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基於臨床新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系列症候群,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持續開展相關觀察研究。該院呼吸內科張旃副教授、消化內科安萍副教授等觀察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後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實驗室從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發現病毒核酸。
研究團隊據此提出,在前期國家權威指南提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的基礎上,新型冠狀病毒還存在一定的糞口傳播。臨床醫師特別是消化內科醫師應高度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不典型症狀,針對患者嘔吐物、糞便等做好個人防護。
研究團隊提醒,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時,應格外重視手衛生,同時儘可能避免與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如無單獨衛生間,每次使用後,可通過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做好居家隔離消毒。
特此提醒大家注意
戴口罩的同時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如何科學正確地洗手下面這些要記好!
01、洗手時機很重要!
先來看看哪些時候必須要洗手吧!
準備食物,接觸生肉等;
飯(進食)前便後,吃藥之前;
接觸錢幣之後;
接觸別人後,尤其是去醫院或接觸病人後(前);
做完掃除工作之後、處理垃圾;
戶外運動、作業、購物後;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髒東西之後;
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後;
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觸過傳染物品的,更要經過消毒,反覆洗;
接觸寵物後。
準備工作不能少!
洗手一定要用流動水,不要用盆水,搓揉時間至少要20秒以上。
不能僅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
如果使用肥皂,肥皂應保持清潔和乾燥。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洗手液,如使用替換裝,每次分裝前要將容器清潔消毒;當皂液有渾濁或者變色時,應更換。
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請留意產品說明中「開瓶後使用」的有效期,一般開瓶後的使用期限不超過30天;
洗後的手不要在衣服上「蹭」干,提前準備好乾手巾或烘乾機。
03、洗手是門技術活——七步洗手法
1、洗手掌
2、洗背側指縫
3、洗掌側指縫
4、洗指背
5、洗拇指
6、洗指尖
7、洗手腕、手臂
常見誤區要不得!
誤區1
所有洗手液都能殺菌
洗手液主要分為普通型和抗菌殺菌型,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有殺菌作用。在抗菌殺菌型洗手液中,抗菌型有殺菌作用,但殺菌率比較低,一般是大於90%就可以起到抗菌作用,而殺菌型洗手液要求對目標菌殺菌率達到99.99%。
誤區2
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洗手
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終會有物質留在手的表面,所以平常儘量少用,最好還是用流動清水和肥皂洗手。此外,還有不少人就餐前直接用「省事」的消毒濕巾代替洗手。專家指出,濕巾不能代替洗手,濕巾再怎麼反覆擦手,也無法去除皮膚表面的細菌。
誤區3
洗手液用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生怕洗不幹凈,所以按出大量洗手液在手上,洗的時候使勁揉搓。事實上,這樣的深度清潔會損傷皮膚,使皮膚不但留不住水分,還更容易讓病菌侵入。
誤區4
用洗手盆洗手
很多人認為,使用洗手盆洗手,手也能洗乾淨。其實經過反覆洗手後,洗手盆里的水已弄髒了。用髒水洗手,手仍然是髒的,根本達不到洗凈手的目的。甚至還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為嚴重。
誤區5
洗手後用毛巾干手
洗手後應自然乾燥或用一次性紙巾擦乾。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病菌,易使洗凈的雙手沾染病菌,更不要用公共毛巾。
誤區6
晾完衣服不洗手
髒衣服和洗衣機裡面的細菌,會在洗滌過程中沾染到衣物上。晾衣服的過程中,雙手很可能沾上這些細菌,衣物經過紫外線照射最終能達到消毒目的,手卻常常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