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到底錯在哪裡?全國首例非法放生案宣判,為何鲶魚首當其衝?

2023-02-17     怪羅科普

原標題:放生到底錯在哪裡?全國首例非法放生案宣判,為何鲶魚首當其衝?

放生,字面意思就是將捕獲的小動物放掉。放生,從古就有,很多人放生是為了積攢功德,認為是一大善事,可以為自己或者家人祈福。但就是因為這樣的「善事」,有人接受了法院的審判。

2023年2月3日,全國第一例非法放生外來物種的案件宣判,當事人徐女士和商販被判罰5.8萬元罰金。事情還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

家住常州的徐女士,在2017年的時候加入了一個放生群,會參加放生活動。2020年12月,女兒同學的家人病重,便委託徐女士組織一場大型的放生。多方打聽後,徐女士聯繫上一個賣魚商販,商販建議徐女士買鲶魚,有一種鲶魚價格低,花一樣的錢可以多放生幾條。

最終,徐女士從商販這裡購買了鲶魚和黑魚,其中鲶魚花了九萬多。

前兩次徐女士放生了3車黑魚和1車鲶魚,第三次打算放生2.5萬斤的鲶魚,當時有群眾報警,有關部門也趕到放生場地阻止,但徐女士並沒在意,依然讓商販拉著2.5萬斤的鲶魚,換了一個地方繼續放生。

結果鲶魚大量死亡,漁政花了10天時間才將死魚打撈完,放生2.5萬斤,打撈了2萬斤。

因為這一次放生,前前後後徐女士花了30幾萬,可以算一筆帳:據說買魚花了16萬多,罰金5.8萬,漁政的打撈處置費9萬多也要承擔。最重要的是吃了官司,成為了首例外來物种放生案例。

放生時常有,為什麼這一次罰得這麼重?

此魚非彼魚,同樣是鲶魚,差別很大

徐女士放生的並不是本土的鲶魚,而是外來物種,叫埃及鬍子鲶,也叫埃及塘鯴。

很多人認為嘴巴扁扁大大的,邊上有觸鬚,身體沒有鱗片,全身滑溜溜的魚都是鲶魚。如果從廣義上來定義,這麼說也沒有錯,只要是鯰形目下的魚都可以叫做鲶魚。但如果從科學角度來細分,鯰形目只是一種統稱,名下還有很多不同的科和屬,不同物種存在明顯差異:

人們比較喜歡吃的鲶魚叫土鲶,屬於鯰形目鲶科鲶屬。而不受歡迎的埃及鬍子鲶(埃及塘鯴)屬於鬍子鯰科鬍子鲶屬。塘角魚其實也和塘鯴是同一種魚,只是叫法不同。

土鲶嘴巴很大,4根鬍鬚,背鰭只有一點點,大多生活在水質比較好的地方,體型也不大,一般只有1斤多,而塘鯴,嘴巴沒那麼大,8根鬍鬚,背鰭和尾鰭相連,野生的塘鯴常出沒在污穢水域中,體型也大得多,隨隨便便就能長到十幾斤。

埃及塘鯴屬於外來的,我們本地也有塘鯴,只是和外來物種相比,本地塘鯴多為養殖的,體型相對小一點,顏色偏黃,很少超過10斤,外來的塘鯴則身體偏黑。

隨處可見的泛濫物種:埃及鬍子鲶

埃及鬍子鲶原產於非洲,中國在1981年引進的,主要用來水產養殖。

當時引進的理由很簡單,埃及鬍子鲶刺少肉多,營養豐富,可以作為一種優質的蛋白質,而且這種魚生命力很旺盛,對水質要求不高,能承受高密度養殖,投入小產能大,生長速度也很快,非常適合養殖。

但也因為它的這些特質,外來的埃及鬍子鲶離開養殖區域後,反而在本土其他水環境中當家做主,成為水中的霸主

它生長速度很快,很容易長成十幾斤的大體型,其他生物根本奈何不了它,可以說,它幾乎沒有天敵;

它不挑食,除了小魚小蝦,以及一些水生昆蟲,憑藉一口大嘴,它還能吃大魚和小鳥,胃口還好,池塘里投放的經濟魚苗,以及本土的其他魚類,很容易被埃及鬍子鲶吃光;

它對生活環境要求又低,無論是渾濁的、散發惡臭的,還是酸性水體中,它都能存活,化糞池裡都發現過埃及鬍子鲶;

極端環境下,它可以呼吸生存,即使乾旱數月,也不會死亡,氧氣含量低也無所謂。

在這樣的情況下,它還要大量繁殖,1斤左右的魚一次能產卵10000顆,一年能產四五次。

關鍵是,我們還不愛吃,很多人都嫌棄埃及鬍子鲶太髒,肉質腥,市場銷售並不好,因此價格也更便宜。

在南方城市,釣魚愛好者釣到的鲶魚基本都是埃及鬍子鲶,它已經牢牢占據當地食物鏈的頂端,隨處可見。除了埃及鬍子鲶,外來入侵的魚很多,例如清道夫和羅非魚,以及之前大火的鱷雀鱔。

像這樣的生物,一旦投放,後果很難想像!

放生是功德還是作孽?

放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在不影響其他生物的情況下,讓原本會死掉的動物回歸自然,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放生。就像野生動物獲得救治後,重歸原先的家園。

很多民間組織的放生行為,不僅沒有達到救治的目的,還危害了其他動物的生命。

首先,沒有辦法保證,放生的動物是否能存活。

開頭提到的埃及塘鯴,人只管放,但沒考慮這些魚能不能活下來,塘鯴不耐低溫,低於7攝氏度,容易死亡。12月份的南京,水溫很低,大量死亡是必然的。

還有很多更離譜的行為,例如在冬天放生要冬眠的動物,生活在海里的放生到淡水裡。像這樣的行為究竟是放生,還是殺生?

其次,生態環境牽一髮而動全身,生態不平衡後果很嚴重。

澳大利亞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兔子可愛吧,但就是當初引進了24隻,到如今達到100億的規模,這還是在人工遏制的情況下。如今人兔大戰還在繼續,苦不堪言。

外來物種因為缺少天敵,是很容易在異國他鄉泛濫的,因此絕對不可以隨便放生外來的物種。

即使是本土有的物種,放生後突然數量增加,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是毀滅性的。原先就有報道,有人突然放生了很多毒蛇,導致附近一人被毒蛇咬傷死亡,這樣的結果該誰來承擔呢?

澳大利亞安樂死世界最大的甘蔗蟾蜍,因其是外來物種

最後

總的來說,放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行為。

一場正規的放生,必須是科學的合法的。需要向有關部門彙報,並且在這些部門的監督下完成的,不僅需要了解動物的習性,還要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而不是簡單花個錢,報個民間組織就行了。

做善事,有很多種途徑,不妨換一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cafc9e3a178d61ad6346f92f47ac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