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帶兵將領?

2022-06-09     祖國網

原標題: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帶兵將領?

文/彭光謙(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少將軍銜)

《孫子兵法》提出「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諸葛亮強調「夫將者,人命之所懸也,成敗之所系也,福禍之所倚也。」毛澤東同志更是精闢指出,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將帥的指揮素質。

彭光謙

為將之道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與國家興衰存亡息息相關的重大實踐問題。一個優秀的將領不僅是戰場上的勝利者,國家危難的拯救者,也是國家政權的創立者、維護者,民族利益的捍衛者,在軍隊建設和國家安危中都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漢代的李廣、衛青、霍去病,唐代的李光弼、龐孝泰,宋代的楊業、岳飛、韓世忠,明代的戚繼光、熊廷弼,清代的施琅、左宗棠等將領,之所以世世代代受到人們的敬仰,就是因為他們為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作出了傑出貢獻。

將領優劣不僅決定一支軍隊建設的成敗,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而且往往決定一個國家的安危和民族的興衰。120年前那場使民族陷入災難的甲午戰爭,失敗原因固然很多,但以李鴻章、方伯謙、葉之超為代表的一批敗類,偷生縱寇,怯懦避戰,甚至與敵暗通款曲,難辭其咎。

領兵作戰的基本才能

統御能力是第一塊基石。所謂統御能力,就是領導管理軍隊,建軍治軍能力。包括平時的統御和戰時的統御。不能鍛造一支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精誠團結,訓練有素,英勇頑強的軍隊,要想在戰爭中取勝是不可能的。統御,首先是「統將」,明於知將,善於用將。美國名將馬歇爾上衣口袋裡,總是揣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著他在各級崗位任職時印象深刻的軍官名單,這為他擔任陸軍參謀長選將、用將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其次是「統兵」,其關鍵在於鐵律帶兵,賞罰嚴明。中國歷史上所向披靡的岳家軍、戚家軍無不是依法治軍,令出必行,紀律嚴明的典範。

第二塊基石是作戰指揮能力。作戰指揮能力是一個軍事將領的基本素質。作戰指揮能力最重要的是決策能力。指揮就是決策。決策是將領指揮作戰的核心環節,決策能力是將領指揮能力的集中體現。臨機猶豫不決,或者盲目決策,魯莽決策都只能導致失敗。而能不能多謀善斷,很大程度上與將領的知識結構和智謀水平緊密聯繫在一起。《孫子兵法》強調,「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智」被列為軍事將領五大基本素質之首。知識是智慧的沃土,謀略的源泉,克敵制勝的「戰略資源」。現代戰爭正日益成為「智能戰爭」「知識戰爭」,「智」的豐富內涵是體能戰爭時代、技能戰爭時代所不可比擬的。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國際交往,國際博弈的日益頻繁,不僅要求軍事將領懂得國情軍情,還要懂得國際軍事、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法,懂得軍事外交,掌握一定的外國語言。

第三塊基石是政治素質。軍事是政治的繼續。戰爭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行為,它受政治的強烈制約。我們打的往往是軍事政治仗,或政治軍事仗。不懂政治,就難以把握軍事行動的方向,就難以打勝仗。因此一個軍事將領不能沒有政治頭腦。毛澤東同志指出,「不懂政治的人,就不會打仗」。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必然是優秀的政治家。

號令三軍的人格魅力

戰國軍事家孫臏指出「將者,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力,無力則三軍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作者認為,將領的成功僅有才是不夠的,還需有德,德即應當遵守的社會行為準則、規範。作者提出,為將之德,最基礎的方面至少應當包括忠誠、勇敢、愛兵三個方面,而忠誠是「三德」之首。

所謂忠誠是指對國家、人民、軍隊,對事業忠貞不貳,盡心盡力。為將者的忠誠不僅要經受嚴峻的戰爭環境的考驗,尤其是危難時刻、生死關頭的考驗,而且也要經受平時複雜政治環境的考驗。作為當代中國的軍事將領,忠誠集中體現在對黨的忠誠,對黨的事業的忠誠。我們的軍隊是黨的軍隊,必須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必須絕對聽從黨的指揮。忠誠於黨與忠誠於國家、忠誠於人民,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一個時期以來,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尤其是把軍隊作為滲透破壞的重點。國內外敵對勢力極力鼓吹所謂「軍隊非黨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政治觀點,千方百計否定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妄圖切斷黨、軍隊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尖銳複雜的滲透與反滲透、分裂與反分裂、顛覆與反顛覆的鬥爭形勢,要求我軍將領不僅要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應對裕如,而且要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能見微知著,洞察秋毫,明辨方向。

成就輝煌的高尚情操

歷代軍事家都十分重視為將之戒。《三略》認為將領有「八禁忌、四明誡」,諸葛亮在《將苑》中指出將領要戒除「貪而無厭、妒賢嫉能、信讒好佞、料彼不自料、猶豫不自決、荒淫於酒色、奸詐而自怯、狡言而不以禮」等「八弊」。作者結合戎馬50年的經歷,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經驗教訓,認為為將者需有「三戒」——戒縱、戒惰、戒私慾,也就是警惕勝利時放縱,和平條件下懈惰,位高權重時私慾膨脹三大危險傾向。

勝利是一種動力,也可能成為一種阻力。勝利,尤其是連續的勝利能鼓舞鬥志,振奮士氣,以利再戰,然而勝利也容易使人沖昏頭腦,滋生驕傲自滿情緒,染上「勝利病」,變得飄飄然起來,忘乎所以,麻痹輕敵,盲目自負,從而埋下失敗的禍根。由於「勝利病」具有侵蝕機體的隱蔽性、廣泛蔓延的傳染性,儘管其危害人人皆知,但總有人前仆後繼成為它的俘虜。這是第一戒。

和平是百姓之福,但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一支軍隊怠惰下來。對於將領來說,在和平時期對內憂外患仍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是一種重要品格。在良將眼裡,沒有和平與戰爭之分,只有戰爭與準備戰爭之分。為將者要記取「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對怠惰始終保持警惕,不要在溫水中慢慢失去知覺,在溫水中慢慢消亡,這是第二戒。

作為職務的需要,軍事將領通常位高權重。權力弄不好,就成了腐蝕劑,它容易放大個人的私慾,為將者必須戒私慾,這是第三戒。我們不反對軍事將領合理的個人利益,更不反對軍事將領建功立業、爭取榮譽,但決不容許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軍隊、人民利益之上。我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是一支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軍隊。黨和軍隊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我們軍隊同各種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剷除腐敗毒瘤,凈化軍事肌體,是保持堅強戰鬥力的根本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aadab27377609e09465ae105dad2c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