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你以為梅長蘇的善意欺騙和隱忍是不愛,其實他是深愛

2023-07-31     e族搞笑

原標題:《琅琊榜》你以為梅長蘇的善意欺騙和隱忍是不愛,其實他是深愛

《琅琊榜》你以為梅長蘇的善意欺騙和隱忍是不愛,其實他是深愛

《琅琊榜》最後4集,幾乎段段觸及淚點,讓人動不動就想哭。

當藺晨向眾人詳細解析聶鋒病情時,不小心透露了梅長蘇真實的身體情況,原來他早已命不久矣,霓凰郡主幾近崩潰,蒙摯著急上火。

看著梅長蘇從容勸退蒙大統領,轉頭又面不改色地騙霓凰郡主,自己還有十年的壽命,並答應餘生不再離開她的時候,彈幕上滿滿是「趕快生個兒子吧」。

不然林家要絕後了!

不得不說,這果然是傳統男權社會的固有思想:只為自己傳宗接代,卻忽略了對方可能會守寡而一世孤苦的境遇。

這樣一部以家國情懷和兄弟情誼為主的電視劇,愛情的分量顯然很小;而梅長蘇和霓凰郡主之間的感情,更是大大超越了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一開始,我以為梅長蘇並不愛。因為他滿腦子都是7萬赤焰忠魂的冤屈,復仇大計恐怕就是他重生後的唯一心頭大事。梅長蘇燃燒自己的生命,換來靖王上位,梁帝答應重審赤焰舊案。

梅長蘇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七萬赤焰軍。

但他唯獨對不起一個人,那個人便是霓凰郡主。

霓凰郡主認識林殊的時候,才只有小飛流那麼大;

從小女孩,變成年近30的大齡單身女青年,她用前半生的等待,終於等來了梅長蘇,卻仍然等不萊梅長蘇與自己相伴一生。

梅長蘇對霓凰郡主是什麼樣的感情?

似乎全劇從未直接言明過。

直到他飽含深情地向夏冬託付霓凰郡主時,我被深深觸動了;

然後又再仔細回過頭思考,梅長蘇在這12年來,尤其是進京後的樁樁件件。

原來,他不是不愛,而是太愛,又不敢愛。

默默守護,只為年少時所愛

這麼多年來,他隱藏得很好,不到危急時刻絕不露面。

只有一次,在霓凰與南楚水戰膠著之際,他派衛錚化名冒險來到營中,給出火燒連營舟的建議,成功化解戰局之困。

而這次,也是讓他露了蹤跡,因為人在江左盟地界消失得乾乾淨淨,想撇清關係實在太難。

更何況以霓凰的聰明,她完全能夠從作戰方式上看出很多東西;也許他不出手,霓凰最後也能脫困;可他還是忍不住派出了最好的戰士為她解圍,這才給了心思細膩的郡主,第一次見面,並起了疑心,從而開始後來一系列的驗證之路。

為什麼郡主第一次見面,便願意邀約一個身殘體弱的梅長蘇,一起在長廊上散步?

正如她和穆青所說,當年的突然出現的那位謀士,最後消失在江左地界;如果不是江左盟的人,又怎麼可能做得到?

那她肯定得抓住梅長蘇這個盟主,一探究竟。

只守護,不打擾,便是那12年來,梅長蘇最長情的表達方式。而後,他進京,更是力所能及地護她周全。

替她設計,阻撓比武招親——繞好大的彎,只為給郡主賣個人情?皇上一直忌憚穆王府的十萬鐵騎,覺得邊境「只知穆王,不知梁王」。

皇上為了削弱霓凰郡主的勢力,特地把她留在京城,甚至張榜用比武招親的方式,替她擇婿。

可郡主本身,定然是不願意通過這種方式擇婿的,否則也不會單身這麼多年,她其實一直在等一個人回來。

霓凰作為琅琊榜上高手,不是所有人都能打敗的,而且附近各國肯定派的都是高手;深知她意的梅長蘇,便未雨綢繆地安排自己的人——假百里奇出場,代表北燕出戰,先替霓凰郡主擋掉不喜歡的人選,讓霓凰最後能夠有選擇。

