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毀了電影,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上,不是超英就是續集或翻拍

2022-08-31     閒人電影

原標題:漫威毀了電影,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上,不是超英就是續集或翻拍

1895年,《火車進站》出現,世界從此有了電影。

經過一段時間的無聲片、黑白片的發展,電影在不同階段有了不同的進步。

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手》誕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界》問世,電影開始打扮自己。

1941年《公民凱恩》帶著電影走進了現代,之後的蒙太奇、長鏡頭等電影語言都豐富了電影這門藝術,加之法國新浪潮讓電影更加多姿多彩。

電影大師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歐洲的「聖三位一體」伯格曼、費里尼、塔科夫斯基,美國的好萊塢四傑斯科塞斯、科波拉、史匹柏、盧卡斯,以及庫布里克。

亞洲的黑澤明、薩蒂亞吉特·雷伊、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楊德昌、侯孝賢、張藝謀、陳凱歌。

還有阿倫·雷乃、比利·懷爾德、法斯賓德、安東尼奧尼、戈達爾、特呂弗、希區柯克等大師讓電影綿延不絕。

可是,電影良好發展的勢頭進入千禧年的第二個十年後戛然而止。

自從2012年第一部《復仇者聯盟》上映後,世界電影行業便進入了吃老本的歷史性倒退時刻。

不誇張地說,馬丁·斯科塞斯說漫威不是電影都是抬舉它們了,這些只要特效,只顧商業的超英毀了電影。

在它們身上,全球的電影公司看到了賺錢的商機。

只要給出一部爆米花,加一些情懷就能大賣,口碑還不錯,還可以收割一大批死忠擁躉,繼續割韭菜。

長此以往,懶惰邏輯形成,電影的工業化不再為電影服務,而是成了流水線產品的加工廠,一次次產出沒有電影技法的殘次品。

這些所謂的電影根本不講究什麼場面調度、文本設計、敘事方式、社會議題、色彩構圖、視聽語言,對電影語言的革新沒有一點貢獻,但這卻成了主流。

對比一下漫威與黑澤明、庫布里克、奧遜·威爾斯等人的電影便知。

黑澤明的《天國與地獄》開場在室內的場面調度堪稱一絕,透過打光、鏡頭、演員走位、攝影機參與敘事,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情緒與戲劇張力。

庫布里克的《閃靈》中的視聽語言讓後來者神往。

片中的那對雙胞胎是無數人的童年陰影,但其實她倆什麼也沒做,為什麼讓人覺得恐怖呢?全賴於視聽語言的優秀。

庫布里克讓驚悚刺耳的背景音樂先行,給觀眾心裡種下恐怖因子,再讓雙胞胎說「丹尼,可以永遠跟我們一起玩嗎」,提升觀眾的害怕指數。

最後讓雙胞胎倒在血泊中的畫面一閃而過,輔以跟隨與向前推的鏡頭,以及平拍的角度,讓雙胞胎更直觀地出現在觀眾眼前,身臨其境感加深。

這樣一套操作下來,即使膽子再大的觀眾也會有一絲絲膽怯,這就是好的視聽語言的作用,讓攝影機參與敘事,讓電影跟觀眾交流。

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是現代電影的開山之作。

片中的敘事結構打破之前流行的線性敘事,以環形結構敘事和重複線性敘事讓世人驚艷,而且奧遜·威爾斯在1941年就開始玩轉打破電影的第四面牆的設計了。

反觀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哪有什麼場面調度、視聽語言和敘事結構。

只有無限的正反打和推拉搖移跟升降,在畫面上看不出多少鏡頭語言,甚至連鏡頭變換都很少。

在敘事邏輯上,《死侍》偶爾玩一下第四面牆,其他漫威電影遵循的依舊是百年前的五幕劇,還形成了讓彩蛋組成一部電影的壞風氣。

這種電影多了直接導致導演對電影技法的生疏,讓觀眾的審美逐漸下降,除了說兩句特效炸裂之外,不懂視聽語言的好。

遺憾的是,人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沒打算改。

全球票房榜前十位的榜單上,只有兩部既不是翻拍,也不是續集和超英。

一部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另一部也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鐵達尼號》,位列第一和第三。

如果將這個範圍擴充到第11到第20,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去。

有且只有一部電影符合這個標準,它的名字叫《冰雪奇緣》,而這是一部動畫電影。

可見這十年來,電影不但沒有進步,反而越發展越回去了,打破時間和空間敘事沒有濺起水花,卻只知一味地吃老本。

我們來看一下全球票房榜前二十的電影。

《阿凡達》,2009年上映,全球票房28.47億美元(196.39億),國內評分8.8,IMDb7.8。

《復仇者聯盟4》,2019年上映,全球票房27.96億美元(192.79億),國內評分8.5,IMDb8.4。

《鐵達尼號》,1997年上映,全球票房22.01億美元(151.77億),國內評分9.4,IMDb7.9。

《星球大戰7》,2015年上映,全球票房20.71億美元(142.81億),國內評分7.2,IMDb7.8。

《復仇者聯盟3》,2018年上映,全球票房20.48億美元(141.22億),國內評分8.1,IMDb8.4。

《蜘蛛俠:英雄無歸》,2021年上映,全球票房18.92億美元(130.46億),國內評分6.6,IMDb8.3。

《侏羅紀世界》,2015年上映,全球票房16.72億美元(115.29億),國內評分7.7,IMDb6.9。

《獅子王》,2019年年上映,全球票房16.57億美元(114.24億),國內評分7.2,IMDb6.8。

《復仇者聯盟》,2012年上映,全球票房15.19億美元(104.71億),國內評分8.2,IMDb8.0。

《速度與激情7》,2015年上映,全球票房15.16億美元(104.51億)國內評分8.4,IMDb7.1。

剩下10部則為《冰雪奇緣2》《壯志凌雲2》《復仇者聯盟2》《黑豹》。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星球大戰8》《侏羅紀世界2》《冰雪奇緣》《美女與野獸》《超人總動員2》。

從這些數據可以很直觀地看出,電影真的快完了。

除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讓電影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其他電影都是快餐式產品。

我們經常說國產電影的春天在哪裡,現在這個希冀可以換一下了,世界電影的春天又何嘗能看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ce5b944cc3c47b682bcdd58a34742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