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寶冒險後繼無人,遊戲改編難逃魔咒,《神秘海域》卻沒崩?

2022-03-19     8分電影

原標題:奪寶冒險後繼無人,遊戲改編難逃魔咒,《神秘海域》卻沒崩?

在找到湯姆·赫蘭德主演的時候,索尼肯定就打算把《神秘海域》做成長做長有的系列。

但這也是註定無比艱難的挑戰。

因為無論是遊戲改編;

還是奪寶冒險類型片;

這兩大類別在如今的電影市場都表現得十分掙扎。

就不列舉各有什麼案例了,看看索尼打造這部大片有多掙扎就知道了。

2010年前後,索尼最先找到後來拍出《美國騙局》的導演大衛·O·拉塞爾,甚至一度傳出要找羅伯特·德尼羅和喬·佩西兩大黑幫片大佬來做配角,結果他想得倒美,實際操作起來卻沒能實現。

或許是索尼覺得他這是在搞頒獎季大片,而不是商業動作片。

然後《分歧者:異類覺醒》導演尼爾·博格短暫接手,但劇本很快被索尼pass掉,退出;

2014年,因為《超凡蜘蛛俠3》被棄,索尼就想用《神秘海域》頂上,《惡老闆》賽斯·戈登成為了第三任導演,但他只是堅持了一年,宣布退出;

2016年遊戲改編電影迎來小爆發,索尼找到了《鐵甲鋼拳》導演肖恩·利維,也就是現在和小賤賤合作得不亦樂乎的《失控玩家》導演。

肖恩·利維對這個項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事不直接改編遊戲劇情,而是變成遊戲的前傳故事,就有他的功勞。

只可惜,他忙了大概3年,卻被《科洛弗道10號》導演丹尼爾·特拉切滕貝格接替了工作。

丹尼爾·特拉切滕貝格沒玩過A級大製作,沒多久就被索尼炒魷魚,然後《大黃蜂》導演塔拉維斯·奈特頂上,這時已經確定了由湯姆·赫蘭德當男主,無奈檔期對不上,最終第七任導演魯本·弗雷斯徹才終於把成片拍了出來。

然而他拍的時候遇上了疫情,又拖了一段時間,《神秘海域》才最終在2022年全球上映。

在北美上映前,媒體評分是相當糟糕;

似乎,這又會是一部《古墓麗影:源起之戰》,片方一開始雄心勃勃,但票房和口碑都限制了續集的誕生,前年製片方米高梅已經透露續集無限期推遲。

遊戲改編真的難逃魔咒;

奪寶冒險片真的後繼無人了嗎?

《神秘海域》卻把問題的懸念給留住了。

確實,這只是一部很平庸的爆米花商業片,乃至還有很多槽點。

雙男主毫無火花;

角色轉折生硬;

劇情老套無趣;

頂多就是美版《十二生肖》《古董局中局》的水平。

不過事實是,又有相當數量的觀眾給出了肯定的評價。

在爛番茄,爆米花指數高達90%,硬是從口碑稀爛掰成了兩極分化。

票房方面,全球票房已經突破3億,已經超過《古墓麗影:源起之戰》

由於中國正經歷著新一輪疫情,所以在影院重新開放後,中國市場的票房還可能有少許提高的空間。

沒錯,平庸之餘,《神秘海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有著拍續集的理由和可能的。

索尼自從展開了對迪士尼合家歡風格的效仿,《毒液》、《勇敢者遊戲》、《超能敢死隊》等片票房都有不錯成績之後,《神秘海域》自然也延續了這種幽默搞笑,打架不忘嘴炮幾句的風格。

兩位男主因此有了大量的鬥嘴戲,只是他們的化學反應沒能得到觀眾的認可而已了。

實際上雙男主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角色本身,劇本有意要讓他們產生隔閡,只是為了在第三幕讓他們重新合作,內森·德雷克經過一場大戰後,就無緣無故好像原諒了蘇利文,這未免太過於唐突。

好在這只是一部爆米花而已。

如果觀眾願意降低要求,那麼就當笑話來看也無傷大雅。

重要是影片的整體節奏還算緊湊得當,爽感還是能有的。特別是第二幕致敬遊戲的飛機打鬥戲後,第三幕來了一段更猛的空中海盜船大戰。

尋寶的過程做了簡化,觀眾壓根不用費腦子,不需要像玩遊戲一樣,費力思考藏寶密碼是什麼,只需要跟著角色視角走就行了。

這自然有好有壞。

對口碑和品質來說是減分的;

對票房來說卻是有利。

因為觀影門檻降低了,或許是作為系列第一部電影,吸引更多觀眾入坑才是更重要的事。

動作戲是宣發的一個重點,湯姆·赫蘭德或許會成為未來阿湯和哈里森·福特的結合體,他如果能一直紅下去,那麼《神秘海域》就算最後虧本,也有著開續集的理由。

就是他和馬克·沃爾伯格的組合確實不夠驚艷,粉絲也只能期待遊戲的女一號埃琳娜的登場,看看能和他有什麼火花出來了。

不乏創意的視覺奇觀是《神秘海域》的一個可圈可點之處。

如果續集能夠像《速度與激情》系列一樣,玩出比前作更大更刺激,更有腦洞的大場面,另外角色塑造能夠更深入合理,尋寶劇情能夠更有趣,這樣的IP續作為何不能有呢?

總比看來看去都是超級英雄霸屏,要好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f0eaf0aecad6d7aee2231a1887ae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