百里奇是他國之人,皇帝肯定不想讓霓凰嫁給他;加上本來就長得就次了點,霓凰也不會選他;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讓霓凰不嫁人,將來再選擇自己喜歡的。

可見梅長蘇為霓凰,想得多長遠:既不讓她受委屈,也不讓她受制於人。

這一舉一動,可謂用心良苦。

霓凰不小心中計,設局極力解救——為救郡主,卻要想那麼多彎彎繞繞靜妃無意間聽聞宮中有人要啟用情絲繞,便首先想到,受害者可能會是霓凰郡主;因此她千方百計傳遞消息給蒞陽長公主,而後消息再傳遞給梅長蘇。

因為知道的信息有限,所以,一開始梅長蘇和霓凰郡主,都以為是皇后要動手,卻忽略了越貴妃。

可梅長蘇又僅僅憑著言豫津無意當中透露的一個小信息,就迅速知道了幕後操縱者。

這其中,有他對局勢的足夠了解,比如,皇后支持的是廖廷傑,越貴妃支持的是司馬雷。而廖廷傑一會兒要跟言豫津打馬球,顯然不可能會出現在皇后的寢殿做壞事。

所以,當梅長蘇想到這一點時,立馬就在宮牆內裝病,然後支走言豫津,等到蒙大統領近身時,就開始排兵布陣。

梅長蘇,讓蒙大統領通知靖王先第一時間去救,同時派手下通知皇后去現場抓證據,再通知穆小王爺去後門抓人。最後,由他來通知譽王趕場解圍。

整個救援事件,不但救霓皇郡主於水火之中,還順便將太子的靠山母妃——越貴妃打入冷宮;更讓譽王誤以為梅長蘇偏向自己,同時也讓梅長蘇真正想要扶持的靖王,順手送了郡主一個大人情。一舉四得,環環相扣。

這一救,表面上看是譽王搶功;再往深層里看,便是靖王沖在前頭,而實際上,郡主知道,她該感謝的是梅長蘇。

做這麼多,為的不過是護自己周全而已,這個人對她,一定不只是想賣人情那麼簡單。

為給郡主出氣,利用譽王打擊報復太子黨因為梁帝對郡主勢力的忌憚,加之對越貴妃仍有情,於是,短短,主謀越貴妃便快速復寵,仿佛一切不曾發生過。

為了給郡主消氣,更為了打擊太子勢力,梅長蘇又設計了,由譽王出面,挑起朝堂辯論。

而他,又請穆青,替他拿著只有林殊才有的信物——玉嬋,請當年黎崇老先生的摯友,大儒出面。

明面上,他是替譽王打擊太子,實際上,他是想替郡主出氣。

因為愛,哪怕刻意掩飾,仍將所有破綻都給到霓凰

之前我回顧過,認出梅長蘇即是林殊的人的順序。第一是最疼愛他的太皇太后,第二是蒙摯,第三便是霓凰郡主。

太皇太后亂點鴛鴦譜——梅長蘇不小心流露了真情實感太皇太后許是出於長輩的關懷,本能地認出來;而蒙摯則是毫無懸念地被事先告知;只有霓凰郡主,她憑著女人的第六感,通過梅長蘇不小心透露出來的諸多細節,認了出來。

入宮第一次覲見太皇太后,老太太將梅長蘇的手,輕輕地搭在霓凰的手上,並囑咐他倆早日完婚。

這個場景,多麼溫馨。

也許在那一刻,一向理智克己的梅長蘇,心裡悸動了一下。

他竟然抓住霓凰想要抽走的手不放,還略略用力按住,一直等到太皇太后絮叨完,在旁人的提醒下,方才鬆手。

而事後,霓凰郡主說了句,如果我說,我並未介意,會不會讓你覺得太輕浮了?這要是換作平時,你的手恐怕早就離身了。

其實從那一刻起,霓凰便更加確認,眼前這個人一定不一般,否則不會有如此失態的舉動。

接下來,便是進京後,梅長蘇的兩次不顧一切地相救了。

有了這兩次破綻頻出的經驗後,梅長蘇在面對霓凰時,開始刻意注意說法方式和身體語言,但他的越刻意卻反而越造就了另一次破綻。

第一輪試探:梅長蘇是否與林帥有關係霓凰郡主借著梅長蘇買宅子的理由,替他物色了一處,距離到林帥舊府附近的宅子;藉此試探梅長蘇對林帥的態度和反應。結果他逃避表現明顯。

比如走到宅院後門時,梅長蘇突然停住,沉思,繼而轉身。

霓凰便說道:「從這邊走出去會更近一些」。

試問如果梅長蘇不知曉出門以後將會面對什麼,此時的他又何須轉身呢?

