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晶片分支HBM爆發!29隻HBM核心概念股曝光!

2023-11-21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儲存晶片分支HBM爆發!29隻HBM核心概念股曝光!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近期,儲存晶片細分領域HBM(高帶寬存儲器)成為最強風口之一,相關概念股強勢爆發,不少投資者將HBM比作上半年的CPO。HBM概念之所以爆發是因為AI訓練的需要,需求大漲。

據市場消息,隨著AI晶片競爭的加劇,全球最大的兩家存儲器晶片製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正準備將HBM產量提高至2.5倍。除了韓國雙雄以外,全球第三大DRAM公司美光也將從2024年開始積極瞄準HBM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AI大模型的興起催生了海量算力需求,而數據處理量和傳輸速率大幅提升使AI伺服器對晶片內存容量和傳輸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HBM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HBM需求爆發,也意味國內HBM供應鏈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那麼,HBM到底是什麼?市場空間有多大?哪些公司在布局?筆者在文末梳理出了HBM領域核心A股概念股。

HBM是什麼?

一般來說,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易失性存儲器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其中,易失性存儲器又可分為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和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而HBM就是動態隨機存儲器的其中一種。

HBM是英文High Band width Memory的縮寫,意為高帶寬存儲器,是一種面向需要極高吞吐量的數據密集型應用程式的DRAM,作用類似於數據的「中轉站」,就是將使用的每一幀,每一幅圖像等圖像數據保存到幀緩存區中,等待GPU調用。

簡單地說,HBM就是一款新型的CPU/GPU內存晶片(即「RAM」),將很多個DDR晶片堆疊在一起後和GPU封裝在一起,實現大容量,高位寬的DDR組合陣列。

AIGC推動HBM高速成長!

隨著AIGC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AI伺服器與高端GPU需求不斷上漲,並有望持續推動HBM市場高速成長。

與傳統DDR存儲器不同,HBM使用矽通孔(TSV)和微凸塊垂直堆疊多個DRAM晶片,並通過封裝基板內的矽中介層與GPU直接相連,從而具備高帶寬、高容量、低延時與低功耗等優勢,相同功耗下其帶寬是DDR5的三倍以上。因此,HBM突破了內存瓶頸,成為當前AI GPU存儲單元的理想方案和關鍵部件。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預計2023年全球AI伺服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量近120萬台,同比增長38.4%,占整體伺服器出貨量近9%,預計2026年出貨量達237萬台,2022-2026年復合增速為29%。

目前英偉達GPU為AI伺服器市場搭載主流,市占率約60~70%,英偉達中高端GPU H100、A100採用HBM的滲透率接近100%。

據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計,2022年全球HBM容量約為1.8億GB,2023年增長約60%達到2.9億GB,2024年將再增長30%。HBMGB售價20美元測算,2022年全球HBM市場規模約為36.3億美元,預計至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27.4億美元,對應CAGR約37%。

全球DRAM三大巨頭主導HBM市場!

目前,HBM市場主要被全球前三大DRAM廠商占據,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2022SK海力士HBM市占率為50%,三星的市占率約40%、美光的市占率約10%

作為AI晶片的主流解決方案,隨著行業的持續爆發,HBM的前景越來越明確,其也受到了存儲巨頭的高度重視。

自2013年SK海力士首次成功研發HBM以來,三星、美光等存儲巨頭也紛紛入局,展開了HBM的升級競賽,目前HBM已從第一代(HBM)升級至第四代(HBM3)。據報道顯示,三星正在向AMD提供HBM3和交鑰匙封裝服務,並完成了與主要客戶關於2024年HBM供應的談判。

SK海力士作為韓國的存儲晶片雙雄之一,在技術布局上與三星齊頭並進,在今年8月向Nvidia提供了HBM3e的樣品,並正在向AMD供應HBM3。與此同時,台積電也宣布將CoWoS產能擴大兩倍,以期更好地支撐水漲船高的HBM需求。

HBM概念股有哪些?

整體來看,HBM產業鏈主要由IP、上游材料、晶粒設計製造、晶片製造、封裝與測試等五大環節組成。由於國際大廠均採用IDM模式,晶片的設計、製造和封測都由大廠一手包辦,國內廠商主要處於上游設備和材料供應環節。

筆者根據Choice數據、研報以及上市公司資訊等信息篩選出了29隻HBM核心A股概念股。其中,華海誠科2023年8月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顯示,公司的顆粒狀環氧塑封料(GMC)可以用於HBM的封裝,相關產品已通過客戶驗證,現處於送樣階段。截至11月20日,公司股價11月以來已經翻兩倍。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c074f0d9b93f7d221f839b34fc9a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