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你很會教育孩子?孩子有這3種行為,爸媽天天享福

2020-04-13     曦曦媽說教育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在這個過程中,有的父母鬆緊有度,把孩子培養得相當出色;有的父母過分嚴苛,不僅沒能養出優秀的孩子,還教出了一個自暴自棄的小孩兒;有的父母溺愛有加,本以為孩子會受其影響學會感恩,結果孩子卻是只知索取的自私鬼或者啃老族。

被父母養殘的孩子各色各樣,而優秀的孩子往往都大致相同。你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看看孩子有沒有這幾種表現就夠了——

(1)孩子會幫助父母做家務。

在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家長們習慣性把更多的心思都放置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之上。當孩子想要幫助父母清洗蔬菜的時候,父母會說:「你去看書吧,這些事情我來做。」當孩子想要幫助父母整理房間的時候,父母會說:「你去寫字吧,這些事情讓我來。」當孩子想要幫助父母擦擦玻璃的時候,父母會說:「你去學習吧,這些小事不用麻煩你。」

本以為拒絕孩子,孩子就會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可結果卻是父母不斷忙活,孩子要麼假裝努力學習,要麼閒得無聊至極。

無數個事實證明,會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孩子,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學到了很多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更能體味父母的付出,當然也讓孩子找到了自己在這個家庭里的價值。

從小會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加孝順父母,不僅能夠有效地照料年邁的爸媽,也會像父母當初呵護自己一樣,呵護他們。而從小就被父母在家務方面拒之門外的孩子,長大後連自己煮飯、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都不會,爸媽一大把年紀了,還要來伺候這個生活白痴和巨嬰。

(2)孩子願意跟父母說心裡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從出生開始,就享受父母和全家的各種溺愛,漸漸地進入青春期,被慣出來的詬病就開始顯示出來了。這個時候,孩子逃學、早戀、打架,幾乎把所有青春期孩子會做的壞事都做了一遍。與此同時,家長失望了,為了把孩子掰回來,對孩子又是吼又是罵又是打。

正值叛逆的孩子,哪裡肯聽父母的勸阻,他開始厭煩父母的嘮叨,開始討厭家人的責備。於是,他仇視父母,仇視家人,心中的任何秘密都不會跟家人透露半個字。而這種仇視,往往容易伴隨孩子的一生,孩子會認為自己的一輩子都是被家人給毀的。

相反,如果你的孩子一路以來,都願意跟你說心裡話,這恰恰就是你把孩子教育得很好的有力證明。第一,這證明了你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善於聆聽孩子的聲音,因為只有你的用心聆聽,孩子才願意持續的分享自己的一切。第二,這證明了你對孩子的認識很客觀,沒有讓孩子覺得你只看到了他的缺點,卻看不到他的優點。第三,這證明了你對孩子的尊重,因為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孩子才願意分享自己的點滴,並且接納父母的建議和意見。

(3)孩子懂得感恩父母,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有的孩子自己要求一身名牌,卻從來不考慮家庭經濟實力,只要父母有半句反對的話,就開始暴躁起來;有的孩子,自己過生日要求父母拿出幾百、幾千為自己大操大辦,卻連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都不曾記得;有的孩子,一遇到好吃的飯菜,就一個勁兒的往自己碗里倒,卻不曾想著與父母、長輩一起共同分享。

不會感恩的孩子,永遠只知道索取的孩子,都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如果一個孩子能夠節約自己的零花錢,為父母置辦生日禮物,這一定是父母教子有方的結果;如果一個孩子吃任何東西之前,都知道先喂一下爸媽,這一定是爸媽用心教育的結局;如果一個孩子逢年過節都會製作小卡片或者小禮物贈與爸媽,這一定是爸媽言傳身教的成果。

——————

各位家長,您的孩子占了幾條呢?如果孩子占了三條,家長就坐等享福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Yn7c3EBnkjnB-0zbGuD.html