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身著制服的交通執法人員,向超載車司機收錢。視頻截圖
1月8日,河南省汝州市的一名大貨車司機向新京報記者提供了四段自己拍攝的視頻,並表示視頻中的三名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交通運輸執法局人員向超載大貨車司機私下收錢,其中一人為該局副局長張秋生。
收錢就為大貨車放行,這是一門「生意」。這位大貨車司機是幾個月前與相關執法人員「接上頭」的,且多次「合作」過,何以此時向媒體曝光很耐人尋味。是時間長了承受不了錢包的壓力——開大貨車的營生之艱辛盡人皆知,還是當初與執法人員「合作」本就是為了「臥底」取證?對這些核心細節值得深入調查。
據報道,新京報記者還致電了該局副局長梅東升。梅表示,當天下午該局就已成立調查組,介入調查執法人員涉嫌對超載貨車收錢放行。
我們歡迎有關部門聞風而動,就社會關心的敏感和熱點問題表明態度、展開調查。
就視頻舉報的「收錢」,該張副局長已經承認,但表示「都是司機給的請客錢」。這話聽上去很搞笑,無論因何種目的收大貨車司機的錢財,都是收黑錢。大貨車司機憑什麼「請客」?還不是因為怕你就超載罰款嘛。
而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此事件中,收錢的都不是「一般人員」,而是領導——張秋生在看過12月21日交通執法車上三人收錢視頻截圖後表示,三人中,一人為石龍區交通運輸執法局副局長魏紅軍、一人為該局執法中隊中隊長侯留欣。
也就是說,僅在該局,就有兩名副局長收黑錢。這意味著,該局的執法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該局一些執法人員的法紀意識出現了嚴重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查自己」式的調查,公正性能得到保證嗎?
由其他部門或者更高層級的部門介入調查,是不是更合適一點呢?這個問題需要當地作出回答。
一段時間以來,「收錢放行」的事件發生過多起。例如2019年11月,河南虞城爆出交警收黑錢,事件發生後,虞城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涉事民警展開調查;1月5日,網絡上出現了一條視頻,直指河北省張家口沽源縣交警大隊再現公路三亂,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沽源縣委、縣政府和市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開展調查工作。兩地先後拿出嚴肅處理結果。
顯然,兩地成立的調查組,層級均相對較高。這也是近年來多起類似事件中,地方加以處置的基本「規制」。「涉事部門」自行成立調查組?幾無聽說過。
應該看到,公路三亂在一些地方捲土重來,有著種種複雜成因。但個別部門、單位對屬下亂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恐怕是關鍵原因。而前述兩位副局長的所作所為,更具「上行下效」之力。因此,調查和處理,必須打到「七寸」。
就石龍區該事件而言,真相和性質到底如何暫不能斷言。但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定會有更多更深的「幕後消息」顯出——這有著各種可能。但該局的自我調查能越查越深嗎?能一查到底嗎?怎麼讓人有些懷疑哩。
此事已成公共事件,絕非一個局的「內務」。當務之急,是當地更高層級的部門迅速發聲、拿出介入調查的方案,追根溯源、嚴肅處置。
(來源:人民日報、現代快報)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刊發此文只為了傳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