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靴子」落地 將如何影響私募行業?
私募基金行業迎新的里程碑。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並於7月9日公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針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託管人、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創業投資基金等多項內容制定詳細的規定及安排。此外,司法部、證監會負責人也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並強調後續將重點開展優化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環境,暢通「募」「投」「管」「退」各環節等各項工作。
明確五方面重點內容
為鼓勵私募投資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等作用,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並於7月9日公布《條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據悉,《條例》共含七章62條,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託管人、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關於創業投資基金的特別規定、監督管理、法律責任以及附則等多項內容。
具體來看,《條例》堅持強化風險源頭管控,劃定監管底線,全流程促進私募基金規範運作。一是突出對關鍵主體的監管要求,加強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管,明確法定職責和禁止性行為等。
二是全面規範資金募集和備案要求,明確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後向基金業協會備案。三是規範投資業務活動,明確私募基金財產投資範圍和負面清單,同時為私募基金產品有序創新預留了空間。四是明確市場化退出機制,為構建「進出有序」的行業生態。五是豐富事中事後監管手段,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
同時,《條例》明確了適用範圍、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義務要求、規範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對創業投資基金作出特別規定、強化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五方面重點內容。例如,將契約型、公司型、合夥型等不同組織形式的私募投資基金均納入適用範圍;列舉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東、實際控制人、合伙人禁止實施的行為,明確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持續符合的要求;明確私募投資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或者轉讓,單只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者累計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人數等。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總結表示,《條例》的發布是監管部門對私募行業管理的重要舉措,將對行業發展和投資環境產生積極影響。通過規範市場秩序、提供便利措施等,有助於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同時,監管部門對創業投資基金的大力鼓勵也將帶來更多資本的參與,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支持鼓勵創投基金髮展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持鼓勵創業投資基金髮展,《條例》有針對性地作出多項差異化安排。據司法部、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以創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私募基金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促進科技自立自強、產業創新升級的重要力量。《條例》在總則中明確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分類監管,並為創業投資基金設置專章。在投資範圍、投資期限、合同策略等方面明確創業投資基金應當符合的條件,並加強創業投資基金監管政策和發展政策的協同配合。
同時,《條例》在登記備案、資金募集、投資運作、風險監測、現場檢查等方面,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和自律管理,對主要從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業投資基金在投資退出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出台支持創業投資基金髮展的具體政策舉措。
在柏文喜看來,《條例》上述舉措符合國家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有利於引導民間資本更多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監管部門鼓勵創業投資基金的發展,也有助於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創業投資中,推動經濟的多元化和創新能力的增強。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提到,國家對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政策支持,可以鼓勵和引導其投資成長型、創新型創業企業。在全面註冊制環境下,《條例》的出台對私募基金股權投資將帶來積極影響,不僅可以拓寬私募基金股權投資退出通道,提升投資者參與熱情,還可以更好地滿足更多的資金需求。此外,《條例》也更加規範基金運作、管理人託管人職責等,有利於提升私募基金行業的合規性與規範性,更好推動投資熱情。
持續暢通募、投、管、退各環節
在新規發布的同時,司法部、證監會負責人也就《條例》有關問題在近日回答記者提問,其中提到,近年來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穩步發展。截至2023年5月,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5.3萬隻,管理基金規模21萬億元左右。
此外,上述負責人表示,私募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創新、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及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如促進股權資本形成,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重點領域和戰略性產業,有效支持國家戰略;積極發揮投資功能作用,助推經濟發展和創業就業;私募證券基金促進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群體的機構化程度。
例如,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累計投資於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近20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超過11.6萬億元。註冊制改革以來,近九成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支持。同時,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呈現典型的初創期、中小型、高科技特點,積極支持計算機、半導體、醫藥生物等重點科技創新領域和國家戰略。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累計投資上述企業近5萬億元。
《條例》的發布既是健全私募基金監管基礎性法規制度的標誌,也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標誌,對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為貫徹落實好《條例》,證監會負責人表示,證監會未來將重點開展三項工作。
首先,是完善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自律規則。根據《條例》逐步完善私募基金資金募集、投資運作、信息披露等相關制度,並指導中基協配套完善登記備案、合同指引、信息報送等自律規則。其次,是全面宣傳解讀貫徹《條例》,開展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私募基金服務機構以及從業人員等各方的培訓工作,引導各方準確充分學習理解《條例》內容,準確把握要點,提高規範運作水平。最後,進一步推進優化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環境,暢通「募」「投」「管」「退」各環節,推動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