背後則是其強硬的投資手段。

一家晶片公司的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講到:「2021年年初,吳雄昂曾提出投資他所在的公司,但是經過公司主要股東的評估,認為該投資存在風險,因此未同意。在拒絕吳雄昂的投資之後,王偉所在的公司向安謀科技申請IP再也沒有獲得任何回應,所有的郵件都石沉大海。」

對於拒絕吳雄昂投資和授權IP被卡兩件事之間的關係,該高管也說不清楚,但他覺得有一定關聯,「至少我們理解是這樣子,但是他們肯定不會說有關聯,反正就是不回應。」

而安謀科技一名員工對媒體表示:「對於不接受其投資的企業,不給 IP 授權、不賣產品,就算走過了法務等各個部門的流程,到他這裡就是不批。再就是要求估值打折,比如當時有一家高估值的企業在融資,吳總想要投,就要求對方打折,但是客戶表示自己已經超募了,就不同意,最後鬧得很不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據安謀科技多名員工及客戶透露,吳雄昂曾多次讓基層銷售人員協助其私人投資團隊,要求多個客戶接受自己的基金投資。

還有消息稱吳雄昂有一個龐大的律師團隊,這個團隊的費用由安謀科技支付,主要給吳的私人生意服務,包括與安謀科技董事會的爭端,這個律師團隊也參與其中,可以說是薅了安謀科技不少羊毛。

針對上述信息,已有媒體分別向吳雄昂和Arm進行求證,吳雄昂方面暫未回復。Arm在回應中表示,不對任何具體的指控進行評論。但安謀科技董事會注意到了有關吳雄昂先生的諸多問題,包括未披露利益衝突和違反員工手冊規定。「由於這些問題,董事會作出了解僱他的決定。」

目前看來,安謀科技的控制權之爭已經落下了帷幕,吳雄昂暫未作出任何反擊動作,而安謀科技則已作出承諾,表示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公司將繼續作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保持安謀科技業務模式不變(包括但不限於繼續開展Arm IP業務和大力發展自有智慧財產權IP)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與客戶的良性關係,深化與各合作夥伴的健康合作,持續加大投入豐富Arm中國合作夥伴生態系統。

關於吳雄昂投資帝國背後的諸多疑雲依舊尚未釐清,雙方之間的博弈或許仍在冰層之下,但真相終究會浮於水面。

*題圖及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f7870a2bf8cbb62c92a881c27d746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