梅長蘇越是想竭力撇清自己與林帥舊府的聯繫,卻在無形中,透露了自己與它的淵源。

而在兩人漫步園中閒談時,霓凰對梅長蘇說:「靖王他一直是這個脾氣,先生大可不必為此置氣。」

此時梅長蘇停頓了一下,他刻意回答:「郡主說笑了,我怎麼會知道靖王的性情呢?」

其實,郡主的話原本沒什麼特殊含義,可梅長蘇的解釋,就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在一個你深愛的人面前,智商永遠無法在線!就連梅長蘇也逃不過此劫數。

因為愛,所以再多的計算,都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失靈,梅長蘇不止一次在霓凰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許多行為露出破綻。

後來,霓凰又拿著他的書信,跟以前林殊寫的書信做筆跡對比,哪怕梅長蘇刻意練字,轉變筆跡;但僅憑他跟黎崇的這層關係,郡主便又能猜出一二。

於是,尾隨其後,當場問梅長蘇衛錚和林殊的名字,看他的反應。

此時,梅長蘇已經準備坦白。

可以說,梅長蘇因為關心,因為不由自主流露出來的照顧,還有一些細枝末節,已經把自己所有的破綻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霓凰的面前了。

如果他不是舊人,那為什麼會特地來幫自己?而且幾次犯險來幫?如果他不是兄長,那為什麼他會難以自持,竟握著她的手不放?如果他不是兄長,那為什麼會對祁王的遺腹子那樣關切,而且設法營救?如果他不是林殊,那為什麼他有把握能夠請動大儒,又為何有這樣的信物?如果他不是林殊,那為什麼蒙大統領會配合而不拆穿,能讓他聽命的,豈是江左盟的江湖勢力能夠辦到的?這一些,穆青和靖王這樣的男人,怕是看不透,反正他說什麼便是什麼吧。可霓凰郡主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身邊有這樣一個對自己如此肝膽相照,又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人,他應該就是兄長;更何況,他甚至知道自己從來不喜歡帶侍女的習慣,若不是親近之人,又從何而知?

因為愛,哪怕再掩飾,也會從行為舉止中察覺出來。

從未因為自私,想過片刻占有

霓凰郡主和林殊相認的那場戲,十分感人。

如果梅長蘇勸不住她,就讓林殊來勸吧

他對黎綱說,她對我來說,不一樣,你知道的。

說完這句話,梅長蘇難得地露出痛苦和糾結的表情。

這明明有一顆痣?!

霓凰撩起梅長蘇的衣袖反覆查看,結果發現並沒有痣;

接著她不顧儀容地又扯開他的衣領,仍然沒有痣。

霓凰已經開始崩潰了,淚流滿面。

怎麼會?

兄長,你到底經歷了什麼?

短短几句話,絲毫不問過去為何不找她,只是關切,可梅長蘇什麼也沒解釋,他怕她傷心,便獨自承受。

而霓凰知道他因何回來,怕影響計劃,小心翼翼地問,我以後還可以去看你嗎?

如果你實在想的話,就來吧。

對比宮羽,梅長蘇直接通過十三先生轉達,無事不必來看。如果未經允許隨意上門,她還會被責罵;甚至在她提出自己坐牢換出夏冬時,他也並不疼惜,同意計劃;而在她傷心難過的時候,他更是一句安慰話都不給。

可在明知霓凰多走動,容易暴露的情況下,他還是捨不得拒絕。

兩人一起欣賞梅花,他情不自禁,隨手就替她把頭髮上的花瓣拿掉。

兩人的一舉一動之間,有著難以訴說的默契,以及克制的情感。

可是,再愛,梅長蘇對霓凰郡主也是發乎情,止乎禮,從不越雷池半步。為了避免她擔心,刻意不讓別人告訴霓凰自己的病情。

有一個情節,當霓凰得知梅長蘇前一晚發病,陷入昏迷時,十分著急,不顧形象地,幾乎是衝到靜妃跟前;她人還沒站穩就問,蘇先生怎麼樣?

