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的職場戲,先把我整頓了

2022-08-15     娛樂硬糖

原標題:00後的職場戲,先把我整頓了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70後是加班狂,80後拒絕加班,90後拒絕上班」,這是本世紀第2個十年常見的段子,基本已被證偽。「80後瘋狂加班,90後渾水摸魚,00後整頓職場」,這是近兩年常見的段子,硬糖君等著它不攻自破。

大家身份證也沒改年齡,但代際角色已悄然改變。想到自己也曾經「垮掉」過,硬糖君不禁老淚縱橫。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總是把最年輕的代際塑造得瘋狂自我,把最中堅的代際描繪得唯唯諾諾,夾層的「中浪」們則在得過且過。

強烈懷疑,在本世紀的第4個十年,10後會出來整頓職場,00後則變得老成持重,至於90後,他們簡直已爹味十足、麻木不仁啦。網絡段子是一個循環,社會的刻板印象也是。所以當危言聳聽的00後整頓職場論調誕生時,硬糖君特想說:天道是輪迴。

在60後眼裡,80後曾經也是桀驁難馴的一波職場人。《今晚80後脫口秀》里還有不少吉光片羽的痕跡,比如王自健就調侃過開大會時的領導坐你旁邊:「你還怎麼玩手機?還怎麼睡覺?」

中青校媒的調查顯示,在00後最看重的工作屬性中,價值感、讓人感受到工作的意義以49.07%比例排在成長、個人能力提升後,是第二重要的指標。果真如此嗎?《少年派2》女主林妙妙打斷老闆說話的頻率,是前浪職場人看了會瑟瑟發抖的程度。當然,除了心直口快的個性,很大程度是價值觀之爭。

00後已踏入職場,影視劇里的00後也在努力跟上,不讓「整頓者」的榮譽落空。好像不懟天懟地,就是「假00後」。可在這種自我證明中,他們的職場戲還能看嗎?

少年派,職場人

《少年派2》開篇就是林妙妙(趙今麥飾)的大四實習。要知道,她們在《少年派》里還只是高中生,劇情快進的有點多昂。幾位死黨走上了不同的職業道路:

林妙妙在電視台被小人構陷後,去了新媒體搞視頻創作;錢三一因為抑鬱症休學,本劇90%的時間都沒上班,最後去深圳發展;江天昊搞過餐飲和劇本殺,最後和富家女小昭一起創業弄咖啡;鄧小琪一度排戲成痴,後克服心魔繼續演員之路。

果然,《新華字典》早已預言了一切:「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職業學校,我在百貨大樓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可要說是00後職場群像,《少年派2》的情節又經不住推敲。林妙妙離開電視台,意在說明她不適合體制內。但到了新媒體公司萬象,她也因為個性而行路坎坷。談崩了一個海王男同事,她要求老闆田總公平的處理(兩個人都開掉),人家當然不答應啦。後面稍微做出了點業績,又舊事重提,老闆依舊沒同意。

當個人與公司利益衝突時,林妙妙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這可能符合今天網際網路的政治正確,但多少有點缺少職業道德。咱就算不為資本家著想,也得擔心自己丟了工作。

她離開萬象,也是因為「曝光行業內幕」的驚人之舉。既報了同事插刀的一箭之仇,也給錢三一出了氣。現實中的00後有沒有這麼勇,硬糖君不知道,但林妙妙每天背著炸藥包去上班,估計也只能在影視劇里快樂。

一方面,她作為新媒體從業者的成功,的確源於敏銳的選題嗅覺以及剛正的社會意識。另一方面,沒有錢三一在後面的無私助攻,那些爆款視頻還能出爐嗎?《少年派2》展現了00後的職場態度,但除了瀟洒的態度,落到實處的地方並不多。

至於每天接送林妙妙上下班的錢三一,長時間養病沒上班,還是家底厚靠譜。而江天昊總想去做風口上的那隻豬,什麼火投什麼,餐廳和劇本殺店都不長久。要不是最後得到富豪岳父的支持,很難說他能繼續負債創業。找個有錢老婆快速實現階層躍遷,是他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至於鄧小琪,硬糖君覺得她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那就是應該接受自己的平庸。她苦心孤詣琢磨了半天的戲,還不如群演臨場發揮來得精彩。在喜歡但是缺乏天賦的職業上堅持,感動的只能是自己。她過往的種種苦痛皆源於此,後面看開了也就舒暢了。

比起00後升級打怪,還是劇中媽媽閆妮的職場遭遇更接地氣。因為照顧二孩精力不濟被上司排擠,她從教練調到保潔崗。一個家裡有人要發威,就有人要受氣。發威的機會給了00後,受氣的擔子就只能交給他們的70後父母了。

二十惑否?

國內編劇沒上過班、不了解職場,這句話硬糖君早就說膩了。可是看到《玫瑰之戰》里俞飛鴻、黃曉明和一群律師圍坐開晨會,還是會瞳孔地震。咱們公眾號的選題會都比這個認真好嗎?又不是菜市場砍價,紛繁的案子就像煎餅加幾個蛋一樣簡單解決啦。

因為不了解,所以只能追逐熱點以及迎合刻板印象,造就一副拿腔拿調的職場懸浮圖景。和《少年派2》一樣,《二十不惑2》作為續集也想深挖年輕職場人。前作《二十不惑》是2020年播出的,剛趕上幾個主角大學畢業。以22歲的平均學制倒推,他們只能算是95後職場人。

從「25歲自有態度」海報可以看出,《二十不惑2》講的是25歲左右的輕熟職場。他們既不像剛上班的應屆生毫無經驗,和30+的資深從業者相比又並未褪去青澀。

新加的角色齊頌(費啟鳴飾),人設是「反內卷達人」。預告片里的金句是:「為什麼看中一個項目就要全部all in,你的all就這麼不值錢嗎?」但該角色的海報又寫著「去做吧,反正都會後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全情投入?

