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身齊家,對於個人身心的要求是自古有之的。尤其是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更是歷來君子所追求的。但是作為社會公知和擁有著中國最高學歷的王福重博士,似乎對不起他曾經接受的教育。
在中國這個農業大國里,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者結合的問題一直是受到多方關注的,但是王福重卻認為要消滅農民。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這位王大博士竟然又大言不慚地說:「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只是為了虛榮。」在揚言消滅農民之後,又宣揚戰士衝鋒陷陣是虛榮,這樣的人即便是拿到了博士學位,但是卻沒有基本的道德修養,他的良心在哪呢?
一、消滅農民,教授的所謂謬論
王福重出身於河北省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和眾多人一樣,他是憑藉著讀書改變命運的。
能夠考試北大的農村學子可以說是狀元之才,不僅如此,王福重憑藉著驚人的努力一直到拿下博士學歷。畢業以後的王福重擔任某家報刊的撰稿人之一,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王福重,似乎在自己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原本以為農民出身的王福重能夠對於農民有種特殊的感情,但是卻不曾想王福重說出了「消滅農民」這樣的妄言。他的這一番荒謬的言論,實在讓人無法和他的出身聯繫起來。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對於農業的倚重可見一斑。現如今隨著農業機械化和農村智能化建設的有序開展,越來越多的農林機械對於提高農業生產率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這一過程中,農民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但是王福重卻簡單地將糧食生產的功勞歸根於農業器械和土地,並且揚言要消滅了農民。
王福重這樣的言論無疑是非常錯誤的,他在不了解中國社會構成的同時,揚言消滅中國重要的階級。作為沒有經歷過驗證的言論,王福重卻將其發表於公眾場合。這樣做,所發表的言論可謂荒謬至極。
二、農民的重要性,大國三農重中之重
現如今隨著城鄉差距在拉大,一部分的農民今年也開始出走城市,農村的耕地利用率在減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農民要被消滅。作為重要的中國社會階級的組成人員,農民是不可分開的重要部分。
一部分的農民出走農村,成為了城市的重要建設者,他們也有一部分選擇成為軍人,為國家的邊防政策努力。倘若消滅了農民,農村成為荒廢之所是必然的。這對於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建設,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農村現今留下來的大部分是老人,或者說是留守兒童。他們家中的青少年勞動力大多是到城市謀生,進而反饋給這個家庭。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銜接,才使得農村有更大的發展。
一旦消滅了農民,那麼城市中闖蕩的農民工確確實實成為了無根浮萍。此刻的他們只能無根地漂泊在城市當中,不知道何去何從。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造成城市問題的再發酵,對於國家管理問題,也帶來更大的影響。從宏觀角度看,消滅農民的說法可謂是荒誕至極。
但更令人憤怒的是,王福重在訪談節目中竟大言煌煌,他說,解放軍戰士衝鋒陷陣竟然是為了虛榮心。這一句話一出,王福重作為北大博士的光環可謂是瞬間瓦解。
三、軍人衛國,衝鋒陷陣談何虛榮心
軍人作為這個世界上最為神聖的一員,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衛著這個國家的安全。
從這一方面看來,對於軍人的認可汙衊都是不容原諒的,這也能夠看出王福重也是一個內心黑暗的人,對於軍人的汙衊,他可以不經過大腦的思考便在公眾場合生髮表,這更讓人覺得可恥。
社會並不是只有光明的一面,它也有黑暗的一面。我們如今能夠安穩地生活於現在的中國,更離不開的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戰士。「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戰士拿性命去拼的東西,怎能如王福重那般用虛榮來形容?
無數的革命軍人戰士,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這個國家。每當有災難來臨時,他們總是沖在第一線。他們也是普通人,但是因為內心的信仰讓他們選擇了逆行。正是這樣崇高的信仰,在北大博士王福重看來卻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此言一出,一些網友甚至直言要將這位北大博士扔回戰爭年代裡去磨練。
在和平年代裡的解放軍戰士軍人,他們的奉獻精神更為珍貴。這不是王福重這一個拿著博士學歷在這裡大言煌煌的場合。
王福重雖然在經濟學方面有一定的學術造詣,但並不意味著他可以肆無忌憚地侮辱中國的農民和中國的軍人。他的這一系列荒誕的言論,更多表現了這個人個人品德的低劣。
四、脫離社會公知,「何不食肉糜」
作為一個社會攻擊,在社會方面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王福重並沒有認識到自己每一句話所造成的結果。在沒有對社會基本情況有著一定的認知時,只是為了流量而肆無忌憚地用譁眾取寵的方式去博得關注。
在王福重看來,自己的博士光環給自己言論的加分是非常高的,這也就意味著自己能夠用自己主觀的想法成為一些可笑言論的搭配者。王福重更像是一個可笑的小丑,在發言的講台上取悅著周圍的觀眾。但是他所採取的方式卻是非常可笑的,一言一行都應當思考再三。
很明顯,王福重用他「唯我獨尊」的態度承認了自己一個失敗的「社會公知」身份。對於王福重這種博出位、博眼球的人,也不過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跳樑小丑,很快就會被人們淡忘,只是生而為人,還是善良一點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bc23dae4bbf3ca983405e44e816c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