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抵近生活,「2024藝術上海」本周末迎來公眾參觀

2024-11-02     極目新聞

11月的上海,一系列的藝術博覽會如約而至,全球的藝術時間將調成「上海時刻」。近日,今秋首個大型藝術品交易盛會在浦東亮相,2024第五屆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從11月1日至11月3日在世博展覽館H4館對公眾開放。今年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的第五年,它以「讓藝術抵近生活」為主題,呈現來自海內外數十家藝術機構的藝術佳作。

參展的各家藝術機構攜繪畫、雕塑、裝置、攝影、陶瓷等藝術品亮相,金器、玉石、設計家居、藝術衍生品等更加生活化的展品擴充了類別。香山·瓷藝將展出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民革上海香山畫院創始人陳明作品。青年陶瓷藝術家孔祥希的作品融合了瓷器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意象派藝術名家吳訓木帶來新作。他著迷於原野與森林的神秘野性,畫作都源於他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其作品色彩厚重,有著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女性藝術家大放異彩,環境藝術設計師李鳳文運用陶瓷將多種技法重構,綜合呈現出斑駁起伏的色彩長卷;恩脈能量藝術則帶來個人藝術展《能量時代》,傳承千年國墨藝術,展現奇幻的高能量世界;觀心融合空間借色彩愈心,現場打造自在療愈的藝術生活空間。

境外參展者以東亞和美洲藝術家為主,來自韓國的畫廊Hoza帶來「韓流」作品,持續介紹韓國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的趨向;紅膠囊藝術工作室帶來漫畫系次文化代表藝術家Mr.Red的作品,致力於推廣東方卡漫藝術;紐約的安迪藝術推動促進藝術交流,帶來8位藝術家作品;致力於培養青年藝術家的如軾美術館,關注非遺的生存與發展;釋放主義畫廊以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為理念,致力於青年創作的推廣。

近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增長趨勢放緩,對高價位藝術品收藏變得更為謹慎和理性。「藝術上海」調整策略與定位,與其他精品藝博會形成錯位。倡導「讓藝術抵近生活」,除延續歷屆藝博會的專業性以及本土化藝術氛圍,展方更加致力於打造多方位、跨領域的多元藝術項目。因此,本屆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上,多維度、跨領域的藝術平台紛紛登場,貫徹「藝術+」理念,這些引人入勝、高參與度的特別專區,提升現場體驗感與互動性。來自上海豫園的珠寶「石古會」化身藝廊,帶來集翡翠、和田玉及各類彩寶為創作材質的藝術品,推出與工藝大師合作共創的金與玉;生活藝術區域主打寵物和寵粉,「生態劇場:貓漂互造圈」以貓為主角,多元化藝術生態讓愛寵的觀眾也親近藝術品;恆基中國2024公益藝術計劃獨立單元,開啟以「隨光而行·漫享藝術」主題藝術行動,讓藝術與公益相結合,關愛弱勢群體,面向全國的「藝術家共創公益藝術作品」徵集計劃在開幕式上啟動。

近年來,藝術上海持續關注青少年藝術交流平台,肩負青少年美育的社會責任。本屆藝博會現場「青藝計劃」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我、釋放藝術才華與天賦的獨立專區。展期內5場主題論壇邀請重量級嘉賓,從策展人、藝術家、藏家視野,共同探討行業挑戰和機遇,凸顯藝術上海的學術高度與市場深度。

藝術總監顧辰認為,「藝術作品和形態不應該只存在於美術館、博物館和畫廊等藝術機構中,應該具有生活形態。藝術上海通過藝術跨界、藝術商業、日常美育、藝術公益,儘可能多地讓藝術接近生活,融於日常,讓藝術消費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來源:新民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e5103ab849b45d8e00f45d49ce1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