就各平台的調查數據來看,00後既沒有那麼躺平,也沒有那麼內卷,很多時候還可以放下倔強去加班。

在36氪發布的《2021當代年輕人加班報告》中,有79.6%的00後願意為錢加班。而在其發布的《2021當代年輕人下班行為報告》里,也有78%的0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了。

現實情況無疑是複雜的,影視劇卻只能造出單一的、感覺上有話題度的職場角色。在《二十不惑》中,卜冠今飾演的姜小果始終在勇敢和怯懦之間搖擺。面試失敗後,可以追著老闆在電梯里求答案。面對色狼領導,卻選擇暫時保守秘密。

至於她的職場五字箴言「阿尼哈塞喲」,則有點老油子的風格。看口紅決定叫不叫姐,硬糖君懷疑編劇是從哪個短視頻抄來的。紅調姨媽紅的女同事就叫姐,粉調豆沙色的就不叫。厚塗的叫姐,薄塗的不叫。諸位看看,這合理嗎?把95後職場人塑造成體制內萬金油,20能惑嗎?

去年的《當天真遇見愛情》,女主李天真是比《少年派2》林妙妙更邪門的存在。男主孟嚴讓她交報告,李天真表示她是個設計師、是個繪圖的,文案不是本職工作。被發現曠工半天后,她據理力爭:「我熬夜加班這麼多天,就算我今天因為個人事務占用半天時間,那也是加班導致的結果。」

咱們絕不共情資本家,但基本的契約精神也還是要有的吧。李天真敢這麼說,無非是仗著老闆喜歡她。遇見愛情了,整頓職場約等於調情。要是沒有愛情,她應該被職場整頓一下。

一代人的職場戲

說起80後的職場戲,脫口而出的就有《奮鬥》《杜拉拉升職記》《歡樂頌》。00後現在也算有了《少年派2》,雖然大機率不會留下太深印象。事實上,說到90後讓人印象深刻的職場戲,也覺形象模糊。

或許翻拍的《平凡的榮耀》可以算?鄭愷和趙麗穎2015年有部《加油吧實習生》,也沒什麼水花。至於周冬雨和羅晉的《幕後之王》,讓人舉著吊瓶視察工作的名場面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場劇。改開之後,白領一族因為打破了長期以來單位制奉行的「職工子弟」「鐵飯碗」等鐵律,被賦予了沖頗舊體制、追求個人自由的進步意義。這充分體現在了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的職場劇中。《奮鬥》所代言的「奮鬥」與《杜拉拉升職記》所推崇的「升職」,流露出了80後進入職場的進取精神。

儘管現實不無壓力,但青年通過個人奮鬥獲取上升機會的夢想正熾。這一時期的職場劇,總體上都是陽光勵志的。由於價值濾鏡的加持,甚至會讓觀眾忽略《奮鬥》中幾位青年不凡的家世和財富,將其瀟洒恣意也歸入奮鬥。

可惜奮鬥的神話並未持續太久,到了《蝸居》《裸婚時代》里,窘迫乃至殘酷的現實開始顯露在80後職場人面前。《裸婚時代》的男主依舊完成了中產夢,但要比《奮鬥》那會兒艱難不少,《蝸居》更是代價慘重。

《歡樂頌》應該是該類型的尾聲。改變世界的激情已然消退,劇集宣揚的是一種勤奮工作的職場倫理。五美的階層是割裂的,但可以用友情來掩蓋差距。

到了《平凡的榮耀》里,雖然強調職場的能力第一,但更明顯感受到是70後、80後對90後的職場教育。已經通過奮鬥完成職場進階的前輩們,潛移默化地告訴孫弈秋——我們不根據個人關係的好壞辦事,而是看實際能力來提拔你。我們走過的彎路你們無需再走,未來的工作是強強聯合,儘管彼此在生活中相當疏遠。

該劇塑造了一批憑個人能力做事的90後,他們忠誠於事業、理想、價值判斷,而不是對某個權威唯命是從。當然,和「整頓」職場的00後、熱衷「奮鬥」的80後相比,《平凡的榮耀》里90後的關鍵詞是「平凡」。激烈的戰役已經結束,後來者需要按規則辦事。

職場劇是最符合「文藝作品的概念假想」理論的,日劇《我,到點下班》就充滿了對職場的假想。劇集植入了部分「超前」信息來影響觀眾,企圖為缺乏活力的日本社會注入新意。但正因如此很多情節是互相矛盾的,無法做到對理想職業生活的具象描繪。

李普曼提出過三種現實,即客觀現實、象徵性現實與主觀現實。當00後在劇中愈加頻繁地整頓職場,說明它是當下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起碼是創作者覺得我們喜歡的。但大可不必擔心00後真像故事裡一樣,把職場、把我們給整頓了。過來人都明白,人只有被生活整頓的份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a67d1c4b2d537b591af20e092e21b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