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之後:漩渦中的蔚來

2022-06-25     大摩財經

「翻車」之後:漩渦中的蔚來

出品|大摩財經

蔚來再次進入輿論的漩渦之中。

6月22日傍晚,一輛蔚來測試車從高處墜下,致使兩名試車員受傷,後搶救無效身亡。

隨著#蔚來汽車墜樓#事件發酵,蔚來在23日晚對此連發兩版聲明回應。在當晚第一版聲明中,蔚來表示:

事故發生後,公司第一時間協同公安部門啟動了事故原因調查分析程序。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與車輛本身沒有關係。

沒有具體的技術參數分析,沒有對逝者的關懷,蔚來這版聲明被網友認為「太過冷血」,引發輿論關注。

半個小時後,蔚來刪除了第一版聲明發布了第二版聲明。這份聲明在表示哀悼之餘,仍然強調「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非車輛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

雖然措辭有所改變,前後兩份聲明的核心內容是一樣的:蔚來儘量撇清事故和車輛本身的關係。

按道理來說,處於測試中的新能源汽車和測試場地最不缺的就是攝像頭,理論上測試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問題很容易能查出來。但蔚來在事發後20多個小時後的回應里,蔚來並未還原事故經過,也沒公布具體原因,就是在強調「事故與車輛本身無關」。

雖然蔚來ET7定位中高端旗艦轎車,但在蔚來APP上,已經有用戶反映,該車型存在後檔玻璃接線裸露、內飾多處異響、座椅松垮起拱、扶手箱翻蓋阻尼需優化等瑕疵。

更為嚴重的是蔚來ET7「趴窩」問題。6月10日,有蔚來車主公開發文表示,自己提車13天的ET7出現行駛中「趴窩」情況,自己正常行駛過程中,突然整車斷電,剎車失靈,只能依靠慣性緩慢停下,全部電氣設備失靈,雙閃沒法打開。

蔚來汽車的安全問題一直被廣泛關注。2021年8月,31歲的企業家林文欽駕駛蔚來ES8汽車啟用自動駕駛功能(NOP領航狀態)後,發生交通事故離世。這讓蔚來的自動駕駛功能被推上輿論風口,外界質疑其涉嫌誘導用戶。

除此之外,還有新能源汽車迴避不了的自然事故。早在2019年,蔚來ES8多次發生自燃事故後,證實部分電池模組存在安全隱患,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了4803輛ES8車型。

銷量掉隊

作為成立最早、也最早實現量產交付的造車新勢力,蔚來一度穩坐行業「老大」位置,至2021年6月,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銷量霸榜的時間長達21個月。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蔚來銷量逐漸疲軟,全年銷售9.14萬輛,已經被小鵬反超7000輛。

進入2022年之後,蔚來銷量依舊低迷。 今年前5個月,小鵬以5.3萬輛領跑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哪吒、理想緊隨其後,甚至零跑汽車也以4萬輛的銷售規模,排在蔚來的3.7萬輛前面。

今年3月的財報電話會上,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蔚來希望2024年實現全年盈利」。

但從眼下來看,蔚來離盈利尚遠。2021年,蔚來虧損40.2億元。今年以來,雖然蔚來交付量已經滑落至第一梯隊末尾,車輛售價較其他品牌較高,一季度,蔚來營收99億元,同比增長24.2%,凈虧損17.8億元。

2021年,蔚來研發費用達到42.92億元,在「蔚小理」三家中是投入最多的。今年一季度,蔚來研發投入17.6億元,相比上年增長156.6%,占總營收的17.76%。

蔚來研發投入居高不下,與其走自研路線有關。為擺脫供應鏈限制,蔚來近年來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上均試圖自研。尤其是2021年遭遇電池供應危機後,蔚來加大了自研電池的力度。今年5月,蔚來提交的一份環評報告顯示,蔚來已經計劃自建電池廠,包括鋰離子電芯、電池包研發和試製項目,預計將31個研發實驗室、1條鋰離子電芯試製線和1條電池包pack。

從長期來看,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可以增強競爭壁壘,但從短期來看,大手筆的研發投入,會導致蔚來業績繼續承壓。

除此之外,蔚來還有很大一部分投入用在了用戶身上。在李斌看來,蔚來不僅僅提供出行功能,「如果你購買了一輛汽車,你不僅僅是在買一輛車,而是在買一張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門票。」

為此,蔚來積極布局NIO House,提供車主活動,為用戶成立多對一的用戶專屬服務微信群。甚至2019年李斌還將其名下的5000萬股蔚來股票轉出,成立蔚來用戶信託基金。根據蔚來的說法,這部分信託基金的收益將分給用戶。

作為回報,蔚來在2019年遭遇財務危機時,不少車主甘願充當蔚來的銷售,在蔚來遭遇輿論危機時,主動為其闢謠。

不過,蔚來維護用戶關係是需要花錢的。 2020年初,李斌曾透露,不算人力成本、移動服務車的投入,單「服務無憂」這一個項目,蔚來每年在每位車主身上便要虧損4000多元。

截至2021年底,蔚來車主已經接近17萬,若按照4000元計算,僅這一項服務,蔚來每年需要投入約7億元。

研發和服務上持續投入不能放棄,蔚來想要儘快實現盈利,只能在銷售上下功夫。2021年是蔚來的產品「空窗期」,整整一年並未有新產品上市,相比之下蔚來今年在新產品的交付上可謂火力全開。

蔚來在今年3月已經開始交付ET7,根據規劃還將在9月交付ET5,年內一口氣交付3款新車型,在造車新勢力中還是首次。

目前已經交付蔚來ET7,就是最新事故中的車型。本次事故是否會影響其未來銷量還未可知。有媒體引述業內人士的說法,認為從此次意外事件的官方回應來看,即使事後作出「修補」,恐怕仍會對其品牌形象帶來一定影響。

剛剛發布的蔚來ES7是蔚來強化自己高端SUV領域優勢的核心產品。雖然軟體硬體都有所提升,但提升得並不明顯,以至於有業內人士認為2022年8月交付的蔚來ES7,其實只比2019年6月交付的ES6大一點點。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和理想正在蔚來身後虎視眈眈。在蔚來ES7發布一周之內,理想發布了新款SUV理想L9,而小鵬新款純電動中大型SUV小鵬G9也計劃在今年6月面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e66e3a2c68d25c62f113753f8d2b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