當得知,靜妃也已知曉身份時,郡主竟一秒淚奔,說,我知道他怕我擔心。

梅長蘇與霓凰之間的感情充滿了理智和克制。

從來沒有過多的埋怨,也沒有任何不滿,只有無限的理解和支持。

而當霓凰終於得知,身中火寒之毒的人,經過刮骨療傷之後,壽命不長時;她只想知道,她的兄長還可以陪自己多久。

比起郡主時不時的情緒失控,淚眼婆娑;梅長蘇經常表現出來,極度的隱忍和克制,甚至讓我懷疑,他真的愛嗎?

他重生後剩下的時間規劃里,只有:

為赤焰軍洗刷冤屈看著蕭景琰大婚,坐擁朝局等謝玉死訊傳入京城後,利用蒞陽長公主將他的手書公開等著梁王親自宣布重審但卻壓根沒有郡主的影子。

甚至,在霓凰苦等十幾年以後,梅長蘇還是選擇回歸屬於自己的戰場,以林殊的身份完成終極使命,最後,戰死沙場。

霓凰,終究是等不到與梅長蘇長相守。

直到...

梅長蘇囑託夏冬,希望勸霓凰改嫁當夏冬得知林殊的身份後,彼此坦誠聊天。

梅長蘇第一次真誠地對夏冬說,以後,希望她多照顧一下霓凰;如果霓凰能夠遇到有緣人,希望能勸勸她,讓她改嫁。

那一刻,我明白了梅長蘇的深情。

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壽命將至,所以不希望霓凰再等他;

哪怕再愛,他仍然不會自私地想要短暫擁有一段情,了卻心中殘念,卻空留霓凰孤寡一生。

既然無法給你長遠的未來,便真誠祝福你能夠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時,我才知道,林殊畢竟是死過一次的人;再次歸來,他剩下的時光,只有為7萬赤焰軍翻案這件大事,其他的都要靠邊。

他可以心底里愛她,想她,護她,卻唯獨不能占有她;他早已逼迫自己,在心中斬斷情絲。

許來生攜手白頭在最後的大結局,梅長蘇和霓凰兩人需要各自帶隊出征。

城外分別時,霓凰希望梅長蘇答應她,必須活著回來。

可梅長蘇卻對霓凰說:

都說緣許三生,希望來世,我們都在平常人家,可以平淡安穩地攜手終老

其實他的回答,已經是一種隱晦的最後告別。

梅長蘇這輩子,給不了霓凰幸福,只能等下輩子,再來踐行承諾。

霓凰:「兄長此諾,來生一定要記得」,看著霓凰這麼認真、深情,梅長蘇堅定地說「此生一諾,來世必踐」。

這竟是兩人此生的最後一面,這樣的對白,實在讓人感慨萬千。

這樣的愛怎麼能不讓人動容。

只有愛到深處的人,才會忘記偽裝。

只有深入骨髓的愛,才會讓他失態。

只有真誠大方的愛,才會希望對方幸福。

結語

舊愛再相逢,新緣難繼續。

這對青梅竹馬、有官方婚配在身的戀人,時隔12年後再相遇;先是讓位於洗刷冤屈的大事;後又因抵擋不住家國情懷,最終天人永隔。

林殊對霓凰的愛是直白的、張揚的、奔放的;而梅長蘇對霓凰的愛卻是隱忍的、克制的、壓抑的;同樣的一顆心,竟起了這麼大的變化……

只能說,時移事易,梁帝的一番猜疑,不止埋藏了曾經赫赫有名的林帥府,大大削弱了赤焰軍的勢力,更是徹底改變了林殊的人生;林殊與霓凰的愛情,早在12年前,便已註定了結局。

從此,梅長蘇,只能愛、只能護、卻不敢多前進半步,不敢占有。

這樣的愛,讓人佩服,更讓人唏噓。

《琅琊榜》你以為梅長蘇的善意欺騙和隱忍是不愛,其實他是深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bd72a03b97f78417e0b01898baf67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