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基金打不過指數

2023-05-18     錢耳朵

原標題:主動基金打不過指數

2023年5月18日音頻:進度條00:00 08:32 後退15秒倍速 快進15秒

今天AI又嗨了,通信設備板塊大漲5%,大數據板塊大漲3%。上周作總結的時候就說了, 現階段經濟疲弱,行情大機率就在TMT、中特估等「不需要業績」的方向( 1.2萬億去哪兒了? )。

AI為什麼漲呢?因為「 機器人夢」。

昨天特斯拉開股東大會,馬斯克又畫了個大餅: Optimus(特斯拉機器人)的需求可能會遠遠超過汽車,特斯拉未來價值主要靠它。本著「全人類的夢想皆由A股買單」的原則,今天AI自是又聞風而動。

不調侃了,聊聊投資。

「機器人」板塊有機會嗎?我認為有。因為機器人既有「應用場景」,也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什麼是機器人? 它的本質其實是「智能家居、智能製造」的延伸,只不過做成了「人形」。比如掃地機器人,最開始需要人拿著到處吸;後來加了感應器、定位系統,可以遙控它去某地方吸;再後來加了智能作業系統,可以自動分析某地方髒了,然後主動去吸;最後做成了「人形」,模擬人一樣獨立做清潔……所以說, 機器人有應用場景,不是「偽需求」

為什麼做成「人形」呢?因為 「升級的空間」巨大。以人的進化史為例,最初人是「四條腿」在地上爬的,跟老虎、羊一樣;後來人嘗試著「兩條腿」走路,將另外兩條腿解放出來,變成了手(開始時可能不習慣,打不過別的肉食動物);最後終於進化出了「高級智商」,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機器人也一樣, 做成了人形後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進步的空間巨大。比如掃地機器人,未來可能慢慢進一步升級成「複雜系統」,可以給人煮咖啡、輔助小孩學習,等等。

當然,科技板塊普遍需要注意「發展進度」的問題(就算想像空間巨大,在某一段時間可能停滯不前), 但我覺得機器人板塊還沒到「市夢率」的階段。機器人相關的兩個指數,目前PE都只有20多倍,不到近5年50%的百分位,這個位置「 合理偏低估」。

1、主動基金打不贏指數

今年的基民都抑鬱了, 指數跌,基金大跌;指數漲,基金也跌。好像基金就是用來給遊資接盤的!

何止今年,去年至今,前年至今,基金重倉股都大幅跑輸指數以「萬得金倉30」(基金重倉的30隻股票)為例,2021年至今大跌了34%,比滬深300多跌了10%。

這還玩個毛線的主動基金,多收了那麼多的管理費,比指數還能虧。

主動基金是不是不值得投了呢?不能草率地做出判斷。

看兩個角度。

1)「萬得股票型基金總指數」是能跑出超額收益的。

例如,2021年至今,「萬得股票型基金總指數」僅浮虧了12%,比滬深300少虧了12%。

萬得金倉30、萬得金倉100代表的是「基金的抱團股」,不代表主動基金整體; 代表基金整體表現的是「萬得股票型基金總指數」。這個指數的中期表現大幅超過指數,說明主動基金整體是能跑贏指數的。

2)拉長時間來看,基金重倉股的收益是最出色的。

例如,近7年(2016年至今),萬得金倉30的漲幅有51%,大幅跑贏滬深300的6%,也跑贏了「萬得股票型基金總指數」的30%。

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長期收益極其出色,說明, 基金重倉股的基本面都是非常優秀的

所以,別受一時虧損的情緒影響,認為主動基金一無是處; 如果長期投的話,主動基金依舊是最優的選擇

為什麼基金重倉股近2年表現這麼拉胯?

我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在於, 泡沫太大了。看一組數據,2018年權益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規模只有2.2萬億,2020年漲到了6.4萬億,2021年進一步漲到了8.6萬億。 當基金的規模大幅增長,基金經理會幹什麼?大機率是加倉原來持有的股票。這樣一來,基金重倉股的泡沫越來越大;當2022年,大家沒錢加倉了,泡沫就破了,基金重倉股一蹶不振。

所以,主動基金不漲,真不全是基金經理的責任, 基民「 盲目加倉也是原因之一

昨天還有人說, 如果買主動基金需要自己盯,還要基金經理幹嘛?這個思想是錯的。 基金經理只能幫我們「選股」,但投基金還需要「擇時和構建組合」,這部分工作需要我們自己來做。所以,多上點心吧!

2、板塊分析

(1)光伏

昨天拜登否決了「光伏關稅法案」,本來對光伏板塊是大利好;但今天光伏又跪了,大跌1.7%。看來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周一光伏大漲,周二小漲),提前伏擊,然後昨天消息出來後趁機出貨了。

美國人有錢, 光伏產品賣給美國的毛利是很高的,所以我認為美國不收關稅對光伏是大利好。但沒想到,這麼大的利好只是被人用來「做短線」,這說明,現在大家對光伏的情緒是真差。

另外,5月1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發文稱,本周矽片價格延續跌勢,其中, G12單晶矽片周環比降幅為15.66%。照趨勢,矽片清庫存的效果並不理想,短期價格難以企穩。也就是說, 短期光伏板塊想漲起來,估計難

(2)網際網路

昨天騰訊公布一季報了,凈利潤、營收都增長了10%以上,不鎖所料,略超預期。

但是今天騰訊沒漲,原因還是在於「 預期不行」。從4月的經濟數據和金融數據看,今年消費相關的板塊預計較難,騰訊的遊戲、廣告業務都是消費相關的板塊,今年沒啥想像空間。所以, 可能中概互聯的空間也不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大多數都跟消費相關)。

(3)人民幣匯率破7

五一後人民幣匯率就跌跌不休,昨天已經破7了。3個原因:

1)五一的消費數據、4月的經濟、金融數據都表明,國內經濟復甦較弱;2)4月美國的CPI和非農就業表明,美國的通脹粘性較高,年內可能不會降息;3)美國存款利率上升,中國存款利率下降,導致企業的結匯意願低(不想把美元換成人民幣)。

從4月的出口數據看,我們對美國的出口負增長(沒有美元凈流入),大幅增長的只有對俄羅斯的出口(俄羅斯沒有美元給我們),所以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可能依然壓力較大

如果想規避的話,我認為買點QDII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舉個例子,納斯達克100昨晚僅漲了1.2,今年納斯達克ETF漲了1.6%,其中的0.4%就是匯率的收益。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ba98c784018cf7651fa665dea02e0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