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打基礎,高四985」,這儼然已經成了復讀生口中的一種玩笑,或者說自嘲更合適。每年,都有學生能超常發揮,考出比平時成績高几十分的好成績,當然也有考生髮揮失常,高考的時候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不少學生在高考這幾天失眠,或者因為壓力太大,太過緊張,而導致考試沒有正常發揮。這些是考試方面的因素,有些學生是因為志願填報方面的原因,才導致自己選擇復讀。據統計,今年重慶市,依舊有學生,雖然考到了600分以上,依舊滑檔。寒窗苦讀三載,偏偏在這個關頭沒有搞好,可以說損失很大了。今年,選擇復讀的學生人數也並不少,大部分學生都是覺得自己沒有考好,或者覺得自己經過一年的複習後有望漲很多分,希望來年能衝上一本的學生。但是考生到底適合復讀嗎?這幾種情況可以給你借鑑。
1.學生的復讀意願
學生如果選擇復讀,最重要的就是他復讀的志向。我有一位朋友就選擇復讀,但是他本來是非常想今年直接走的,雖然他只考了400多分。但是他爸硬逼著他去復讀,他沒辦法,只好去當地的一所市重點高中復讀。本來校長也是建議這種想走的學生不復讀,不過在他的錄取結果出來之前,還有好幾周的時間,不妨先把書念著。這位同學一開始是極其不願意復讀的,因為他的同學基本上都今年走完了,他如果復讀的話就會落別人一屆。
但是他到學校復讀的時候,卻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在他復讀的這個班級,有的學生甚至考了600分,但依舊選擇了復讀,大部分學生都只考500多分,他們也都不是很滿意自己的成績,希望來年再戰。休息幾周之後,他就被這所學校的老師教學水平所折服,以前困惑的很多知識點也都幡然醒悟。他現在也覺得自己復讀一年後能漲很多分,現在正在某市重點高中復讀班認真的學習。現在他給他爸的答覆就是,一定要復讀,就算被錄取了也會選擇復讀。學生復讀,重要的是復讀志向。有的學生有心復讀,會認認真真學習一年。有的學生不大樂意復讀,隔了一年後成績依舊不會有改善。
2.考生家庭經濟條件
雖然有部分地區的二三名是合併了的,但民辦學校依舊是民辦學校,原來本科三批次錄取的學校併入本科二批次錄取,學校卻沒有什麼變化。這些民辦學校對學生來說,最大的兩個特點就是,教學水平不如某些名牌學校,學費卻比這些學校都貴。首先民辦學校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就是學生的學費,除此之外一些水電費,平常的住宿,各種收費,也在他們的盈利範圍之內。一般民辦學校每年的學費都要兩三萬,貴的5,6萬也有。然而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的家庭都無法承擔如此誇張的經濟開銷。就算申請了各種助學貸款獎學金,每年也不過只能得到幾千元的補助,經濟問題依舊誇張。所以這些學生想來年考上一所好的一本或者二本,起碼這些學校的學費還能勉強承擔。
3.學生基礎
並不是說基礎差的學生就不能復讀了,只是這些學生復讀的話必須要下非常大的苦工。有些學生本來高一,高二基礎就差,可能也復讀一年的,效果不明顯,要復讀兩三年才能慢慢的把分數提起來。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復讀後分數都是漲的,但是排名卻不一定會提,復讀生多了,學生的競爭壓力也會變大。所以,本來考640分的學生能排2000多名,但是復讀後卻可能只能排到四五千名去。
復讀生相比應屆生還是有優勢的,畢竟多讀了一年,掌握的知識點面也往往更廣。這樣的情況來看,每年的最高分往往是應屆生。雖然復讀生復讀後的整體實力都比應屆生水平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