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4海河國際消費論壇在天津舉辦。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1200多家工坊、2.5萬名繡娘、8900餘個紋樣……憑藉深耕多年搭建起的「中國民族美學紋樣資料庫」和「中國手工藝者資料庫」,來自北京的中國服裝企業依文集團已與全球400多個品牌的1600多名設計師合作。
18日在天津召開的2024海河國際消費論壇上,依文集團聯席總裁溫巍分享了與海外企業合作共贏的生動實踐。在她看來,消費領域的國際合作離不開實實在在的場景支撐,中國正在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此提供了絕佳的平台。
2019年,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1年7月,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3年來,5座城市聚焦關鍵詞「國際」,廣泛聚集全球優質市場主體和優質商品、服務,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的集聚地。
首店首發經濟是衡量國際消費水平的重要指標。上海創新舉辦「首發上海」新品首發季活動,發布「年度首發經濟活躍指數」。據統計,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超過4500個國際國內品牌在上海舉辦首發活動,引進首店5840家,亞洲級別以上首店超過80家。目前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居全球城市第二,一線國際品牌覆蓋率高達98%。
在天津,新加坡品牌嘉佩樂柏典酒店的中國北方區域首店、日本餐飲品牌壽司郎的中國華北首店相繼落戶,3年來新引進的國內外知名首店達400餘家,數量較此前翻了一番。
此外,北京出台促進首店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重慶培育打造首店經濟發展聚集區……
10月18日,在2024海河國際消費論壇上,與會嘉賓在進行圓桌對話。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是拓展國際消費的基礎。3年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上海推廣進口商品檢驗結果採信制度,廣州在南沙實施「證書預審」、特定商品「船邊直運」等便利通關措施,天津建立平行進口汽車服務中心、檢驗中心、平行車直播基地……
今年8月,美國沃爾瑪公司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商店在天津的第二家店鋪舉行開工儀式,將為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區提供更多優質進口產品。「第一家店開業後,連續多年銷售額保持雙位數增長,這也堅定了我們追加在天津投資的信心。」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區域總經理解振興說。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5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6萬億元,超過全國總體水平八分之一。
在優化服務消費供給方面,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頻頻「出招」:上海加強頂級賽事市場化運作,舉辦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國際箭聯射箭世界盃賽等國際賽事;北京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推進國際醫療服務試點醫院建設;廣州推動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鼓勵國內外原創作品在廣州首演……
以優化境外旅客支付環境為例,天津3年來建成18個支付服務示範區,可受理外卡商戶2萬戶。據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數據,僅今年7月,外籍來津人員使用境外銀行卡刷卡消費0.91萬筆、1739萬元,較2月分別增長72%和43%;使用移動支付消費13.3萬筆、1672萬元,較2月分別增長113%和105%。
「我們在商圈建設中注重植入新品牌、新業態、新場景,加快打造多功能、綜合性消費新空間,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孫劍楠說。
廣東贏商網數據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線下實體零售商業的公司,為商業載體及零售商提供營銷和數據分析服務,擁有全國領先的商業地產資料庫。該公司董事長吳傳鯤表示,中國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來,企業國內外業務增長迅猛,體現了中國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3年來,多元化消費業態、消費場景、發展模式、新型消費需求在5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斷湧現。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納·唐恩說,中國消費潛力巨大,外國人對中國的興趣持續增長。
南開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周密認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背後,是中國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商貿流通效率日益提高、區域消費一體化趨勢日趨增強等一系列變革帶來的內生動力,必將為全球創造更多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